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e Future Visual Stories Together
Interpretation of Vision and Technology Courses
故事从宇宙大爆炸开始,有了第一棵树, 第一群人类,第一批工具,第一个符号......这是关于自然与文化结合的故事。当下,互联网科技巨头和创业公司正挖空心思地消费你的24小时;微电子、传感器等技术,TUI、物联网、普适计算等概念让交互发生在每个角落;视觉艺术和前沿生物科技的交集,成功扩展了生物学、材料学的研究导向,艺术家们蜂拥而至......
面向未来 图片来自腾讯网
在物质资源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不得不再次正视几个答案不言而喻的设问:
人类的方方面面是否已无可挑剔?
我们仍需批判地前行。
每种技术是否得到了充分应用?
可能是无限的,需求总需要被发现和定义。
是否需要跨界学习?
这种感觉就像是:“如果你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你就永远不知道家的真正意义。”
技术革命带来的体验升级
生态算法与相关作品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视觉与科技”课程群围绕“互联网”、“编程”、“传感器”、“湿媒介材料”、“大数据”、“沉浸式”、“用户体验”、“内容传播”等话题展开,启发学习者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尝试用相关的技术、概念,并结合视觉设计解决问题,从而找到面向未来的设计点与机会,并在此过程中养成持续质疑世界的思维定式、不断应用新技术的实践习惯,为未来的工作、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课程中,学习者不但要跟人类对话,还要与计算机对话,应用、整合技术,不沉迷于技术。我们推崇务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也欢迎科幻式的、系统性的甚至荒诞的答案。
一年级:Design Process课程中的硬件交互工作坊作品
Colin Farmer、李恒、刘晓宇、郑潇老师授课现场
近几年来,“视觉与科技”系列课程开设的课题有:《动态图形设计》、《编程思维与Web设计》、《用户体验基础》、《交互产品研发》、《VR与科技》、《AR项目实践》、《物理交互装置》等。课题内容设置包含:a如何创造性地、系统性地解决问题;b相关技术的基础知识;c怎样呈现设计方案。
Neri Oxman教授
麻省理工学院的Neri Oxman教授认为:“通常,艺术是用来表达的;科学是为了探索;工程是为了创造;设计是为了交流;从一个领域到另一个领域可以想象成为一个域的输入变成另一个域的输出:科学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工程将知识转化为效用;设计将效用转化为文化行为和环境;然后艺术就会采取这种文化行为并质疑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视觉与科技系列课程”致敬以下提到的和没提到的:瓦特、爱迪生、牛顿、爱因斯坦、图灵、比尔.莫格里奇、道格·恩格尔巴特、比尔盖茨、乔布斯、马云、马化腾以及下一个你......
图片:来源网络
撰稿人:李恒
(耿丹国际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负责人)
一所以烈士的名字命名的大学
一所樱花满园绿树成荫的大学
一所关注学生现在和未来的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创办于 2005 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院以中国早期教育家、革命家、留英博士——耿丹烈士的名字命名。学院设有国际商学院、国际设计学院、人文学院和工学院四个二级学院。开设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体育经济与管理、金融工程、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动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管理、工业设计、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英语、汉语国际教育、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城乡规划、建筑学、应用心理学等本科专业。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宣传中心
供稿单位:国际设计学院
官方网站:http://www.gengdan.cn
官方微博: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BGD
投稿邮箱:guanshuyan@gengd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