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开展了“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在近日公布的首批 201 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领衔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教师团队成功入选!
文秋芳教授始终遵循“祖国利益高于一切”“语言研究要为国家服务”的原则,从教 41 年,集教学、科研、行政工作于一身,全年无休,为我国外语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和国家语言能力的快速提升做出卓越贡献,体现了高尚无私的家国情怀。在她的带领下,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教师团队共有核心成员 14 人,其他参与团队活动的成员多达100 余人。核心成员来自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中文学院等不同院系,涉及语言学、文学、教育学多个学科,职称和年龄结构多元,横跨老中青三代人,其中中共党员有 12 人,党龄最长的为 42 年,老中青传帮带机制健全。整个团队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过硬的政治素质,并拥有强烈的家国情怀、科研精神和创新能力,矢志为建设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事业无私奉献。
团队成员
文秋芳
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亚洲英语教学研究会副主席、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语教育》和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中国应用语言学》)杂志主编等。曾先后 4 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 次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001 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获江苏省“三八”红旗手荣誉,北京市高校育人标兵和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文秋芳教授从教 41 年,集教学、科研、行政工作于一身,全年无休,为此大家称她为“工作狂人”;她桃李满天下,先后培养硕士生 57 人、博士生 57 人、11 位博士后。由于出色的师德师风,她曾获得宝钢教育奖(1999)以及北京市先进工作者(2010)、“三八”红旗奖章(2014)等荣誉称号,其“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理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
王文斌
王文斌教授曾在 1993 年、1995 年先后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全额奖学金,但两次都因国内工作需要而放弃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回国后,他凭着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忱和对学术理想的不懈追求,成为词汇语义学、认知语言学和英汉对比领域的知名学者。在课堂上,他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重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在生活中,他也是学生的贴心人,先后资助过多名来自偏远地区的农家学子。
何伟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理事,英汉语篇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功能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际生态语言学学会系统功能语言学学界代表,中国生态语言学研究会会长等。致力于功能语言学、英汉对比、生态语言学等领域的研究、教学、青年教师培养及其他社会服务工作。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2009 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 年),获批北京市精品课程“当代语言学导论”(2010 年),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15 年),“北京市高校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文史类 A 组优秀指导教师奖”(2015 年)以及“我爱我师——我最喜爱的导师”称号(2016 年),等。
杨鲁新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院副院长。杨鲁新教授在加拿大留学六年,获得大不列颠哥伦布亚大学的硕士学位和多伦多大学的博士学位。2006 年放弃国外工作机会,回国就职。回国后,没有闷头著书立说,而是直面错综复杂的外语教育实践。为了解决我国外语教学中出现的“高投入、低产出”现象,十年来她深入中小学英语课堂,参加中小学英语教师的集体备课活动,探究中小学英语课堂的实质,帮助中小学英语老师诊断问题并解决问题,努力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了“深入浅出”的教学风格,并探索了一条“教研一体”的教师发展之路。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7 年获北京外国语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朱勇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副教授、对外汉语系主任、硕士生导师。
董希骁
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罗马尼亚研究中心主任、副授、硕士生导师。
徐浩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张天伟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张虹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博士后。
濮实
