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叔诚先生为中国乐派名家讲坛(第三十一期)作“我所经历过的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历程”讲座

中国音乐学院官微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石叔诚先生为中国乐派名家讲坛(第三十一期)作“我所经历过的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历程”讲座

点击上方“中国音乐学院官微”可以订阅哦

中国音乐学院官微

中国音乐学院官微

中国音乐学院官微

2017年12月20日,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及教务处共同承办的“中国乐派名家讲坛(第三十一期)”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歌剧厅举行。著名钢琴家、指挥家石叔诚先生为国音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我所经历过的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历程》的讲座。石叔诚先生以朴实风趣的语言,讲述亲身亲历的中国钢琴音乐发展历程及钢琴协奏曲《黄河》创作的幕后故事,并通过现场演示的方式全方位诠释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演奏技法,以及对中国钢琴音乐未来发展的殷殷希冀。

中国音乐学院官微

讲座由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系主任张维主持。张维向大家简要介绍石叔诚先生的艺术成就及艺术作品,尤其提到他是伟大作品《黄河》钢琴协奏曲的创作者之一,并对他为中国钢琴音乐发展所作的贡献,表达了深深的敬意。

石叔诚先生说,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第一阶段是20世纪初至1949年。其中,对于中国钢琴音乐的萌芽发展有两种说法:一是以时间定论,即1910以后学习过西洋音乐的人开始进行中国音乐创作,钢琴音乐在中国开始发展;二是以作品定论,也是他个人比较认同的说法,即从《牧童短笛》这部里程碑式作品(《牧童短笛》经历过历史的考验和专家的认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一部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问世后,中国钢琴音乐才算真正诞生并逐渐发展起来,中国的音乐家开始注重演奏和创作中国风格的钢琴音乐。

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第二阶段是1949年至1960年,中国钢琴音乐在这段时间内蓬勃发展。在这段时期,石叔诚先生1953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开始进行专业学习。他特别提到,中国钢琴的发展与国内形势的发展密不可分,由于国内形势变化,那个时期涌现出大量优秀中国钢琴作品,音乐专业院校也以演奏中国乐曲为主,因此他从学钢琴开始就一直演奏中国作品,未曾中断。

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第三阶段是1960年至1976年。石叔诚先生于1964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学习。在这个时期,中国音乐整体进入低谷期,而钢琴则首当其冲。然而,在这困难时期,中国的音乐家们为了钢琴音乐发展依旧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钢琴家殷承宗创作出了历史性的钢琴伴唱《红灯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随后,凝聚储望华、殷承宗、石叔诚、杜鸣心等音乐家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组,在近一年的创作后,成功将《黄河大合唱》改编为无歌词的《黄河》钢琴协奏曲。接着,陆续出现了革命题材的钢琴独奏《红灯记》、组曲《红色娘子军》,以及传统题材的《夕阳箫鼓》、《梅花三弄》等钢琴独奏作品。在中国音乐家的不懈努力和创作下,钢琴和钢琴音乐作品获得新生,中国钢琴音乐在艰难的环境里未曾停下发展的脚步。

中国音乐学院官微

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第四阶段是1976年至今。1976年后文艺作品全面解放,中国钢琴音乐发展走向正常化,作品结构和理论逐渐完善严密,题材和创作风格也趋向多样化,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真正走向繁荣。

在谈到如何诠释中国音乐作品时,石叔诚先生强调,在学习钢琴的历程中,不可将中国和西方作品独立开来,要同样看待,通过演奏不同作品来提高个人的音乐素养。当前中国已经被世界认同为钢琴第一大国,拥有世界级的钢琴家,更应该像对待肖邦、贝多芬作品那样认真严谨地对待中国作品,不只是在技术上,更要在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中国文化内涵、中国艺术精髓上下功夫,才能真正诠释出中国音乐作品的独特韵味。

中国音乐学院官微

讲座最后,石叔诚先生耐心细致地回答现场师生提出的问题。在大家强烈要求下,石叔诚先生现场弹奏了《鱼美人》。娴熟的手法、优美的旋律,深深地打动了在场听众,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出品:党委宣传部

来源: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

排版设计:李欣玥

中国音乐学院官微

中国音乐学院官微

官方网站:http://www.ccmusic.edu.cn

官方微博:@中国音乐学院

邮箱:ccm_net@126.com

中国音乐学院官微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北京本科院校-中国音乐学院-微高校-院校号-中国音乐学院官微-石叔诚先生为中国乐派名家讲坛(第三十一期)作“我所经历过的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历程”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