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新苗计划”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招生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探秘“新苗计划”

“人文社会科学新苗计划”(以下简称“新苗计划”)是我校人才培养的特色之一,旨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本科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其基本形式有“课题研究项目”“读书会”“学术团体”“学科竞赛”。在2018-2019年度43项获奖的“新苗计划”项目中,“课题研究项目”获奖数量为36项,这种鼓励交叉学科研究,鼓励跨学院、跨专业合作的课题研究形式,吸引了大量同学参与。近日,笔者以“课题研究项目”为线索,探秘“新苗计划”这一特色培养机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招生

严格审核把关,提供经费支持

科研处作为“新苗计划”的管理部门,以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文社会科学高端人才为目标,对课题类研究项目进行了统一规划,制定了相关的政策规章。期间审核了各学院本科生“新苗计划”实施细则和实施计划,并形成了“学生申报、学院初评、学校终评”的立体化、全方位的评选程序。此外,学校还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实施项目中图书购置、交通差旅、打印复印等支出,为“新苗计划”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充足的经费保障。

2017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郑宜帆同学与本组成员研究的《95后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与思考——以北京市部分高校为例》课题,对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在内的6所高校学生进行了消费结构的调查研究,最终荣获课题研究类项目一等奖的好成绩。回忆参赛过程,郑宜帆同学介绍说:“为保证新苗计划的顺利开展,学校在相关政策、经费投入、人员保障等多方面给予了高度支持,我们使用科研资金购买了《抽样技术》《大数据应用分析技术与方法》等大量书籍,使研究项目推进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得到了启发,研究方法得到了优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招生

感受科研乐趣,得益老师指导

“新苗计划”是同学们用实践证明课题具有前沿性与现实操作性的大胆尝试。这个过程不仅可以使同学们充实、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感受到课题研究的乐趣;同时,也是加强师生交流的一个创新机制,有效地加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有较大的帮助。

2017级经济学专业的支皓宇同学作为《北京适婚青年择偶标准研究——基于宏观经济的视角》课题研究项目的负责人,与小组成员一起对青年择偶过程中的特征和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据此提出了建议措施。他介绍:“能够获得课题研究项目一等奖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指导老师、学业导师以及各位授课教师的指导,使论文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得到了很大提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招生

珍惜学习平台,提升综合能力

学校为每个“新苗计划”小组备配1-2名有专业背景的指导老师,引导学生从以前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尽快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得到基本的学术训练。

在2018-2019年度“新苗计划”中,经济学院的黄敬宝老师指导了支皓宇组、刘凯组,在论文的逻辑结构,写作细节等方面为两组同学提出了大量宝贵意见,使论文在逻辑上更加严谨,段落布局上更加规范,最终两组同学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的好成绩。黄老师认为,“新苗计划”给本科生搭建了一个很好的科研性学习平台。同学们要珍惜学校的这一宝贵机会,积极参与,认真做好新苗计划;获奖同学可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参加北京和国家的各类型比赛。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招生

加强机制创新,培养学术兴趣

“新苗计划”是一项具有创新意义、探索价值的项目,也是我校本科生培养机制的一个亮点。林维教授作为主管科研工作的副校长,他认为,"新苗计划"是我校本科生精英化培养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我校担负着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培养高层次后备力量的重任,必须在培养机制、力量投入等方面有所创新。在本科生培养上,要创新观念,要把研究生培养中一些有益的经验与方法用于本科生的培养。新苗计划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兴趣,引导学生确定其学术研究方向,打好学术研究的基础,学校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新苗计划”。

“新苗计划”实施一年来,同学们在知识水平、创新思维、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进步。新一期的“新苗计划”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相信社科大的“新苗”们定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招生办公室赵岸静)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招生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北京本科院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微高校-院校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招生-探秘“新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