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中,清华美院工艺美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艺术委员会执行会长,中国陶瓷艺术设计中心主任,中国日用玻璃协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科协全国委员。
研究方向为:玻璃与陶瓷艺术及工艺美术创新理论与创作;著有《世界玻璃艺术史》、《世界现代玻璃艺术》、《设计中国》、《炉火正红》等二十余种专著及论文。
作品曾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新成就展一等奖”、全国陶瓷美术设计创作银奖、中国轻工精品展暨首届中国玻璃艺术名家作品展金奖、中国第二届生肖大赛金奖等多种奖项,作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韩国世界陶瓷博物馆等多种机构或私人收藏;在艺术教育方面,历获北京市高等院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清华大学教书育人奖”、“中国陶瓷艺术与设计教育杰出贡献奖”等荣誉。
序
空荡的展览馆,只摆放了两只简易折叠椅。良久,王建中才将目光收回。几小时前,这片场地里还陈列满了自己的陶瓷、玻璃艺术作品,几十年间的心血同时展出,摸摸每一件作品,似乎还能感受到当时闪烁的炉火与跳动的心。
2016年11月24日,“炉火正红——王建中艺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当天,美术界、工艺美术界的前辈、师长、好友亲朋、学生们都来了,中国美术馆不甚宽阔的前厅里更显拥挤,王建中一一向他们寒暄、致谢。研讨会上,恩师对自己学生时代生活的亲切回忆,同侪对艺术作品精到而心照的点评,新锐批评家对艺术创作之路的建议,都让王建中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温暖与真挚。
展览期间,王建中就坐在走廊过道的咖啡厅的角落里,有眼尖的观者认出了他,他就细心地一一解答观众的提问;没人问询时,他就静静地坐在那里,看趴在地上临摹自己作品的孩子,看来来往往的行人,展厅里似乎有看不见的密密麻麻的线,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都与王建中、与他的作品缠绕,产生一种不可捉摸的联系。
当展览的最后一天,作品、展台、灯光等都陆续撤走,像是有人在王建中心上挖了一个洞。而如今当记者坐在他面前想采访他时,这位发鬓已悄然染霜,脖颈还挂着工作证的教师,又显得饱满而洋溢了。
一杯浓茶,一场视觉与听觉的肴珍。
端端正正做人,踏踏实实为艺
王建中就是给人这样一种感觉,额广平正,面如秋满月,一双大眼睛猎猎含神,给人一种正直而不疏离的威德之感。端端正正,是王建中的老朋友、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品田教授对王建中为人和为艺的评价。吕品田说:“王建中的陶瓷艺术最突出的成就就体现在它的造型上,端庄、大气、雄浑。”器物线条的起伏、收支、舒放,拿捏在毫厘之间,形象通神。挥洒钧红时,火红的釉色涌动着磅礴大气;涂布青釉时,又流淌着纯净、宁静、空灵。工艺与材料紧密结合,丝丝入扣,循着法度,又脱于陈规,没有光鲜的外在,却充满内敛与成熟。
我们且来看一看他的紫砂壶艺术作品,他于1983年创作的《涡线提梁》大胆地突破紫砂壶传统的造型,浑然天成的曲线贯通提梁与壶身,壶嘴与壶钮等细节的处理简洁干练,整个造型单纯、流畅、圆润、完美。紫砂细腻温润的材质、厚重悠久的历史所酝酿出来的雅与西方现代工业设计所追求的实用、少即是多等哲学理念融合呼应,相得益彰,越看越给人一种温暖的感动。不仅《涡线提梁》,王建中的每一件紫砂作品都尽心力,通造化。《天柱方壶》的雍容端庄,《石趣壶》的灵动雅趣,《大明潮系列》的重构融合……泥土一经王建中的手,就有了生命,有了灵魂,有了性格。
《涡提梁线》 1983年
《方的联想》之一 1993年
《方的联想》之二 1993年
王建中的另一组陶艺作品——《永恒系列》同样耐人寻味。也许,真的有那么一个荒郊野外,疏林掩映中,庙宇破败,断壁残垣。庙宇里是同样残缺的天王力士,他们没有四肢,甚至躯体也不完整,但是他们怒目圆睁、表情庄严,或仰望皇天,或俯视众生。粗糙的墙体黯淡无光,古拙的刻字七短八长,似乎在诉说一段混乱而又深刻、难以泯灭的过往。
《永恒系列》
确实,《永恒系列》正是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既有举世闻名的辉煌,也有触目心惊的浩劫。王建中永恒系列第一批作品,在“85新潮”后问世,此后30年间不断思考、创作、升华。在王建中眼中,历史上很多优秀的、真善美的东西,因为种种自然的、人为的原因被破坏了,但是其中的精神是永存的,他想守护的,正是这样一种文化精神。用残缺来记录伤痕,用短暂来表达永恒,颓圮的墙垣、破落的屋檐、残败的躯体与力士们刚毅威猛的神态冲撞涤荡,一种撼人的力量直叩心胸。
取琉璃之攸华,写中国之意象