剑桥大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博士后。
季薇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曾获北外首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第一名。
桂靖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讲师,对外汉语系首席教师,5 次荣获“陈梅洁奖”。
李怡楠
博士,讲师,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波兰语教研室主任。
李国玉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辅导员。
团队事迹
师德师风 :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一所具有红色基因的院校,文秋芳教授带领下的团队秉承学校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立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服务国家战略需要为己任,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率先垂范,真正做到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文秋芳教授曾毅然放弃香港高校的优厚待遇,回到当时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地工作,将语言政策、外语教育等作为主攻方向,为我国外语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和国家语言能力的快速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从教 41 年来,她长年肩负教学、科研、行政三副重担,是同事和学生们眼中的“工作狂人”。在很多人看来,她早已功成名就,不必如此操劳,但她依然心系中青年教师的发展,不计名利,手把手地帮助他们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其精神力量感染着团队中的每一个人。
(以上四图为文秋芳教授个人获奖情况)
(国家教材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合影,前排左一为文秋芳教授)
王文斌教授曾在 1993 年、1995 年先后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全额奖学金,但两次都因国内工作需要而放弃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回国后,他凭着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忱和对学术理想的不懈追求,成为句法学、语义学、认知语言学领域的权威。在课堂上,他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重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在生活中,他也是学生的贴心人,先后资助过几十位来自偏远地区的农家学子。
团队中的中青年教师都是来自各个院系的教学科研骨干,有些还承担着繁重的行政工作,在家庭中,他们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顶梁柱。在老一辈教师的感召下,他们学会了妥善处理“小我”与“大我”间的关系。朱勇老师在岳父罹患癌症的情况下,毅然服从祖国需要离开妻子和 3 岁的女儿,只身奔赴意大利担任罗马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并于当年率领团队荣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李长春同志亲授奖牌。而就在颁奖的前一天,他的岳父溘然长逝。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团队成员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特别是在学生入学、毕业、就业等关键节点,针对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将学习方法、学术规范与职业理想深度融合,力争在建设“双一流”的过程中,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教育教学 : 立德树人 教书育人
外语教学质量与我国新型大国外交、中国文化走出去,乃至“中国梦”的实现等重要战略密切相关,但目前我国高校外语教学尚无法满足国家和个人的发展需求。文秋芳教授领导的团队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中,经过 10 年探索逐步形成了“学用一体、文道相融、教师主导”的“产出导向法”,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 “产出导向法”团队以科研驱动教学,在将全人教育思想通过融入教材编写、贯彻到课堂教学中的方式在国内外语教学中推广后,还尝试将其运用到汉语国际教育中,服务于汉语国际传播战略。
(文秋芳教授在教师研修班与学员交流)
(王文斌教授在教师研修班与学员交流)
(何伟教授在教师研修班与学员交流)
(徐浩副教授给名师工程学员授课)
团队成员教育教学理念先进,教学科研水平高。他们凭借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本科等各级教学过程中。2017 年有 3 名团队成员(文秋芳、杨鲁新、朱勇)分别领衔获得北外教学成果一等奖。“产出导向法”课题组先后发表 15 篇学术论文,在剑桥大学出版社 Language Teaching(SSCI)及《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等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根据 CNKI 检索,课题组论文已被引千余次。
(文秋芳教授获优秀教学成果奖)
(朱勇副教授获优秀教学成果奖)
(杨鲁新教授、徐浩副教授获优秀教学成果奖)
教材创新,示范全国,辐射国际汉语教学。在“产出导向法”教学思想指导下,基于 8所高校教师的教学实践,文秋芳教授于 2015 年创造性地带领团队编写出版了能够有效解决“学用分离”弊端的《新一代大学英语》,她还指导对外汉语教师团队进行教学实验,尝试提高国际汉语教学效率。朱勇副教授主编了世界范围内第一本汉语案例类教材——《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为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文秋芳教授主编的《新一代大学英语》和朱勇副教授主编的《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
