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
唯有源头活水来
王宁,山东聊城人,优秀共产党员,国家二级演奏员,副教授,青年二胡演奏家,文化部首届民族器乐大赛一等奖,教育部十三五规划国家项目专家。
现为我校音乐表演系主任兼器乐教研室主任,现代音乐研究所所长,重庆市沙坪坝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二胡考级评委,重庆市老年大学特聘教师,中国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山东民族管弦乐学会实验乐团名誉顾问,国际“金紫荆花”民族器乐大赛评委,泰国“金象奖”华乐大赛评委,重庆卫视“二胡公益大讲堂”创办人。出版有《二胡研究与训练》、《中国音乐欣赏》(已作为高校教材)等专著和合著,发表有《琴声铮铮,珠落玉盘》等专业论文17篇。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这是人间最动情的告白。我校艺术学院王宁老师用十年青春陪伴了一群二胡老年学习者慢慢变老,让每个老人老有所学,在岁月中叠加出拳拳真情。
“我愿意用我的青春陪他们一起变老”
初见王宁老师,他正在指导学生的二胡学习,交流语调平缓舒适,亲切朴实。采访过程中,逐渐了解了王宁老师的二胡学习经历。五六岁时受父亲影响开始学习二胡,后师从赵仲普、冯军等多位二胡老师进行专业学习,其本科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硕士毕业于西南大学。
王宁老师的名字里仿佛带着自然的音乐旋律,宁静而致远。很难想象这样一位年轻的八零后,从2009年开始,已经默默的为老年二胡教育事业奉献了近十年的青春,一句“我愿意用我的青春陪他们一起变老”更是感动了许多人。
2019年5月9日至13日,王宁带领着他所教学的重庆市老年大学二胡提高班的老同学们开启了一场二胡“寻根之旅”,从重庆出发,先后到达江苏江阴刘天华故居,无锡华彦钧故居和上海国粹胡琴艺术收藏馆,一路边学习,边演奏,用学习和实践向二胡先贤们致敬,用演奏向二胡艺术致敬的故事被人民日报报道。谈及组织此次活动的原因,王老师说:“这样的活动在全国还没有人去做过,希望通过这样一次正式的汇报演出向二胡先贤们致敬,同时也是对老年二胡教学的一个小结,能以此带动更多的二胡学习者,激发学习兴趣和乐趣。”
2013级艺术学院音乐学的孙晨同学与记者分享时说:“几年前的老年大学二胡学习班人数并不太多,学生水平也较低,重庆市很多二胡演奏家和老师都因为老年人接受能力不强等原因不愿意去教课,只有王老师愿意帮助他们。”在王老师看来,不管什么人,只要他想学二胡,他就愿意教,只要认真勤奋的学习,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如今,重庆市老年大学二胡班已经成为了老年二胡领域中的佼佼者,老人们精神隽烁,生命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端一个中国碗,盛世界美食”
谈及此次二胡“寻根之旅”遇到的印象最深刻的人,王老师兴奋地说:“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上海国粹胡琴艺术收藏馆交流学习时遇到了馆主蒋国粹先生,聆听了他用四十五年时间收藏了一百多把胡琴,每一把胡琴的背后都有一个独特的故事。”对于二胡,王老师有着近乎执着的热爱与坚持,对于中西方音乐他也有着自己的看法。
在与伯克利音乐学院流行音乐老师们的交流学习中,王老师表示收获颇多。他认为,西方音乐重即兴创作,其演奏符合观众需求,演奏者和观众能够很好的与观众进行音乐互动,形成良好的音乐氛围,相比之下中国音乐演奏者喜欢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演奏者与观众互动较少,很难形成情感共鸣。在与西方音乐演奏家交流学习后,王老师的音乐创作更加注重与观众的情感互动,调动观众积极性,传播中国民乐之美。
在大众看来,二胡是一个民族代表性极强的乐器,墨镜长衫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固化着大众对二胡演奏者的认识。采访中王老师表示,“二胡其实也可以很精彩,用二胡玩爵士一点儿也不差。”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音乐的包容性是极强的,王老师将这一音乐认识形象地概括为“端一个中国碗,盛世界美食”。
因材施教,追求极致
回忆与二胡老年学生们的故事,王老师感慨良多。十年前,作为一个刚刚高校毕业不久的青年老师,教老年人拉二胡无疑挑战巨大。不仅学生年龄、水平参差不齐,还要挑战一次上七十多人的大课。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王老师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尝试用打油诗等有趣的语言形式将深刻难懂的理论知识转换为有趣、方便识记的趣味教学方式,探索出一套独特的二胡教学方法。如今,教学实践证明这套教学方法不仅适用于老年学生,对于青少年学习也同样适用。
在与王老师的学生们的交流过程中,记者发现王老师很细致,这种细致一方面体现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交流中,另一方面则在于他对二胡演奏的追求。艺术学院朱学婧同学与记者分享道:“王老师对于二胡演奏的要求很多。”在王老师看来,要想拉好一个曲子就要了解这个曲子的方方面面,创作背景、情感、断句等等,只有了解曲子、深入曲子才能更好的演奏曲子。在王老师的影响下,学生逐渐从为了完成任务而练琴转变为因为喜欢才练琴,喜欢二胡,享受二胡魅力。
多年以来,王老师一直致力于二胡文化艺术教育的推广与普及。为了可以更好的传播二胡艺术,激发儿童对二胡学习的兴趣,王老师尝试通过各种平台推广和普及二胡。开创重庆卫视“二胡公益大讲堂”,在喜马拉雅FM上开设节目“跟着王宁学二胡”等等。同时为了激发更多孩子的二胡学习兴趣,王老师积极创作,巧妙改编了《小毛驴》,深受儿童喜爱。
谈及未来的音乐发展计划,王老师表示,未来希望创作更多适合儿童学习和演奏的二胡曲目,吸引更多的人走进二胡,了解二胡,爱上二胡。对于学生学习音乐,王老师也给出了他的建议。在他看来,音乐学习要强化基础,提高标准,脚踏实地,找准定位,同时要打开格局。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这样一个多元的社会里,王老师如匠人般执着,不断学习和探索二胡知识,用坚持和耐心帮助一个又一个二胡爱好者书写着他们与二胡的青春故事。
end
编辑排版:杨紫媛
文案:张艺桦/赵文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