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电影学院的校园里,闪现着这样一群年轻的身影,他们或初出茅庐,正饱含热情地投入在教学科研中;或刚从海外学成归来,以敏锐的目光捕捉着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他们是学生眼里的哥哥姐姐,教书育人的同时也是与学生的共同成长;他们不忘初心,三尺讲台见证了他们从紧张到从容、从青涩走向成熟的所有努力。在刚刚结束的青教赛上,他们踊跃参加、挥洒青春、不负韶华。学校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特此推出专题报道,带你走进这些青年教师的精彩课堂,一起领略新时代北影青年教师的课堂风采。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老师也要做一个生动有趣的人。 |
教师名片
谢辛,北京电影学院视听传媒学院教师,北京电影学院博士毕业。目前讲授《受众研究》《视听新媒体创作理论》《观察与表现》等课程,专业领域:视听新媒体理论、受众研究、流行文化。发表多篇C刊论文,出版3本专著,参与撰写多本著作和教材,获第14届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论文一等奖,第5届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文银奖,指导学生获第2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海报设计金奖。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受众研究》
课程简介:本课程为针对视听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设置的专业必修课,开设于大一下学期。基于其专业培养方案与前序相关创作基础技术课程,按照从创作实践技术到创作思路拓展的课程体系,切实将跨领域理论引入新时代新影像创作,实现对学生后序课程的有效衔接。
课程特色:从偏重实践的“课堂外”回归理论讲授的“课堂内”,促使学生能够从社会、人文和现象的认知中,提炼创作思维与理论想象。
谢辛老师在本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荣获第一名
对话
Q1:在本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取得名次,您有什么感受?您是如何看待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的?您是如何准备这次青教赛的?通过参赛得到哪些收获与成长?
在本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取得了第一名,衷心感谢校领导、各位前辈教师和同事,以及亲爱的学生们的认可和支持。此次青教赛,是我从一名北电博士生转型为一名北电教师之后的首次参赛,既是对教学能力的一次挑战,也是对科研转化能力的一次考验。我在准备过程中,选择目前给系内本科生讲授的课程《受众研究》,期望能够以最平常、自然的状态检验作为一名教师的职业能力。同时,也想借《受众研究》的“受众”,传达我们作为中国电影人,作为北京电影学院人,对铸就电影事业辉煌的各位老艺术家深深的爱,在您们的谆谆教诲和言传身教中,我们作为您们的“受众”,只愿全力以赴,用对电影的爱和崇敬,不断践行薪火相传的力量。这也是我从其他参赛选手专业、激情和感染力的讲授中,所更为确定、肯定以及笃定的一件事儿。
Q2:您认为课堂教学关键点有哪些?哪些是最重要的?
以我校课堂教学为例,关键点首先指向创作为先的教学思路。虽然我讲授的《受众研究》课程为理论课,但需牢牢根植创作,从创作本体出发,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进而为学生创作提供指导方向,这也是提高学生创作思维和创作视角的关键。其次,要注重学生接受度与讲授难度之间的平衡,尤其对于本科生教学而言,如何将晦涩难懂的理论进行解构和提炼,弥合理论与创作之间裂隙,以通俗易懂的案例为切入点,实现从学生兴趣入手,引导和启发其实现自主思考的求知欲。第三,需牢记习总书记在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新时代青年“家国情怀”和“人类关怀”的责任,以身作则,从“文以载道-影像载道”的教化意义,从自我教化到对学生的教化,都需紧跟时代发展、社会变革、技术进步及文化转型等样态呈现,切实实现教书育人的“教书”与“育人”并行。
Q3:如何让课堂既传授知识又生动有趣?
最重要的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你也要做一个生动有趣的人。
Q4:当初为何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一个尘封已久的经历。记得2008年奥运备战期的一个午后炎夏,还是实习记者的我被派去鸟巢工地采访,遇到一位汗流浃背但依然乐呵呵的大叔。他不善言辞,满是褶皱的脸朴实到让人想起罗中立的《父亲》。我当时提了一个问题:“你为何选择现在这个职业?”他说:“为了我儿子,也为了我自己。我喜欢老师这个有幸福感的职业,但是我就是个粗人,希望儿子以后能在北京当个大学老师。”如今,我想他的坚持一定有了幸福的答案。但他不知道的是,他的这句话也影响了另一个年轻人,当若干年之后我真的成为一名大学教师,才真正体会到当年他看似轻描淡写的言辞背后,存在一股无形的力量,也正是这份力量,给予他坚持的勇气,这就是幸福。
Q5:您觉得大学老师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大学老师面对业已成人但涉世未深的年轻人,需从自我做起,言传身教,平等交流,寓教于乐……的同时,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中所应牢记于心的三个法宝:悲天悯人的情怀,敢于担当的责任,关怀他者的意识。
学生心中的老师
Q1:你理想中的老师和课堂是什么样子的?
