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沙龙第7回 | 生成关系 艺术、生活和变化的可能性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青年沙龙第7回 | 生成关系 艺术、生活和变化的可能性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17年4月28日下午13:30,由清华美院分工会主办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青年教师沙龙第七回”在学院A区大厅举行。

清华美院副院长张敢,雕塑系主任董书兵,绘画系副主任文中言,染织服装系教授李莉婷,雕塑系副教授魏二强,绘画系副教授李天元,绘画系讲师闫辉,视觉传达系副教授向帆,雕塑系讲师王轶男,绘画系青年教师封帆等六十余位师生出席了沙龙活动。张敢院长担任本场沙龙的学术主持。

本次沙龙邀请了哥伦比亚大学高等教育学院艺术与人文教育系主任朱迪斯·伯顿教授(JudithM.Burton),探究从美术的形式语言向开放式创造衍化的可能性,以合作、对话、学习的方式营造一种学生与教师间全新的氛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美院副院长张敢致辞

张敢院长首先对朱迪斯·伯顿(JudithM.Burton)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希望能够在本次沙龙与师生们交流艺术教育方面的思考。他表示,“艺术教育是面向不同层面的,有面向公众的艺术教育,有面向专业的艺术教育。面向公众的艺术教育如何开展?希望通过本次沙龙和Burton教授探讨和学习关于艺术教育方面的一些理念和思考。这对于我们从事艺术教育的老师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次学习机会。”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朱迪斯·伯顿(JudithM.Burton)教授演讲

朱迪斯·伯顿(JudithM.Burton)教授首先指出了中国学艺术的学生到西方求学时面临的问题:第一,由于西方开放式的教学方向,中国学生更难以重新思考和反思其已知的东西,把他们的技艺技能应用到新的挑战当中去。第二,中国学生希望被老师安排应学的知识和目标,缺乏学习的自主性。第三,中国学生过分的关注分数,看重获得高分的评判标准。她表示,美国的学生也同样面临这些问题,这是艺术教育领域的老师们同样面临的挑战。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张敢副院长与伯顿教授对话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绘画系李天元副教授主持下半场对话会

由此,伯顿教授给大家分享了她设计的实验性课程,叫做“过程与结构”,目的是使学生对变化的可能性养成开放的态度,养成和素材对话的习惯,激发学生的灵活性和想象力,让学生通过个人的经历体验来产生作品构思和创意,并建立信心。

同时也创造分享学习经验的机会,建立和文化传统的联系。伯顿教授针对这门课程展示了一些教学实例,给了听众们很大的启发。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李天元副教授与伯顿教授现场对话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伯顿教授的学生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主任杨应时与听众交流

在回答“为这场沙龙取这样一个名字:生成关系——生活和变化的可能性,有什么样的初衷?其中包含了怎样的深意?”的提问时,伯顿教授说,“生成关系”中的“关系”是指和素材之间的关系,从这个关系当中产生与作品创作的构思。整个过程是通过和素材之间的对话,通过不断的探索、尝试、对话产生的。

其实这个构思是来自于个人的生活实践,来自于你的情感、认知等方面的经验。在这个对话当中,凸显出来新的可能性,让你能对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行为方式开放自己,去接受这种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行为方式。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绘画系青年教师封帆提问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沙龙现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青年教师沙龙”成立于2015年初,沙龙旨在促进青年教师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以此激发青年教师学术敏锐性,形成多学科学术交流的常态化。(图、文:综合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北京本科院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青年沙龙第7回 | 生成关系 艺术、生活和变化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