弘扬北外特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团队将在未来五年着力探索外语院校人才培养综合改革路径,为国家培养一批能胜任国际组织职务或熟悉国家战略利益的国别及区域研究人才,从实质上突破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难点和障碍,使外语院校能够在新时期适应并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更好地为国家服务。团队将以“北外学院”为依托,构建具有北外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探索培养国家战略亟须的复语型、复合型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北外学院将打通院系和专业壁垒,变革本科教育组织模式,为学生提供全面、自由、多元发展空间。
科研创新 : 敢为人先 开拓创新
语言是当代国际交往和信息博弈的利剑,也是“一带一路”上沟通人们心灵的钥匙。国家语言能力既是国家的软实力,也是硬实力。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相比,我国的国家语言能力还有相当的差距,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更是空白。为了弥补这一短板,团队负责人及成员怀着“科研要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家国情怀,进行了科研转向,从自己熟悉的语言和语言教学研究领域,分出了相当精力投入到国家急需的语言战略政策研究中去,并在国家语委指导下成立了“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建立了“语言政策与规划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创设了《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集刊、《世界语言战略资讯》月报;先后承担了 10多项旨在提高国家语言能力的科研项目;10 多篇咨询报告被政府部门采纳,其中包括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采纳的两份成果要报;《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7 年第 3 期)上刊发的“国家话语能力的内涵——对国家语言能力的新认识”被《中国社会科学》第 10 期全文转载;此外《光明日报》内参《情况反映》、《红旗文摘》2017 年也刊发了团队的研究成果。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支跨学科、跨语种、跨院系,老中青相结合的语言战略研究团队。
2012 年团队承担了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外语人才动态数据库建设”。这是中国建设的首个外语人才库,收集了全国 121 所高校的高端外语人才信息,总数 27000 多人,涉及 5 种通用语、44 种非通用语、12 个学科门类、87 个一级学科。人才库还包括全国外语专业师生数据子库,里面收集了国内近 900 所高校 2010 年以来的外语专业师生信息。基于本项目研究成果,先后为政府提供了两份成果要报:《以语言资源调查推动国家语言能力提高》(2014 年第 15 期);《亟待制定“一带一路”小语种人才培养战略规划》(2015 年第 96 期)。该项目成果对于提高国家对语言人才资源的通晓力和支配力,提高国家对外语人才培养规划的科学决策力将会起到重要作用。再如,团队完成了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美国、法国、俄罗斯、巴西国家外语能力研究”(2012-2016,已结项)、在研项目有“我国学术领域母语地位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2016-2018)、“少数民族地区外语教育现状调研与对策研究”(2017-2020)等,并撰写了 10 多篇被国家相关部门采纳的咨询报告。
(国家外语人才资源动态数据库建设成果发布会暨咨询会合影)
(国家外语人才资源动态数据库建设成果发布会暨咨询会会场)
(中央电视台对国家外语人才资源动态数据库建设的新闻报道)
习近平主席 2016 年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话语体系建设的总体水平不高,并号召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积极参与建设融通中外的中国话语体系。目前国内话语体系的研究者大都来自哲学、历史、政治、传播等领域,来自外语界的寥寥无几。“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建设中国话语体系的基础和出发点应该是中外话语体系比较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外语界学者有着独特的优势。目前北外已经开设了 80 多个语种。基于北外这一优势,2015 年该团队组织了跨院系、跨语种、跨学科的团队,开展“多国领导人话语研究”项目。2016 年底项目完成后,陆续在语言学类核心期刊上发表了 14 篇论文。这些论文涉及12 个国家领导人在联合国成立 70 周年大会上的演讲。
社会服务 : 知行统一 甘于奉献
十八大以来,团队甘于奉献,知行统一,在社会服务各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积极转化科研成果,提升学界外语教学能力。在文秋芳教授的带领下,王文斌、何伟、杨鲁新等教授将自身在外语教育、外汉语言对比等领域的科研成果及时融入教材、教案,与教育部、财政部、北京市、外研社等合作,开展了 100 多期高校教师培训、100 多期“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培训、多期中小学名师发展工程培训、数十期国际外语高端人才培训等,大大增强了国内高校外语教师的教学认知和行动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外语学习能力,受益面惠及数万名师生。
(2017 年国培计划示范性培训团队专项研修班合影)
(2017 年高等院校多语种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提升研究班)
(文秋芳教授在研修班授课)
(杨鲁新教授在与“国培”班学员交流)
