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业、解惑也。
师者,传道、
李 珮
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2015年12月26日,携“蓝鲸计划”荣获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优秀教师奖。
新华社十八载
磨练拓宽新闻视野
一个好记者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在大足石刻采访泰国诗玲通公主
大学毕业后,李珮就进入了新华社工作,一干就是十八年。
在新华社工作期间,从中央的大政方针 、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趋势出发,寻找新闻主题,发掘新闻内核。
为中央高层决策推进西部大开发、改进国家对外宣传策略以及党报影响力等重大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并多次得到中央高层领导的批示。
新华社是熔炉,锻炼人的意志和能力。
在有着严格规制的国家传媒平台中,李珮一步步实践着她的新闻理想。
现在,她的第一堂课上,总会告诉学生们,新闻记者应具备好奇心,要有激情,有抗压能力、有发现新闻的敏锐嗅觉……
可能再隔五年十年,一个新的媒介又会出现,但记者应具备的新闻素养、发现新闻的能力以及超强的写作能力是无法被代替的。
全国人大通过重庆市直辖,采访时任重庆市委书记张德邻
她认为,虽然传统媒介被新兴媒介冲击,也仅仅只是介质的变化,新闻记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素养不会改变。一个新的技术出现了,只要去适应它,你就会变得更加强大。
引领学院发展
三尺讲台诠释人生
在2004年加盟西政、
2009年出任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以来
李珮教授一直致力于学院的教学改革和整体发展
学院发展
搜索
2010
学院更名为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学专业被确立为教育部财政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2011
新闻传播学学科成为重庆市“十二五”重点学科
2013
新闻学专业入选重庆市“三特行动”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拥有重庆高校新闻传播学类实力最强大的实践教学平台
2014
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
2015
成功申报重庆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群:舆情传播与风险管理学科专业群
教学改革
搜索
联合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推进实践教学,开设新生研讨课,设立“大篷车课堂”。大篷车课堂的基本理念是“走在路上的新闻”,边走边思考边采访边成稿,即“不断思考+不断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的运用所学理论知识。
◆ ◆ ◆ ◆ ◆
作为一名老师
在学生的培养上
不应单纯地灌输书本理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新闻传播学院2014级牟心明
李老师的课堂上,会有很多互动环节,“比如让我们评论《人民日报》上新闻的优缺点,让我们深刻地理解什么样的新闻才是好新闻。”
新闻传播学院2014级平咏梅
有一点令我们敬佩的是,李老师从不局限于教授具体的采访技巧,而是指出方向,给予方法,让我们的思维发散,寻找新闻背后的故事。
辛勤育桃李
“蓝鲸”彰显新闻理念
“蓝鲸计划”
凝聚了她对本科教学中
新闻实务人才培养的思考和实践
课堂上
采用实时教学的方式,运用‘两会’报道,常规流程和重点关注领域是什么,可找到什么重要新闻选题等,与学生一起研讨。
课后
利用校运会直播,亲自在现场给他们改稿,完全采用新华社的记者操作方法,来让他们感受到当记者的“快、抢、准”。
通过分组,竞聘产生主编和副主编,产生最优的策划方案,用这种方法训练学生的工作能力和敢于竞争的能力。
“希望他们能够拥有宽阔的视野,寻找更高的平台,要以竞争和合作的心态参与媒体的转型,提升自我的修养,锻造敏锐的思维,锤炼抗压的能力,时刻准备着去拥抱新科技给媒体带来的变化。
——李珮
◆ ◆ ◆ ◆ ◆
李珮教授就是这样一个媒体人,而作为师者,她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也运用各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务能力,最重要的是她用一言一行来让学生感受到一个真正的媒体人的使命感。
(文字:毛紫雨 沙俊扬;图片由李珮教授提供)
西政微信频道
摸得到的校园
C
欢迎投稿,鼓励原创,感谢关注!
投稿邮箱:xzxcbwx@126.com
责编:唐韵霞 审核: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