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 | 清华美院三位教师分获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二等奖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教师风采 | 清华美院三位教师分获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二等奖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教学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清华大学两年一次的教学大赛已经举办了八届,为青年教师提供了教学交流的平台,形成了教学研讨的良好氛围。2018年11月,清华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在苏世民书院如期举办。清华美院艺术史论系教师王小茉、绘画系教师闫辉荣获清华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文科思政组一等奖,绘画系教师封帆荣获文科思政组二等奖。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王小茉

艺术史论系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艺术学理论博士。本、硕、博皆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其间,曾在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和巴黎第一大学求学,获艺术史专业硕士学位。现兼任《装饰》杂志编辑,院党委研究生工作组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设计历史与理论、外国工艺美术史。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文章20余篇,译著两部。目前承担外国工艺美术史及设计史、专业写作等课程。

获奖课程:现代设计史

现代设计史课程以18世纪至今的现代设计史为主要内容线索,通过专题阐释与案例解析,考察设计关注的核心问题,使学生掌握设计的发展历程,影响设计的因素、重要设计思想、代表性设计作品、设计伦理与价值判断,以及设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在获得基本历史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解读设计现象的能力,注重经典案例与当下设计的相关性,为之后的专业学习、设计实践,进一步形成独立的设计判断力与设计价值观打下基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我始终谨记刚参加工作时,尚刚老师对我说的话:上好课,教好书,爱学生。教好书是每位教师的本分。除了对它有一份热爱,教什么?怎样教?是需要不断学习和慢慢积累的。

我授课时间不长,这次参加青教赛,是一次难得的成长经历。薛克宗教授曾说,教学的基础是科研,一门课程要引入新见解、新成果、新材料和新设计。这正契合目前设计学科的新发展、新的研究范式对设计史论、工艺美术史论课程提出的要求。虽然比赛只是准备20分钟的教学片段、50分钟的课程教案,却帮助我在方法、内容、问题和教学认识等方面产生思考、有了提升。我会把这些体现到课堂上,认真上课,好好教书。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闫 辉

绘画系青年教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硕士,研究方向为版画艺术与综合媒介艺术,目前兼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素质教育研究中心专家、全国教育书画协会高等美术教育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藏书票协会会员。作品入选国家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国家级入会条件展览5次,省级展览7次,个展5次。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主持清华大学自主科研项目1项,本科生教改项目3项。著有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有CSSCI核心期刊2篇,作品发表核心期刊2幅。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获奖课程:铜版画制作

本课程是关于铜版画艺术的实践类课程。通过线上视频教学与课堂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介绍铜版画的原理、历史、审美、技法、应用等内容,系统演示铜版画的主要创作技法。本课程将提高学生对铜版材料物性和印刷美学的认知,帮助学生打破对版画概念的固化理解,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并灵活运用基本的铜版画原理及技法,实现技法与艺术创作的平衡。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对于学生来说,一门课是否有吸引力,取决于授课的老师是否有趣。这要求老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授课的技巧,更要有生动的人格魅力。

参加校赛,最大的收获是看到了清华大学培训和评审老师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和高度的敬业精神。他们的指导和点评使我受益匪浅,激励我积极面对教学中的问题并不断地寻找改进的方法。如果说教学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那么通过这次校赛,这些可敬的老师唤醒地是我作为一名教师的灵魂。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封 帆

艺术学博士,绘画系助理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综合绘画、公共艺术的创作及西方现当代艺术史的研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主流艺术展览并被多家艺术机构收藏,公共艺术作品在国内多家博物馆永久陈列。2016年,因研究课题“赛·汤布利的神话主题绘画研究”,封帆被美国艺术史研究机构协会(ARIAH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Institutes of Art History)授予“东亚学者”(Eastern Asian Fellowship)奖。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研究生教学交换计划负责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香港浸会大学人文学院教学交流项目负责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获奖课程:生态艺术的价值取向

进入“人类纪”(Anthropocene)的今天,大多数人对环境问题都有不同程度的认识,但我们日常生活中对自然与能源的无尽需求阻碍了我们对其采取直接的行动。认识与行为之间的偏差导致了我们在一种矛盾中等待,这种等待成为了人类在生态问题上进行反思与作出改变的惰性。

20世纪以来,自然环境被人类重新定义。60年代起,克服自然灾害和警示环境污染成为艺术创作的新主题,创作者不再去描绘理想化的自然景观,而是致力于揭示毁灭中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威胁。随着环境保护机构和法规的出现,艺术家们开始投身于使地球环境长存永续的环境保护运动中。今天,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艺术的内涵和外延都在悄然发生变化。随着“人类纪”概念逐渐成为科学、文化及思想界的共识,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也在艺术实践中显现出敏锐的生态关怀和洞见。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代综合类大学的艺术教育,不管是创作实践还是文论类的专业,都应致力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培养他们在美学、理论批判和艺术史的学术水准,以让我们培养的学生可以在今天的文化环境中展示他们独特的思维和视野。

我们的艺术教育中,有些人利用绘画、雕塑、影像、摄影、表演或新的数字技术来探索想象力的边界和不同经验的丰富可能性,有些人在学术研究中追求相同的体验。对知识和创造性所代表的力量的追求,让我们跨越媒介和方法的局限,将大学中不同的学科相联系。而这些力量又帮助我们达成共识,让我们的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这个时代中的各种文化、社会和政治议题。

在综合类大学中学习艺术,应该享受到最具启发性的课程设置,并能将其与当代重要的艺术理论在宽厚的大学教育中结合。这些能力可以在学生毕业后转化为多元的应用前景和广阔的事业路径。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18年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已落下帷幕,大赛“以赛促教”,帮助了青年教师成长发展,完善了教师教育教学培训体系,促进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是培育学生的核心环节,也是教师们的真正赛场,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传递给学生最好的思想和知识,上好每一堂课。

图文编辑/小禾 杨晋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北京本科院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风采 | 清华美院三位教师分获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