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景仄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为了让广大考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清华大学大类招生、培养和管理改革,以及各大类的亮点和优势所在,我们特别推出“招生大类抢鲜看”栏目,带领大家在深度了解各大类的基础上,把握清华大学人才培养的脉络。
本期我们将为您解读环境、化工与新材料大类的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更好的清华等你来!
环境、化工与新材料大类看点
清华环境、化工与新材料大类要培养怎样的人才?
清华环境、化工与新材料大类有哪些突出优势?
清华环境、化工与新材料大类在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怎样的特色?
大类专业整体介绍
环境、化工与新材料大类涉及清华大学的环境学院、化学工程系和材料学院三个院系,涵盖环境工程、环境工程(全球环境国际班)、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共6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均通过美国工程教育(ABET)认证。
本大类人才培养着眼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和现实需求,探索物质、能源的转化和利用相关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并推进其在绿色化工、先进材料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面对日趋复杂的经济社会系统,需要通过环境、化工和材料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和创新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从新型功能材料到环境友好材料,从纳米技术到高端绿色制造,从环境污染控制到循环经济,其致力于通过前沿基础和应用研究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建设,为人类提供更加健康、安全和高品质的生活。
本大类以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秉承厚基础、宽口径的理念,集成现有专业的培养优势,强化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复杂工程科技问题的能力;致力于进一步提升在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培养学生具有全球视野和人文关怀、具备跨文化交流、跨学科思维和汇聚式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美好生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服务者、创造者和领导者。
培养特色及优势
本大类含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国家一级学科,其中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均位居第1名。大类共有教授119人、副教授98人、博士生导师186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5人、”教授9人,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
本大类拥有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24个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并在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获国家级科技奖56项,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优越的平台。
本大类具备国际化、开放式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与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密歇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大学、莱斯大学,英国牛津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法国巴黎高科,日本东北大学、东京工业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交流计划;与联合国环境署、世界银行、壳牌、通用电气、巴斯夫、西门子、三菱重工、丰田、威立雅、苏伊士等诸多国际顶尖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与耶鲁大学、巴黎矿校、巴黎路桥和东京工业大学开设双硕士学位项目,与密歇根大学开设本硕贯通学位项目,与日本东北大学开设联合研究生培养项目;环境学院还开设了全球环境国际班,为本大类学生提供了重要的国际化培养平台。
专业确认方案
大一结束前,在尊重学生自身意愿的基础上,根据各院系资源保障的情况,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所学专业,并在大二进入各个院系开始专业学习。环境工程(全球环境国际班)的选拔方式为高考录取和大一优秀学生增补。
贺克斌,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多介质复合污染与控制化学”创新群体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区域复合大气污染与控制”创新团队带头人。担任全球排放研究计划(GEIA)中国工作委员会主席,全球能源评估研究计划(GEA)环境组组长,国际清洁交通技术委员会(ICCT)委员,亚洲城市清洁空气行动中心(CAI-Asia)理事会理事等。主要研究领域为细颗粒物PM2.5与大气复合污染控制。曾担任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和杭州G20峰会等空气质量保障专家。现任国家环境保护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等。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1项。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被SCI 收录220多篇,出版专著6 部,2014-2016连续3年上榜爱斯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更多各方向的详细资讯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查询
↓↓↓
清华大学环境、化工与新材料类详细介绍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全球环境国际班详细介绍
文图来源:本科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