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面对未知的危险时都会有不同的反应,而这些反应都是不同的有的是激烈的,有的是平淡的,当我们面对这些我们应该这样做呢?
一、对应激反应的基本认识
应激反应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程度上,是帮助我们从危险中存活下来、增大继续生存概率的自发适应反应。但若反应强度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就会导致我们身心过度消耗、功能失常,继而出现各种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因此,通过恰当的心理行为方法,调节身心状态、降低或合理控制应激反应,对维护身心健康水平和正常功能状态非常重要。
新冠肺炎疫情下,在严格做好个人卫生防护的同时,我们也需要适时觉察和评估自己的身心状态。如果发现应激水平过高敲持续时间过长、影响了正常生活,我们应及时选用相应的心理调适方法进行自我调节。若自我调节效果不好,则应主动寻求专业的心理协助。在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同时,我们也可以运用相关心理学知识和方法,为身边有需要的人提供协助。
二、应激反应的一般表现
每个人的身心健康状态不同、经历不同、应对危机的经验与能力不同,表现出的应激反应现象与程度也不同,通常可能会出现以下所列的某个或某些反应。
1、身体反应
个体身体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方面的问题。
呼吸急促,呼吸变浅,呼吸节奏紊乱,呼吸不畅,憋气等。
轻微的胸闷,气短,胸痛,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有些人会心慌、心悸等。
食欲下降,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
尿频,尿急,尿床等。
岀汗增多,体温升高或身体发凉等。
肌肉紧张,发抖,身体僵硬,乏力,肌肉酸胀,肌肉疼痛, 关节不适等。
睡眠差,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早醒、多梦且多噩梦等。
2、情绪反应
个体不同程度地对疫情过度紧张、焦虑、恐惧, 担心疫情无法控制;变得悲伤、沮丧、无助、孤独、易烦躁、易激怒。
恐惧
恐惧是疫情防控期间最易诱发的一种情绪,是一种因受到威胁而产生, 并伴随着逃避愿望的情绪反应,其情感体验为企图摆脱或逃避某种情境而又苦于无能为力。人类的大多数恐惧情绪是后天获得的。过度的恐慌心理 和回避行为则可能产生一些心理障碍或精神病理现象。恐惧心理使人们对现已发生或即将发生的威胁表现出高度的警觉,常见的生理反应有心跳加速、出汗以及神经质发抖等。
焦虑
疫情防控期间,焦虑也是一种常见的情绪反应。焦虑的表现多种样,如 肌肉紧张、出汗、搓手顿足、紧握拳头、面色苍白、脉搏加快、血压上升等。在这种情境中,我们往往对疫情所造成的困难估计过高,对自己和家人躯体 不适过分关注,对环境刺激过于敏感,情绪的起伏特别强烈。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焦虑也许并不是坏事,是一种积极应激的本能。焦虑往往能够促使我们鼓起勇气。但是当焦虑的程度及持续时间超过一定的范围时,焦虑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妨碍我们自如应对,甚至妨碍正常生活。
忧郁
疫情防控期间,我们的学习、工作、家庭关系,甚至生命安全都可能受 到影响。已经确诊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人、疑似病例、被隔离者和他们的家属,可能会变得非常悲观、情绪低落,对任何事都高兴不起来,思考问题困难,自我评价较低。通常表现为言寡行独,不愿交流,抑郁苦闷,常被失望、 孤独、无援及凄凉的情感所包围,对治疗失去信心,对生活缺乏乐趣。
3、认识方面
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做事效率降低,选择困难,犹豫不决,难把关注点从疫情中转移开去等。
强迫思维,对身体的各种感觉和变化特别敏感,总将身体的各种不适与疫情联系起来,难以控制地反复思虑,怀疑自己感染新冠肺炎等。
4、行为方面
疫情防控期间,行为活动方面的应激反应主要表现如下:
强迫行为,如:花大量时间翻看疫情数据报告,反复洗手,反复消毒,反复测量体温,强迫性囤积物品,等等。
社交退缩,爱发脾气(甚至会摔、砸东西),逃避与疏离,害怕见人等。
暴饮暴食,吃刺激性的食物,大量吸烟,过度饮酒。
不易信任他人,如:对自己或别人打喷嚏过于敏感,过分排斥湖北人、从湖北回来的本地人和途经湖北的人。
盲从、过度购买,如:抢购口罩、消毒用品、药品、生活物品,别人说什么药可以防治新冠肺炎就买什么药。
看电视和玩手机的行为增多。
有意无意地变得软弱无力,各项功能发生退化,变得无主见或固执,对自己日常行为和生活管理的自信心不足,被动性增加,依赖别人。
个体的行为还可能变得幼稚,之前大胆泼辣,此时却变得提心吊胆、小心翼翼、犹豫不决、畏缩不前。
5、关系方面
疫情防控期间,应激反应也会表现在关系方面, 如下:
排斥有咳嗽、发烧等感冒症状的人。
怀疑周围的人感染了新冠肺炎。
自我隔离,失去人际连接。
面对疫情的应激反应我们应该正确的去看待它,感情上我们不应该恐惧、焦虑、忧郁,因正面面对它,行为方面我们不需要有什么太过激的反应,只需要注意个人卫生,锻炼身体,与他人关系我们不应排斥、怀疑他人,自我隔离。要相信黎明以致,白天还会远吗?
文案编辑:徐远志 董君茹美编:徐远志 张晶辉总编辑:杨雅雯资料来源:重庆出版社《防疫心理行为指导手册》本期推文与学校心理协会合作推出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新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