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电影创作来说,声音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对气氛渲染与情节推进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相应地,培养电影声音创作的人才也是北京电影学院声音学院始终坚持的目标。
一代又一代优秀声音创作人才的崛起,离不开辛勤耕耘的领路人——在声音学院任教的谷毅老师从多年的学习、实践中提炼经验,并结合时代发展,以最适宜的教学方式结合理论与实践,也赋予声音创作独特的含义。
谷毅老师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录音师协会会员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会员
个人简历:
1991年7月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今声音学院)本科,获学士学位。
1991年9月—1992年7月在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进行基层锻炼。
1992年9月—1997年7月在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今声音学院)任助教,其间,于1994—1996年在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历史及理论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班学习。
1997年9月至2003年7月,在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今声音学院)任讲师。
2003年6月,在北京电影学院获得文学硕士学位(电影学专业)。
2003年9月至今,在北京电影学院声音学院任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及所授课程:
所授课程:电影声音、后期制作、同期拾音技巧、录音创作、听音、钢琴等。
个人研究、创作、获奖:
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在专业期刊或者专业论文集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曾获2007年北京市高校首届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二等奖。
作为课题组长或项目负责人承担北京市教委科研项目3项,包括《当代影视数字音效创作及技巧研究》、《当代影视音乐数字编辑研究》、《电影动效拟音创作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等。曾在一些影视作品或其它类型的节目中担任录音、音乐录音、作曲或音乐编辑等职。
小影:谷老师,您上这门课有多长时间了?
谷毅:大概上这门课有十五年多些了。从一开始设立这门课就是我开始讲一直到现在。我们那时是90年代初的时候设立的这门课。
记者:学生都反映您授课非常优秀,您觉得教授声音创作的关键在哪里?
“理论结合实践非常重要”
“
谷毅:虽然有时候我们会说创作这个词,包括咱们学校的很多专业也都使用了创作这个词。但是我觉得创作它不应该是一个非常空泛、非常概念,或者说仅停留在一种构思层面的东西,它必须跟实际有密切的联系和接轨,能够把一些想法具体的落实到一些设备的使用,以及具体的一些创作步骤和方法上,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它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手段去实施。一方面,创作它必须能够具体可实施、可操作、落到实处,这个牵扯到了对于具体的操作过程和具体的实施过程,我们一定要去研究学习,才能够在课堂当中把这些具体的实施步骤能够介绍给学生,我觉得这个对于学电影的学生来说很重要,能够把一个创作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或者说我们要善于把一个看似复杂的问题把它简单化、直观化,这样我觉得才能帮助学生理解,不只是停留在这个事情就是这样做了或者别人这样做了,而是他为什么这样做,这个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能够真正想明白。我觉得在教学当中,特别是这种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尤为重要。
”记者:现在关于声音技术的更新越来越快,您在教学方面如何通过不断更新来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的呢?
“时刻保持信息敏感”
谷毅:一方面自己这么多年积累的一些实际的经验,同时也要广泛的去看一些国内外的相关资料,尤其一些国外的资料。因为前些年,咱们这方面特别录音这方面一些实践性的书籍国内比较少,但是这两年买了一些版权,还有一些出版社出版了大量国外的一些原版著作,包括一些国外网站上的介绍,我觉得要随时的去多关注这方面的信息,看这方面新的一些发展变化、发展的脉络,同时也要常常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这样我们才能紧跟上这些时代的变化。
记者:您认为学习声音创作的这些同学应该具有基本素质有哪些?您对他们有什么崭新的期望?
“形象化思维是学习声音创作的关键”
谷毅: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素质,其实也是我们在入学考试的时候比较关注,在考试当中也已经进行了比较严格考核,就是对声音的一种辨别力和感受力。一方面他能感受到这个声音,另外一方面在感受的同时,他能够辨别出来这个声音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我觉得这是一个基础。我觉得有了这个基础还是远远不够,这就需要在各门课程当中持续地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的形象思维能力,我觉得这对于所有学电影的学生来说都是重要的。他真正的能够形象化的去抓住一个声音或者是一个画面,能够抓住他的形象,这个能力我觉得不仅仅是在课程当中去告诉他们一些方法,应当在课程进行当中帮助他们提高这种深化形象化想象的能力,我觉得这个很重要,当然学生自己也要在这方面做出足够的努力。我觉得这么多年的教学,我的体会比较深的就是不管是声音还是画面,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学科,其实都是相通的。这种相通就体现在一些思维的方法上,分析的方法上其实都是相通的。好像学外语跟电影录音似乎有点远,但是其实很有帮助,因为它也是一种对外语的体会,其实也是一种对声音的感受,从这个角度来说,我现在特别觉得那种综合素质不是把艺术和技术割裂开,它们应该是可以相互补充的一种方法,有些看似好像比较深的一些技术问题,比如说我们录音当中用的一些设备,包括现在都是数字设备,什么采样、量化等等,数据的存储等等,好像都是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但是其实我们借助一些形象化的理解,它也可以极大地帮助我们把这些看似复杂的技术问题能够弄通,他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咱们这么多年好像总在强调这块是属于形象思维,那块是逻辑思维,但是我觉得很多方面它是相通的,形象思维是一个基础,然后从形象思维上升到逻辑思维,我觉得最好的,可能最高层次的逻辑思维它又会回归到形象,帮助我们对一个复杂的问题能够真正的理解。我觉得学生在这方面应该多加努力,不管他学什么,对他都是有帮助的。
作为谷老师的门生,他们这样表达敬意与爱戴——
“很喜欢谷毅老师讲课,他总是能深入浅出,环环相扣,用形象化的思维把声音具象化,可感知化,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听谷毅老师的课不仅使自己对声音创作有了新的认识,还让我学到了很多技术上的东西,让我对影片后期工作有了新的理解。”
忠于本心,恪守职责,领航创新,开拓实践。谷老师将这样的原则贯穿到声音创作教学始终,为优秀人才的培养注入了新的动力。
文:张树铭
图:董亚晨
排版:张皓玉
BFA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4号 北京电影学院
关注北京电影学院,菜单栏点击“考上北影”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