学院历史沿革及基本概况
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前身为1994年成立的外语系,2002年改制为学院。目前学院拥有五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一个翻译专业硕士点(MTI)和英语、德语、翻译三个本科专业。设有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和翻译五个研究所;大学英语、研究生公共外语和西班牙语三个教研室以及法律翻译、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德国研究、大学英语、法律话语五个研究中心,是我国法律外语人才培养与教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院本科专业特色及优势
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语种多样、师资雄厚的学院。秉承“中外并蓄、德业兼修”的院训,坚守“开放办学、严谨治学”的办学理念,学院以培养具有扎实外语能力、熟练掌握语言转换技能、了解中外法律制度及涉外法律事务并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外语+法律”的复合型人才为特色。外国语学院本科生培养实行“4+1”和“5+2”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完成四年本专业学习的同时,依托中国政法大学雄厚的法学资源,可以选择修读法学双专业、双学位课程,在第五年修完全部法学专业课程后,获文学和法学双专业双学位。成绩优异者,通过学校综合考核,将获得推荐免试进入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学习的资格,进行为期两年的研究生学习,毕业后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学院师资情况
外国语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90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5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6人,具有海外留学或进修经历的教师68人,大部分教师具有交叉学科学习与研究背景。学院教师不仅承担学院的专业人才培养及全校英、德、日、俄、法、意、西、拉丁等语种的公共外语教学重任,还活跃于法律语言学、法律翻译、英美文学、英语教学、翻译理论等科研领域,承担并已完成多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显著。近五年,外国语学院教师共发表论文765篇,著作152本;数名教师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北京市师德标兵、北京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学院获得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教学集体”,北京市“三八红旗先进集体”等荣誉。
(荣誉证书和奖杯)
学院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不断提升, “模拟国际会议同传实验室”和“计算机辅助翻译实验室”用于同声传译、交替传译、国际会议模拟、口译工作坊等日常课程和活动中。
(口译实验室 同声传译教室)
学院邀请国内外学界和业界专家学者举办学术讲座及论坛已成常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术活动平台使学生视野更加开阔。在积极提升国内外学术竞争力的同时,学院每年还派出学生到国外进行形式多样的交流学习,开阔学生国际视野,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外国语学院近三年的本科生出境交流学习主要分布在美国、德国、加拿大等13个国家和地区,派出人数为90余人次。
(中国政法大学首届“拓荒杯”学术论文报告会)
(承办学校名家论坛学术讲座第206讲)
(第六届学术英语口头报告大赛)
(第一届外国文学青年学者高端论坛)
(政法翻译论坛系列讲座)
(暑期哥伦比亚大学交流项目)
(暑期科隆大学交流项目)
本科专业简介:
英语专业(法律英语方向)旨在培养既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又详悉法律业务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素质国际人才。通过四年本科学习,英语专业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英语专业基础知识,还可以分享我校雄厚的法学资源,修读法学专业课程,掌握法学基本理论知识,最终成为符合社会发展急需的英语加法律的复合型人才,能够胜任在法律领域内的教育、翻译、管理、对外事务等工作。
(英语专业教师团队)
翻译(法律翻译)专业以翻译教学为基础,以中英双语基础能力拓展和法学专业知识学习为辅,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法律英语的语言规律和特点,详悉中国及世界主要国家的法律制度,精通翻译、特别是法律翻译的基本理论,以期为我国培养能够胜任法律口译、笔译实践的跨学科、跨文化高端专业型人才。为了突出翻译教学的实践性,本专业教学增加口译实践和笔译实践的比重。
(翻译专业教师团队)
德语专业以德语语言基础能力的培养为基础,同时依托中国政法大学雄厚的法学资源,在全国率先推行“德语+法律”的“5+2”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通过五年的本科学习即可获得德语和法学两个学士学位,成绩优异者还可获得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并且可以在国内或德国同时攻读两个硕士学位甚至博士学位。
(德语专业教师团队)
学院本科生历年就业情况
“外语+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顺应外语教育和“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经过多年跨越式发展,外国语学院凭借国内一流的外语教学科研队伍,以“法律+外语”为特色,在我国国际化高端专业人才外语能力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年来,学院本科生就业率均达到97%以上,学院培养的毕业生活跃在外交、对外经贸、教育、法律、新闻等各条战线,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和欢迎,也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开放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近三年有三分之一的本科生被免试推荐或考取国内名校研究生,或到国外名校留学深造。
亲爱的同学
法大外院
期待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