正当王建中在陶瓷领域辛勤耕耘十余载,技艺和精神均渐入佳境时,1999年学院学科设置改革,建设玻璃艺术专业的重任落在了他身上。完全陌生的领域,完全陌生的材料,一开始王建中真的是“两眼一抹黑“,如何能够教学生,又如何能够将玻璃专业设置完善好呢?时年四十五岁的王建中,辗转找到一家外企玻璃工厂,与工人同吃同住,一待就是八个月,不仅掌握了技术,同时加深了他对玻璃艺术、对于中国文化的融汇与理解。
王建中玻璃艺术的最大特点是中国意象,体现在两方面:一类是融合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造型、纹样等,将其解构、重塑;另一类是撷取中国山水画中的诗情雅意,从精神层面与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对话、神游,这在盛行的西方现当代玻璃艺术浪潮中更显得独树一帜。
擎系列之一
上古的陶器、青铜器,战国的兵器,佛陀的背光等,都是王建中玻璃造型的灵感来源。《辉煌的四大文明》,以浅浮雕的形式在如玉般的玻璃板面上刻画出指南针、造纸、火药、活字印刷的图形符号,辅以饕餮、翼兽、飞天等装饰形象,为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大厅增添了厚重的中华艺术气息;而屹立在山东淄博火车站广场的大型玻璃公共艺术雕塑,灵感来源于象形文字中“齐”字造型,采用简洁利落的工业化设计理念,既表达了山东淄博源远流长的齐国文化,又极具现代感,配合玻璃特有的透光性,使得雕塑在夜间显得光辉夺目,成为地标性的建筑艺术。
《战国印迹》
《宇宙洪荒》
取琉璃之攸华,抒中国之意象。王建中的玻璃作品不仅在造型上广泛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更在精神层面意通古人,在光与色与形的变幻交织中传达出难以言语的内在美。《雨林》,简洁舒缓的陶瓷造型,却容纳了丰富多彩的千千世界。上层斑驳流转的色彩,像雨林中湿气凝重的风,像呢哝翻飞的鸟群,又像是山涧涓涓婉转的流水,一直流进下层翠绿幽深的湖泊,蓝色的染料沉睡在湖底,安静中有一种暗自涌起的灵动。
我们知道,玻璃的色彩在烧制过程中是无法任由人去控制的,但正是这种淬炼至真、浑然天成的玻璃艺术,给人诗情画意般美的享受。《春韵》、《色秋》、《望风云舒卷》等作品无不向人诉说着各自的美丽与哀愁。
《涌泉》
《望风云舒卷》
《邂逅——太极与引力波》
王建中说:“大澈、透明、火热、冷峻、光韵、律动,这就是玻璃艺术。”十几年来,他充分把握并挖掘玻璃艺术的这些属性,不断创造出有文化内涵、审美价值和视觉影响力的作品。邵大箴先生评价王建中的玻璃艺术时说道,王建中的作品“传达了多种范畴的艺术美:壮美、优美、平实美、雄浑美、怪诞美、狰狞美……它们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想象力,启发人们认知美无所不在的道理,刺激人们勇敢探求未知的激情,鼓舞人们热爱艺术,热爱创造,热爱生命”。这样的评价恰如其分。
当被问及自己以后的艺术方向时,王建中恳切地说道,目前有很多人建议他在当代艺术层面上做更多的探索,自己也会将传统与当代紧密结合,在玻璃技术、玻璃光学层面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思考,创作出更多既有文化内涵又具技术含量的、能够给予人更多联想和思索的作品。
《窗系列之一朝阳》
《元 初》
《山水天》
为教育殚精竭虑,勖后生勤学谦恭
身为艺术家,王建中朝乾夕惕,勤奋创作;而身为一线的教师,王建中对于学院、对于学生的未来更是殚精竭虑,苦心孤诣。玻璃艺术专业在中国的艺术教育领域比较年轻,十几年的学科发展,却直到现在都没有一套像样的教材。在今后的从教中,王建中的第一个目标便是携手同事,编写一套系统的玻璃艺术教材,奠定玻璃艺术的理论基础,明晰课程分类,让玻璃艺术专业走得更远、更健康、更全面。
《抵达》
谈及此,王建中沉思片刻,点出了一个更深刻的问题。他说,2004年,清华美院培养的第一批玻璃艺术专业的本科生毕业,这也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玻璃艺术专业”的本科生,是全国最早的。但是现在,很多美术院校的玻璃专业比我们更加健全、设备也更加完整优良,颇有一种“起大早赶晚集“的焦虑与无奈之感。
学院的玻璃艺术专业需要在理论和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玻璃艺术人才,才能保持该领域的话语权。王建中希望在退休之前将玻璃艺术理论建设与培养更多博士生这两件事情做好,让后辈们走得更平坦一些。至朴之言,拳拳之心。
《创世》
而在谈到学生创作时如何吸收、融合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不是流于表面,对传统进行生硬地模仿与挪用时,王建中说:“要用恭敬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系统,需要毕生的钻研与学习,学得越透彻,越能看到传统文化中最积极、具有生命力的东西,而不能管中窥豹,一知半解便堂而皇之地对其进行批判。对传统文化了解得越深,对它的态度便越谦恭,自己创作和升华的能力也就越扎实。(本文作者:清华美院学生记者团 邹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