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多点时间陪父母
吕晓勋
当数以亿计的游子重归故里,多少家庭的年夜饭盛满喜悦,多少父母心中涌起暖意。然而,也有一些老人很快感到了失落。千盼万盼回到身边的儿女们,要么忙着走亲访友,要么频繁参加同学聚会。即便在家,不是埋头聊微信,就是盯屏抢红包。看望父母更像是一种形式上的“签到”,缺乏“走心”的陪伴。
好容易返一次乡,参加聚会也是难得。只是,游子归家,亲人团聚,始终是中国人传统深厚的家庭情结。网络上曾流传一道“亲情计算题”,算出孩子在父母有生之年能够陪伴的时间竟不足一个月,让无数年轻人暗下决心排除万难“回家看看”。既如此,我们何不多留一点时间给父母?
其实,父母是最容易“满足”的。帮着父母收拾屋子、洗刷碗筷、细心讲解电器功能和使用方法,聊天时不做“低头族”魂不守舍……这些细节就足以让父母宽慰良多。而年轻人陪父母唠唠嗑、与爸妈多吃几顿饭,听听长辈的甜蜜与忧伤、聊聊自己的欢喜与惆怅,愁肠百结也能就此化开。家,也才能真正成为每个人出发与归宿的支点。
让年味儿永留心中
曹鹏程
数字时代,让过年多了一份穿越感,也有了更宽广的共享空间。打开老相册,在微信群回忆“小时候的年”,总能引起许多共鸣;回到老地方,在朋友圈晒出“各地年俗大全”,总能激发更多欢乐。互联网时代,为新年调制出别具一格的年味儿。
这样的年味儿,是用时代之“皮儿”,裹上传统之“馅儿”,不一样的外表,不变的浓情。在网络上祭灶拜祖、共守除夕之夜,不也是传承着辞旧迎新的古义?跟网友抢红包、刷弹幕时的交流,不也是另一种围炉夜话?让父母通过手机小视频接受远方孩子的拜年,何尝不是“天涯若比邻”?
年味儿的本质,是绵延千年的乡愁、血浓于水的亲情。珍惜这特殊的节日,用心体悟情感的分量,我们就能穿越日新月异的时代,把年味儿永远留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