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入门级的心理学读物,也是引领读者走向心智成熟的心理学著作。自1978年出版以来,它在未做任何宣传的情况下,被翻译成二十三种语言出版,并蝉联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近20年,创造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这部心理学著作——《少有人走的路》。
作者:[美]M·斯科特·派克
译者:于海生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年:2007
作者
M·斯科特·派克(M. Scott Peck,1936-2005)是美国著名作家、医学博士和心理治疗大师。在其作为心理医生的近二十年职业生涯中,他治愈了成千上万位病人。之后,他以自己的从业经验为基础,结合真实案例,写作了《少有人走的路》。他第一次说出了人们从来不敢说的话,提醒了人们从来不敢面对的事,这就是: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心智成熟。拒绝心智成熟,实际上就是在逃避问题、规避痛苦。而这种逃避的心理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就会在未来给自己带来更大的痛苦。他鼓励人们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问题,不要逃避。直面问题,人们才能获得心智成熟,而逃避问题则会让心灵永远停滞不前。
本书导读
本书的核心
是:引导人们获得心智成熟。全书共分为四个章节:自律、爱、成长与信仰、恩典。作者在文章的开篇就提出:人生苦难重重。人的一生无法避免的会遇到一连串的难题,但大部分人却不愿意正视问题,总是自我麻痹地认为人生本该一帆风顺,因此导致了更多的问题和痛苦。作者提出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是自律。所谓自律,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和保持平衡。接下来,作者通过真实而生动的案例,对上述四种原则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进一步引导读者思考它们背后的原动力——爱。在第二章“爱”的部分,作者给爱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定义,即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真正意义上的爱,是长期和渐进的过程,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既是自我完善,也是帮助他人完善。作者通过带领读者回顾相似的个人经历,探讨“坠入情网”“依赖之爱”“爱与独立”等核心问题,帮助读者消除对爱的误解,并进一步带领读者去接近爱的真谛。在第三章“成长与信仰”与第四章“恩典”中,作者引领我们在了解自身和爱的世界后,进一步去了解更广阔的外部世界,探索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本书的语言
通俗易懂,案例生动写实。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也许你是那个具有拖延症的财务分析师,也许你是那个因为害怕毕业而选择考研的少年,也许你是那个还不知道什么是爱而盲目投入感情的太太,也许你是那个错把依赖当成爱的先生。作者通过叙述每天发生在人们身边的一件件看似平淡的“小事”,向读者揭示出了一桩桩实际上值得我们深思的“大事”。阅读过后希望你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学会自律与爱,坦然面对未来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渐走向心智成熟。
经典选文
自律是人类心灵进化的重要手段,接下来,我要讨论自律的原动力——爱。
爱,是一种极为神秘的现象,我们很难给出确切的定义,也很难接触到其本质。关于爱的研究,是心理学界最艰难的课题之一。爱的真正含义,虽只有三言两语的文字表述,但其价值和意义之大,却使我乐于为它诉诸更多笔墨,当然,我也清楚,不管如何努力,都难以使爱的论述尽善尽美。
迄今为止,不曾有谁给“爱”下过真正令人满意的定义,这恰恰证明了爱的神秘。爱分成许多种:肉体之爱、精神之爱、手足之爱、完美的爱、不完美的爱。在此,我想冒昧就所有“爱”的形式,给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定义——我深知这样的定义不可能完美无缺。我的定义是: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
我必须做几点说明:首先,“心智的成熟”这一字眼,可能会使人联想到宗教意义的爱。任何笃信科学的人,对于“爱”具有的宗教色彩的定义,肯定不以为然。但我的定义并非来自某种宗教性思维,而是来自心理治疗的临床经验,也包括多年的自我反省。在心理治疗中,爱的地位无可比拟,大多数病人却对爱的本质似是而非。有一个年轻的男性病人,他胆小怕事,性格拘谨而内向,他向我说:“母亲对我的爱太深了!我到高中三年级,她都不肯让我坐校车到学校去。我苦苦哀求,她才让我坐校车。她怕我在外面受到伤害,所以她天天开车把我送到学校并接我回家,这给她增加了许多负担。她真是太爱我了!”为了顺利完成治疗,我必须让他意识到,他母亲的动机可能和爱没有关系。原因在于:首先,爱与不爱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在于当事人的意识思维和潜意识思维的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爱。
其次,爱是长期的和渐进的过程。爱是自我完善,意味着心智不断成熟。爱能够帮助他人进步,也会使自我更加成熟。换言之,我们付出爱的努力,不仅能让他人的心智成熟,自己也同样获益。
第三,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爱可以使自我和他人感觉到进步。不爱自己的人,绝不可能去爱他人。父母缺少自律,就不可能让孩子懂得什么是自我完善。我们推动他人心智的成熟,自己的心智也不会停滞不前。我们为他人着想而自我完善,这与自我约束不会产生对立。我们强化自身成长的力量,才能成为他人力量的源泉。我们终归会意识到,爱自己与爱他人,其实是并行不悖的两条轨道,二者之间越来越近,其界限最后模糊不清,甚至完全泯灭。
第四,爱是自我完善,也是帮助他人完善。它意味着持续努力,超越自我界限。爱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付诸行动。我们爱某人或爱某种事物,就不可能坐享其成,而是要持续地努力,帮助自己和他人获得成长。
在爱的定义中,我用“意愿”这一字眼,是想强调它在情感领域中的地位,远超过一般的生理或心理“欲望”。“欲望”未必能够转化成行动,而“意愿”则可成为导致实际行动的强烈欲望。二者的差别,类似于说“今晚我愿意去游泳”和“今晚我要去游泳”的差别。人人都有爱他人的欲望,但很多人只停留在想法和口头上。爱的愿望不等于爱的行动,真正的爱是行动,是基于灵魂的行动。你认为自己爱他人却没有躬身实践,就等于从未爱过。与此同时,不管是爱自己还是爱他人,为心智的成熟而贡献力量,也须出于自主的选择,也就是爱的选择。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翻开这本书亲自探寻~
我们欢迎大家与官微进行互动,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投稿到bfsuweixin@bfsu.edu.cn或者在每期推送下留言。我们会不定时地精选大家的心得体会发表出来哦~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 | 学生新闻中心新媒体部 韩博宁 徐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