张玮珊
我理想中的老师和课堂是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密切结合,将受众研究的观点和电影联系起来,以便我们运用在日常拍摄的过程中。课程与生活实际贴近,可以将难点用简单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解释出来。课堂氛围轻松,学生有什么不懂的直接发问。老师和学生有共同话题,不仅仅课上是老师,课下还是朋友,能在学习和生活等多个方面为学生做好榜样。
李养怡
我理想中的老师首先是拥有好的人品师德,将教学育人放置首位;其次是兼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能教授到真正有用的知识;最后是拥有有魅力的人格,能深受同学们的喜欢。我理想中的课堂是风趣幽默的、逻辑严谨的讲授知识与经验,理论实践兼备的课堂。老师与学生亲密互动,一同完成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并且不仅仅把课堂局限在小教室、讲台讲桌短短一两个小时的教学,而是将理论用到实践中,并与我们探讨作业的反馈。
Q2. 这门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张玮珊
这门课让我们理解到了受众研究对于创作的重要性,只有了解受众、分析受众,所创作的视听作品才能做到真正引领基本受众审美与需求。可以通过创作者和受众者两个角度分析各类视听作品,以此激励更好的创作。
李养怡
这门课让我们明白了受众研究不仅仅是一门理论,而对创作有着巨大的影响。更好的了解受众,有利于帮助我们创作出更好的作品。而理论也不止是枯燥的条条框框,其实与我们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而我们也应该学会运用受众研究的知识去引导受众接受更好的作品。受众研究也不是让我们变得更商业、更功利,而是更科学的让我们懂得,如何向受众更好的表达自己所真实想表达的内涵、情感与精神,让受众能更好的理解我们的想法,接受我们的表达,去创造更好的、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Q3:分享一个课堂上记忆犹新的小细节?
张玮珊
谢辛老师亲切地跟我们一起讨论受众问题,并且用课上刚刚讲的知识就我们特别喜欢的一档节目一起深刻研讨某一小环节的具体设定,很耐心的倾听我们每一个人的想法和见解,再结合理论,根据每个同学的想法一起讨论,给出更好的建议和小结论,热烈又很有意思。
董心怡
在一次受众研究课上,谢辛老师通过分析各星座的特质、区别等,讲述了受众研究的重要性。这种有趣且直观的举例论证方式在是传统课堂中很少见的。谢辛老师用轻松易懂的案例论证受众研究,让我们可以更直观、透彻的理解复杂深奥的受众研究相关理论。谢辛老师的讲授让我们做到真正理解理论,真正学会在创作中运用理论。
Q4:请评价一下任课老师?
李养怡
谢辛老师是一个很热情而且没有任何架子的“大姐姐”,就教学来讲课程内容准备充分,教学目标设置科学合理,课堂氛围轻松愉快。与此同时,在日常接触中谢老师更是亦师亦友的好朋友,不会跟我们摆架子,愿意倾听我们的悄悄话,跟我们一起分享她的经验和建议。她十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隐私,用不同的方式去跟每一个学生沟通,是我们眼中的好老师、好朋友。
董心怡
谢辛老师上课时总能将理论和实践创作结合的很好。紧抓时事热点,将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现象和流行、热议话题作为案例进行讨论,用大家都能理解的方式阐释理论知识,不仅让我们真正理解了知识点,也在讨论的过程中扩大了我们的知识面。课下与同学们相处的像朋友一样,交往氛围轻松自在,是我们亦师亦友的好老师。
教学理论性文章
以下链接为《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第4期发文内容,图片为文章部分内容截图,教师在课堂实现科研成果的教学转化。
视听新媒体CMC传—受效果研究┆《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喜欢我们的内容就点“在看”分享给小伙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