促进教育平衡发展,援建西部教育事业。文秋芳、王文斌等教授带领团队积极建设西部实验基地,对新疆大学、西藏民族大学等进行教学及科研帮扶,定期开展教学观摩、科研指导、学科引领等工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国语言文化的对外交流。何伟教授等深入研讨中华优秀传统哲学思想,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儒释道哲学蕴涵,提出“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生态哲学思想,引领生态话语分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典范。朱勇、董希骁等骨干积极服务国家汉办,前往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德国、波兰、奥地利等数十个国家培训本土汉语教师,为中国语言文化走出去发挥了重要作用。
开展专家咨询,承担公共学术事务,构建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在文秋芳教授的带领下,朱勇、董希骁、徐浩、张天伟、张虹、濮实等骨干以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国家语言能力研究中心、中东欧研究中心、巴尔干研究中心、罗马尼亚研究中心等为平台,为中共中央办公厅、教育部和国家汉办等有关部门提供咨政服务,被采纳高质量咨询报告达 10 余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发表文章 10 余篇,编辑《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世界语言战略资讯》等期刊和内刊,参与《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的编写和审订工作。朱勇、董希骁等骨干为国家及省部级领导人、外国驻华大使馆、北京市外事部门、商务部等提供高端翻译及语言政策讲解服务,积极参与北京冬奥会筹备工作,提供语言咨询服务。
团队建设 : 团结协作 持续发展
国务院 2015 年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团队,增强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能力”。教师队伍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重中之重。
该团队响应国家号召,核心成员来自不同院系,涉及多个学科,职称和年龄结构多元,横跨老中青三代人,在师德师风、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团队建设等方面表现突出。北外从 2015 年 12 月起在全校范围鼓励通过“团队建设”促进教师发展,旨在通过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较强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带头人引领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前团队成员分属或交叉属于 4 个不同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形成不同的团队:1)国家语言能力建设团队、2)“产出导向法”团队、3)外汉对比研究团队、4)北京市中小学名师发展工程团队。4 个团队的领衔者都是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教授,他们组建的团队从中心辐射到全校,乃至全国。
1)国家语言能力建设团队(文秋芳、何伟、董希骁、张天伟、张虹、濮实、李怡楠)
该团队是高校跨学科、跨院系科研团队,团队成员来自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欧语学院、亚非学院、专用英语学院、阿语学院等多个院系,其组织和运行指导思想是“以学科为龙头,以课题为抓手,以自愿参加、合作共赢为原则,以队伍建设为目标,促进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团队领导人具有无私培养年轻教师的奉献精神,对成员理解、鼓励、信任、尊重,凭借自己的学养和学术前瞻性对成员进行手把手的指导,以自身言行为成员树立标杆,与成员共同学习、相互促进。文秋芳教授等围绕“国家语言能力建设研究”,定期组织活动、辅导教师撰写与发表论文,同时指导成员申请课题。当前,已发表论文 41 篇,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16 项。
(国家语言能力建设团队组织的论文研讨活动)
(国家语言能力建设团队组织的论文研讨活动)
2)“产出导向法”团队(文秋芳、朱勇、季薇、桂靖)
“产出导向法”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带领的团队构建的适合中国中高级外语学习者特点的创新教学方法。该团队集中解决中国外语教育中“学用分离”的问题,提倡“学用一体说” , 主张在课堂教学中,一切语言教学活动都与运用的紧密相连,做到“学”与“用”之间无边界、“学”与“用”融为一体。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经过 10 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外语教育理论,教学效果逐渐显现,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2017 年,该团队分别在北京和维也纳主办了第一届、第二届“创新外语教育在中国”国际研讨会,旨在与拥有不同语言文化的学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合作、互学互鉴,针对产出导向法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讨,以推进中国外语教育的发展,并为国际外语教育领域贡献中国学者的思想。与此同时,把“产出导向法”借鉴到海外孔子学院,运用到汉语教学中,提高汉语教学的有效性,使更多的学习者能够快速有效地使用汉语交流。
(“产出导向法”团队在维也纳大学举办第二届“创新外语教育在中国”国际研讨会)
(第二届“创新外语教育在中国”国际研讨会合影)
(文秋芳教授出席第二届“创新外语教育在中国”国际研讨会 )
3)外汉对比研究团队(王文斌、何伟、张天伟)
