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往寒来,2018年的脚步渐渐走远。
在西三环北路2号,
有毕业生从这片熟悉的土地离开,
或欢欣,或不舍;
也有青涩的学子刚刚踏进校门,
满眼希冀,朝气蓬勃。
但有一群人,始终坚守在这方校园。
他们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用一言一行书写着责任与担当。
他们的名字,是师者。
在学校各单位推选的基础上,官微推出系列推送,带你一起走近星光灿烂的TA们。
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学院刘元祺:
耕云种月 良工心苦
刘元祺,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学院教师,1999年留校任教,2005年毕业于北外西葡语系获博士学位。
课堂风格生动有趣,注重因材施教,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大一上学期听力课程,学生们处于刚刚接触大舌音的阶段,发音比较困难。刘老师不仅教学生分辨清浊音,还一对一进行纠音练习,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帮助大家建立了学习自信。
西语语言功底深厚,专业背景知识储备丰富。大一下学期的拉美概况课程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语言课程,而是对拉美大陆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等相关方面的整体归纳讲解。对于刚步入大一、语言刚刚起步的新生来说,拉美大陆的一切都是陌生而遥远的。刘老师深切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授拉美概况时不是笼统地单纯灌输,而是询问同学们的兴趣点,让学生描述自己心中拉美大陆的历史沿革,这种教学方式深入浅出,有助于形成对拉美地区的系统认识。
研究生教学细致严谨,引导开拓研究思路。语料库语言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并重的课程,可以说是西葡学院理科性质最重的一门课。但刘老师对这门略复杂的课程把握得游刃有余,上课风格轻松有趣,课堂氛围融洽,体现出了他个人除了西语之外在其它领域大胆的研究创新和扎实的知识积累。因为同学们大多是文科生,计算机技术有限,学习有些吃力,刘老师便手把手带领学生掌握相关计算机技能,教会了同学们基础文本处理的方式,检索及赋码软件的使用方法,用生动的语言和案例讲解以加深记忆,真正让同学们学以致用。
除完成教学任务外,刘元祺老师作为主要成员完成了多项课程研究及语料库建设,如普通高中西班牙语课程标准制定,西班牙语获奖作家作品语料库建设,全国高等院校西班牙语专业本科课程研究,我国高等院校西班牙语教育研究等。在科研方法上积极创新,其中开设西班牙语语料库课程为全国西班牙语语言学方向首创,也使北外西葡语学院成为全国唯一具备从文本收集到建库检索全部能力的院系。
许国璋语言高等研究院张天伟:
研究语言政策规划,服务国家语言能力
张天伟,副教授,我校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国家语委科研机构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自许国璋语言高等研究院成立以来,张天伟老师参加了研究院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两个团队的建设,并围绕“国家语言能力”这一研究主题进行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
国家语言能力是一个国家软硬实力的综合体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国家语言能力理论和实践研究较为滞后。针对现实问题和国家需求,张天伟老师将科研重点投入到语言政策特别是“国家语言能力研究”中,先后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家语委重点课题、北京市社科基金和教育部语用司委托课题等多项旨在提升国家语言能力的科研项目;与文秋芳教授合著《国家语言能力体系构建研究》专著,在构建国家语言能力理论体系的同时,提出了提升我国国家语言能力的系列建议;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外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语言战略研究》《中国社会语言学》,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等核心或专业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编辑《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集刊和《世界语言战略资讯》内刊;同时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到《社会语言学》《语言政策研究的路径与方法》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将科研成果与教学实践相互转化。
张天伟老师服务于国家语言能力提升的整体战略,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服务和政府需求。以许国璋语言高等研究院和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为载体,以问题研究为导向,基于调研数据,先后为党和国家有关部门撰写多份高质量研究咨询报告。其内容基于国家语言政策导向并研究社会问题,已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家语委、国家汉办、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内参》等多个政府及有关部门采纳,相关成果连续三年被教育部语信司组编的《中国语言生活要况》收录,其中“非通用语种建设亟须全面布局”一文刊发在《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04日 12版)。此外,张天伟老师还参与了国家语委白皮书《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的栏目主持和编写工作;作为国家语委语言文字督导专家,参与我国语言文字督导评估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宫玉选:
致力教学与科研联动,积极服务国家文化建设
宫玉选,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入职北外近30年来一直工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线,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工作。他长期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特别在中国文化产业海外传播、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方面,有着深入和系统的研究。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宫玉选老师在思想理论课教学中注重教学和实践的密切结合:他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鲜活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在教学中引入现实案例和数据,为理论提供依据,丰富教学内容;他结合学校外向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将理论讲解与自己的学术研究相结合,通过自己对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对策研究引导学生主动承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时代使命。他将课堂知识讲授与培养学生的理论思考能力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世界和中国大势中体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比如让同学看完《中国制造》的视频讨论中国经济的处境,以此来带动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理解和思考。尤其把论文的写作当作是理论思维训练的好方式,鼓励同学在专题中展示自己的初步研究成果,之后进行引导和点评。
致力学术研究,服务文化建设。宫玉选老师围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产业“走出去”等主题承担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北京文化企业走出去研究”,在《北京日报》《前线》《对外传播》等重要报刊发表《新时代如何理性认识和应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新时代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等多篇理论文章,完成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科研项目成果之《中国动漫游戏海外发展报告》。围绕首都文化建设,就北京市提升出版业国际传播力、卢沟桥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发展,北京文博会文化产业发展,向文化部门提供决策咨询建议。
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老师
感谢在过去的一年里
默默耕耘奉献的所有老师们
有他们的陪伴和指引
前行的路上从不孤单
下一期推送里会不会有你熟悉的身影呢?
敬请期待……
来源 | 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学院
许国璋语言高等研究院
编辑 | 钟志豪
推送 |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