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5日,“精谨圆融——王培波教授艺术回顾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院美术馆开幕,王培波教授的二百余件作品,包括雕塑、金属工艺、绘画、书法、篆刻等纷呈亮相。展览既是对王培波教授人生历程的深切缅怀和纪念,也是对他艺术成就的回顾与追忆,更是对他艺术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开幕式
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清华美院原院长王明旨,中国雕塑学会名誉会长曹春生,清华美院院长鲁晓波,党委书记李功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清华美院副院长曾成钢,中央美院党委副书记王少军,清华美院副院长张敢、副院长马赛、党委副书记邹欣,清华美院教授刘巨德,杜大恺,卢新华,清尚集团董事长吴晞,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主任孙伟,中国金币总公司董事王安,原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林日惠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王山,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促进会理事长、《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以及来自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兄弟院校领导、雕塑专家学者,王培波教授的家属代表,老同学代表,清华美院师生等百余人出席活动。开幕仪式由清华美院雕塑系党支部书记、副主任李鹤主持。
开幕式现场
研讨会
开幕式之后,与会学者随即转入严肃、热烈的研讨之中。研讨会由清华美院副院长张敢主持,聚齐王培波教授生前师友,学院各位教授以及来自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各美术院校等兄弟单位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
讨论在对王培波教授的怀念中徐徐展开,嘉宾们围绕王培波教授经历丰富的艺术生涯、科学与传统结合的艺术思维、城市雕塑的艺术实践和多才好学的艺术气质四个方面展开讨论,着眼于王培波教授在抽象雕塑和金属工艺上的深厚造诣。
清华美院副院长张敢主持研讨会
清华美院刘巨德教授发言
刘巨德教授身为熟知王培波教授的同事,动情的回忆王培波教授生前的故事。他说,培波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郑可先生艺术思想的受益者和传承者,是雕塑领域的拓行者,以前未见过他这么多作品,看到这些成果十分高兴和震惊。这也让他感受到学院文脉的传承。老一辈艺术家的艺术教育思想经由后辈一代一代的总结,以不同样式生长,极具生命力,是宝贵的财富。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央美术学院校友会主任孙伟教授发言
孙伟教授回忆起王培波教授对中央美术学院的楼宇和教学建设都曾给予很大的帮助。他说,王培波教授如展览题目“精谨圆融”一样,特别柔和。他能给予人很大的想象空间去挖掘思考,提出新的问题。
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促进会理事长、
《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发言
范伟民是王培波教授的同学,他回忆起求学时代培波先生细致聪明,为人和善。正如郑可先生所教的“一专多能”,在全国的工艺美术行业,王培波的能量很大,他能够在各个专业方向上都有所成就。范伟民先生说,在重视文化艺术发展的当下,王培波的过世,对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损失,对我们这个行业也是一个损失。
中国工艺美术雕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雕塑》杂志执行主编宋伟光发言
宋伟光说,今天能看到这个展览如此全面的呈现培波先生的艺术历程,感到十分欣慰。他用雕塑家的语言进行平面性绘画塑造,从雕塑、抽象语言的过渡到探索,都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学习的。
清华美院杜宏宇教授发言
杜宏宇教授与王培波教授是工作上的老搭档,他说王培波教授从学习到工作的过程中孜孜不倦、勤奋好学,博采众长,在潜心钻研优秀作品的同时,还默默无闻的承担起工作中最难的任务,令人敬佩。
清华美院卢新华教授发言
卢新华教授和王培波教授是大学同学,他说,培波的这些作品是他生命的表达,人生的表达,艺术理想的表达,也是他人格的一种表达。“今天看到他的作品,再回想他的人,应当向培波致以敬意,更坚信他始终在我们身边没有离开。”
清华美院林乐成教授发言
林乐成教授作为培波先生的同事同学同道,回忆起很多与培波先生共同经历的往事,他们在人生旅途中走过同一条路,在求知的课堂里读过同一本书,在专业探索上也做过同一件事。他感慨道,30多年来,无论是光华路还是清华园,培波先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他所中情与挚爱的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之中,成为集金属艺术、装饰艺术、雕塑艺术、公共艺术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艺术大家。至今,工艺美术教育的模式依然是16年前王培波提出的。
清华美院院长助理、《装饰》主编方晓风教授发言