日趋剧烈的国际竞争,以及快速推进的国际交流,需要作为国家软实力标志之一的外语能力的快速提升,而外语能力提升的前提和基础是语言本体以及外汉语言对比研究。目前,国内语言研究过度倚重国外语言学理论,缺少理论创新意识,更缺少理论创新成果。有鉴于此,为服务好国家语言发展战略,该团队发展了外汉对比研究子团队,此子团队是跨院系、跨学科的开放性理论语言学团队,由王文斌教授引领,由何伟教授和张天伟副教授协助指导,带领全校来自英语、汉语、俄语、法语、日语、朝鲜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等10 多个语种的青年教师和学者,通过定期组织学术讲座、学术会议、主题沙龙、论文指导、课题申报等,共同致力于外汉语言对比研究,在马克思唯物主义语言哲学观的指导下,深入探讨语言的本质、外汉语言在各个层次上的差异及其深层缘由,为阐释语言与民族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提供语言理据,同时为外语教育、翻译研究、话语分析等应用领域的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王文斌教授提出了汉英语言特点上的时空性本质差异,何伟教授揭示了汉英在词组、小句等语言层次结构以及语义上的区别,等等。他们的丰硕成果见诸于 Linguistics、Language Sciences、Functions of Language、Australi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外国语》《世界汉语教学》等国内外语言学著名期刊,以及系列著作,如《历史语言学视野下的英汉语序对比研究》《汉语功能句法研究》《英语功能句法研究》《英汉功能句法专题研究》《汉语功能语义分析》《英语功能语义分析》,等等。
(外汉对比研究团队组织的研讨活动)
(第二届国际生态语言学研讨会合影)
(外汉对比研究团队组织的研讨活动)
4)北京市中小学名师发展工程团队(杨鲁新、徐浩、张虹)
为落实《首都中长期教育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北京市中小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市教工委、教委 2013 年正式启动中小学名师发展工程。目的是通过两年的时间将学员培养成了解并掌握国内外前沿理论、具有广阔学术视野和敏锐的教育教学改革意识和突出的教学实践能力、较强的科研能力并能够参与国际教育交流、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优秀人才。自 2013 年北京市中小学名师发展工程北京外国语大学基地(简称“北外基地”)依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的教学/研究团队,充分调动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专家,担任学术导师和任课教师。经过大量调研听取名师学员、导师建议,不断更新调整课程,最大程度上满足名师学员的学习需求。课程设计遵循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充分发挥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英语学科优势,培养活动采用集中理论培训、导师个别指导、参观学习、自主研究等多种方式,具体教学方法则坚持深入浅出、学以致用、过程监控原则。根据学员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不足的情况,基地专门开设研究方法课,目的是帮助学员能够顺利发现研究课题、撰写开题报告,从而顺利完成开题任务,保障后续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本团队张虹和徐浩老师是研究方法专题的主讲老师。北外基地雄厚的师资队伍让学员倍加珍惜名师工程提供的学习机会。学术导师与实践导师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任课教师的严谨学风给每位学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也促使学员克服诸多困难,积极参加本基地开设的研修课程,认真完成研究课活动。该团队是高校、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教师合作的“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团队,目前已培养 36名中小学英语教师,其中 13 名已被评为北京市特级教师,2 名入选 2017 年“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 名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在过去 5 年中,此项目在高校和基础教育教师之间搭建起了交流和创新平台,整体提升了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成绩斐然。未来 5 年该团队将继续拓展团队规模、延伸研究内容、提升成果质量,在教师队伍团队建设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重视其专业发展,培养一批专业能力过硬,具有家国情怀的优秀中青年教师。
(名师工程第四期、第五期导师、学员合影)
(杨鲁新教授点评名师学员课题中期汇报)
(徐浩副教授点评名师学员课题中期汇报)
(张虹副教授点评名师学员课题中期汇报)
黄大年教授是我国全体教师的楷模。北外团队虽然成立了多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深知与黄大年还有相当距离。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以他为榜样,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真正的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立足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以期在国内外语界和语言学界树立价值导向、发挥示范作用。
此次教育部组织开展“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在部委院校高校自主申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遴选推荐、专家评审基础上,共有来自全国 200 所高校的 201 个团队入选。
我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认真学习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高度重视“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培养、挖掘、宣传和奖励教书育人先进模范,精心部署创建工作,广泛宣传创建活动的主要目的和重要意义,积极动员校内各单位和各团队开展创建和申报,周密安排评审和申报工作,最终推荐“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教师团队”参选。后经上级部门审核、筛选,认定文秋芳教授领衔的“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编辑 | 学生新闻中心新媒体部 杨丹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