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北京考试报”即可订阅
9月初,北京大学迎来2020级本科新生。在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报到现场,双胞胎兄弟耿浩然、耿逸然一起办理入学手续的场景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通过今年首次推行的“强基计划”,这对双胞胎兄弟被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顺利录取。
高考相差两分
这对双胞胎兄弟毕业于天津市第一中学。他们既是同班,又是同桌。
耿浩然是哥哥,耿逸然是弟弟。今年兄弟俩高考只相差两分,哥哥704分,弟弟702分。
2020年,全国36所首批试点高校推出“强基计划”。北大A+学科的“强击计划”专业吸引耿浩然、耿逸然兄弟。在北京大学“强基计划”中,兄弟俩获得天津市第一和第三的总成绩。
“从小就喜欢北大,就把北大作为梦想,所以毫不犹豫都选择了北大。我们专业兴趣也差不多,就坚定地选择来信科。”兄弟俩希望在北大遇到更多大神、更多大佬,多向他们学习,使自己变得更强。
双胞胎兄弟喜欢街舞、绘画、游泳,在初高中均被评为艺术特长生。
学习之余,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从街舞、绘画,到游泳、电子琴,一次次的参与,不仅丰富了课余生活,还减轻了学习压力,更在组织、表演等过程中锻炼了抗压能力和处事能力。
“文体活动的适度参与并未对我们的学习有负面影响,反而能让我们学习时更加专注,让我们全面多元发展。” 耿逸然说。
双双竞赛获奖
作为竞赛学生,耿逸然和耿浩然高中前两年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竞赛中去,分别获得了第36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全国金牌和全国银牌。此外,哥哥还获得数学省级比赛一等奖。
学习竞赛期间,一道道难题困扰,计算失误层出不穷,课内学习难以兼顾……种种坎坷如同断木横亘于路,荆棘阻碍于前。
“在班主任张军老师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学习竞赛,拓宽视野。而竞赛之路荆棘密布,岔路横生。在我看不清前路时,有教练与老师指明方向,在我没有前进动力时,有同学和家长鼓励支持。”作为12班班长的耿浩然说,他有幸获得了物理竞赛全国银牌、北大金秋营一等奖第一名、数学竞赛省级一等奖以及清华暑期学校最高评级等成绩。
与哥哥一样,耿逸然竞赛也是师从张军老师。他参加了物理竞赛,并在高二时毅然决定停课一个学期主攻竞赛,最终获得了全国金牌,并在清华营、北大营中都获得一等能力认定,还在清华大学标准化学术能力测试中获得天津市第一名。
比赛结束后,兄弟俩回归课堂,主攻文化课学习。“高三一年,我们真正突击复习时间只有9个月,这时候又赶上新冠疫情,居家学习。我们进入你追我赶、合作竞争的学习状态。”耿浩然介绍,在疫情期间,他们每天开始学习前制定好学习计划,明确什么时候需要用到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并且使用提高自控力学习所需软件,避免其他软件分心。
携手圆梦北大
八月中旬,兄弟俩接到北大录取通知书,非常开心,燕园梦得以实现。
兄弟俩最早了解北大,是在小学时候。他们参加了一个同学的生日会,当主持人问未来的梦想时,他们毫不犹豫地说:“考上北大大学。”紧接着,场内爆发出一片大笑……回家之后,他们第一次打开“北京大学”的词条,第一次知道原来“北大”不是“北大大学”,也借此通过网络了解了心中向往的北大。虽然这只是一次偶然的邂逅,但是他们至今想起还是会开心一笑。也正是这段小插曲,为他们的北大之路埋下了种子。
中考过后,兄弟两顺利考到了天津一中。此时堂哥传来喜讯,考上了北大。兄弟俩第一次发现,原来北大并不是遥不可及。紧接着,堂哥给他们发来了的一个北大微电影《星空日记》。这段影像影响了他们整个高中生活:“不是现实支撑了理想,而是理想支撑了现实。”《星空日记》成为了他们高中阶段的精神支柱。
在竞赛与课业的双重压力下,他们经历了很多困难,也难免面临着质疑与否定,甚至连自己也嘲笑自己:“为什么敢把目标设得那么高?”每每这时,他们会重温《星空日记》。
“一直以来,北大是我们心中的梦想。去往燕园的路上,我们紧张而又激动,那是一种纯粹的敬仰与向往。”圆梦北大的兄弟俩说。
审核&摄影:邱乾谋
文字编辑:李蔚青
微信编辑:马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