方晓风教授说,今天从这个展览中,看到学院的血脉,看到王教授雕塑作品中独特的个性和审美特点。学院在艺术创作上的血脉传承在中国美术界中具有非常独特崇高的价值,希望能够延续下去,在美术学科和设计学科中很好地融合,在未来发扬光大。
中国雕塑学会名誉会长、中央美术学院曹春生教授发言
曹春生教授补充说,今天出席画展开幕式还有中国金币总公司和中国人民银行硬金属部门的负责人,因为王培波先生生前跟中国的金币事业、造币事业有很密切的关系。他热爱这项事业,并做了大量工作,对中国金币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不能忘记他的功德。
清华美院唐薇教授发言
唐薇教授忆起培波先生悉心出版郑可先生的画集时的诸多细节,感叹他之所以能够有这么大的成就,离不开他对所有事情都认真耐心,追求极致的精神。
清华美院孙嘉英副教授发言
孙嘉英与培波教授由同学到同事,见证了他孜孜不倦的探索过程。从展览中看到他从80年代上学时的作业到90年代郑可先生素描的传承,到最后雕塑不同风格的画稿,勾起求学时的回忆。
北京服装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马天羽副教授发言
马天羽以学生的角度回忆起王老师对待学生非常谦和,和蔼可亲,有问必答,对学生们的成长起到了启蒙作用。他认为王老师的“圆”是外在,内在必定是“方”,王老师精神生命和风采永远激励着学生们。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翟庆喜教授发言
翟庆喜教授谈及王培波教授在中国公共雕塑领域的名望,比如首都机场、原子城的雕塑等都为人熟知。今天再看这个展览,对他的印象更加丰满全面,他的抽象雕塑有一种非常内在的东西,不仅仅是表面形式的变化,抽象艺术更具精神内涵,这都是一个学校的宝贵精神财富。
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陈晓春教授发言
陈晓春教授坦言自己是王教授的粉丝,他的城市雕塑建设伴随着自己的成长。在他的印象中,王老师是一位勇于探索尝试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没有被年龄限制而放弃艺术家对学科新语言的探索和尝试,甚至比年轻人做的更好。
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陈宏践教授发言
陈宏践教授自身从事具象的创作和教学工作,他看到王教授抽象作品中对形体空间方面推敲和讲究深感不易,感受到艺术家平静的内心和对自然的热爱。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邱嘉教授发言
邱嘉教授与王培波教授虽未曾谋面,但从王老师《漫步欧洲》的书中受益匪浅。他惊讶于王教授90年代就已开始尝试数字化,这种对时代和环境的敏感性和超前意识值得后辈们学习。
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党支部书记申晓南教授发言
申晓南教授代表四川美院雕塑系的同仁对王培波教授的回顾展、作品集的发布会表示祝贺。他对王教授作品中的艺术高度和厚度印象深刻,在当下的雕塑艺术发展的多元结构状态下,能够从形体的语言性研究和自我艺术表达中看到看到一个艺术家的态度十分难得。同时,他也对清华美院重视艺术的传承和研究深表感动。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张伟教授发言
张伟教授在与王老师为数不多的交往中感受到他为人处事的人格魅力。他认为以前的时代造成人们对艺术的认知方式,对西方文化的接受方式十分单薄,而现在我们能够看到更全面立体,能看到作品背后的艺术家的故事。看这场展览,是与王老师作品的第二次交集,印象深刻。
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鲍海宁教授发言
鲍海宁教授说,王培波老师永葆年轻的心态,永保学习的热诚。早在80年代,他的抽象雕塑作品就提升到了精神性上,他是中国的抽象艺术的引领者和推动者,亦是我们与时俱进、与时代接轨的榜样。
清华美院雕塑系许正龙教授发言
许正龙教授与培波先生交往近30年,他对培波先生的印象是与人为善,慈眉善目,但做事非常严谨规范,干净利落。在学术成就上,他一直立足于学院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做了重大贡献。他的作品向我们证明雕塑和材料、工艺、设计等基本范畴并不冲突,是可以相得益彰的,这也是清华美院学科融合的教学特色的重要体现。
清华美院工艺美术系副主任关东海发言
关东海教授早年在工艺美术系做秘书,跟随王老师工作。从王培波这一代老师身上看到工艺美院珍贵资源的传承。每位老先生都是一个宝库,需要我们主动去挖掘学习,这对当下年轻教师的培养方式具有很大启发。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江黎教授发言
江黎教授与王培波教授同窗四年,王教授是他们的老班长。求学四年中,确实感受到培波教授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纯熟的雕塑手法,对新技术的探索精神,对艺术的天然悟性。他把郑先生教授的东西传承了下来,难能可贵。
清华美院雕塑系主任董书兵发言
董书兵教授做最后的发言。他动情的说对王培波老师的离去一直无法接受。今天的展览让他感觉到王教授的回归,得到了宽慰。王老师的带领奠定了他在城市雕塑、环境雕塑方面工作的开始。筹备这次展览为期一年,清华美院雕塑系的各位老师身体力行的展现了雕塑系的传承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雕塑风格或者艺术流派的坚持,更是人文精神的传承,这种传承更具价值。
研讨会现场
此次研讨会梳理清晰、评述深刻,为后学在继承王培波教授学养、发展他的艺术理念方面都积蓄了重要的学术积淀和能量,也为《王培波纪念文集》的出版做好了充分的学术积累与铺垫。(图、文:院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