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不再是一个遥远梦,而是一场有挑战的马拉松……
勤奋、努力、上进是“赢”的主旋律。
今天,11位获得国家奖学金的西师博士生,把他们的奋斗故事讲给你听。
他们就像一面旗帜,召唤着我们追琢梦想;
他们就像一首乐曲,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
他们就像一本专著,启迪着我们坚守本分。
……
原来,没有什么“捷径”,都是奋斗出来的。
赵玉龙
文学院 博士生
我认为一个人首先要有自信,一个不相信自己的人是什么事都办不成的,这是一个人走向成功最基本的素质。但是,自信并不等于自大和自傲,一个不能准确评判、认识自己的人同样步履维艰,很难走得长远。
2012年是我求学中最为煎熬的一段时光。我本科就读于一所三本院校,根据自己的家境、学历条件和能力,毕业后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是很困难的,当时唯一的希望就是考取研究生,继续读书深造,于是我很快就下定决心考研了。此后的复习备考,所经历的种种,仿佛还历历在目。
终于,我如愿进入了西北师大。
追求卓越,成就自我,从相信自己,扬帆起航开始吧。
魏军刚
历史文化学院 博士生
2017年9月,考入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跟随刘再聪教授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和西北出土文献。目前,已在《中国书法》、《江海学刊》、《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等期刊发表论文十多篇,参与《兰州通史·秦元卷》科研项目1部,多次参加学术研讨会。
从硕士到博士阶段的学习,最大感悟是除精读正史和学术名著外,田野考察对学术锻炼的重要意义。
从敦煌到天水,再到庆阳,沿着丝绸之路我参加多次有计划的田野考察,这些经历对个人学术成长有着重要影响。例如,针对古代河西走廊古城遗址、历史遗迹的田野调查,使我对长期关注的十六国后期河西分裂成后凉、南凉、北凉、西凉等政权并立对峙的政治格局形成原因从地理角度有了新的认识。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书本知识和田野考察有机结合,不仅有助于研究生期间学术培养和训练,而且能够拓展个人学术视野、研究方法以及掌握和获取传世文献外的各类出土文献。
王稳东
教育学院 博士生
在《教育理论与实践》、《当代教育与文化》、《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教育学刊》与《教育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其中,两篇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全文转载。先后于2015年和2018年分别获得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荣获西北师范大学2016-2017、2017—2018年度研究生“学术之星”称号。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通过对教育学、社会科学与哲学等领域名著的阅读和思考,加深了对教育本性的理解,丰富了思考教育问题的理论视角,拓展了学术视野,提升了教育理解的整体水平。
教育是一种以人为主体、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的复杂性规定了教育实践的复杂性,由此决定了我们对于教育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的思考除了要从其他学科汲取营养以外,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流、对话与沟通对于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学习而言是必不可或缺的。正是在和其他同学的交流与日常的聊天中,我们获得了多样化的问题思考视角,进而能够在较为客观的立场上来对现实中的教育问题进行反思。
因此,就个人理解而言,我认为教育理论研究并非是纯粹为了理论而研究的研究,它具有强烈的实践关怀、浓郁的人文气质与鲜明的生活色彩,是对个人生命价值进行的审慎思考。
曹华
心理学院 博士生
时间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每个人都曾拥有过,但似乎每个人都正在失去它。硕士我也是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很荣幸的成为导师的第一届博士生。然后就开启了博士的生活和学术之路,对于自己,没有所谓的典型事件,因为每天都很平常,每天都在按照预期向着目标前行。
每个人都有追求,不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对于自己,我似乎更多的追求的是未来,我一直憧憬者未来的那个自己会是什么样的,所以,现在我都在为未来理想的那个自己而做各种准备。对于自己,每天的生活都很简单,似乎一直在重复者三点一线的模式,但是在这个模式中,我会为每一个部分加上自己的想法和态度,在休息的时候我会自我创造乐趣,学习的时候我会把它当做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不会埋怨,郁闷和苦恼的时候我更多的会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多巴胺释放更多的快乐因子,然后,似乎生活又开始了新的一天。
马乔恩
马克思主义学院 博士生
发表5篇学术论文,1篇A类,1篇B类,3篇C类,其中一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参与各级各类项目6项,其中省级5项,校级1项。2017学年GPA为4.23,手握英语专八级证书,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我一定是个书呆子吧?非也。
我积极参与学校、学院的各类活动,在学生工作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担任教育部(西北师范大学)辅导员培训基地的助岗,过去一年累计参与20多场会议、培训的组织、服务工作,并担任基地的部分日常工作。2018年3月,参加甘肃省学生联合会第十次代表大会,并做了精彩发言,一展师大学子的风采。
如此看来,我一定是一个工作狂吧?非也。
生活中,我还是一位马拉松爱好者,2017年参加兰州马拉松迷你跑,2018年完成兰州马拉松半程跑。同时,我还是摄影爱好者,曾获省级摄影奖项。
马克思曾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用马克思的伟大精神激励自己不断前进,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武装自己,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克服困难,立志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者、研究者、宣传者、传播者,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杨沿奇
数学与统计学院 博士生
坚信“知术欲圆、行旨须直”的校训,勤奋刻苦。对待学习我不敢有一丝懈怠,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怀和帮助下,并经过自身不懈的努力,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以第一作者完成研究论文六篇, 两篇已发表在国际SCI杂志, 另外四篇均已投稿。 目前正在主持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学生创新能力大赛”项目一项(项目编号:CX2018Y133), 参与由导师陶双平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一项, 研究生阶段获得2016年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二等, 获得2018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在校园活动方面,积极踊跃,敢于挑战自我。
我的目标一直都是成为一个努力、严谨、正直的人,并且在以后的生活我也会一如既往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努力使自己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一种谦虚谨慎的作风,保持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
徐嫚
数学与统计学院 博士生
我出生在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高中以前我努力学习,只想顺顺利利的考上理想中的大学。
2009年9月,我考到了西北师范大学,踏进校门那一刻,我就下定决心,努力学。
在大学期间,我刻苦学习,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校、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在2012年10月,代表学院赴陕西师范大学参加了“第五届东芝杯全国理科大学生授课与板书设计大赛”。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在本科阶段两次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并在大四那年以专业课第二的成绩获得了研究生保送资格。
读研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脑子是闷的,因为我发现这和我以前的学习方式完全不一样,我和教室里的其他同学格格不入。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我逐渐发现了走科研这条路的乐趣。我每天的生活很简单,简单概括就是“早八点晚十点”。在此期间主要的任务就是看书写论文,累了就玩会儿,休息好了就好好的学。这种生活表面看着比较枯燥,实质上它却带给了我很多,很多。
导师知识渊博,有着极其敏锐的数学直觉,他像一盏明灯一直指引着我。
这已经是我在师大学习生活的第十年了,这十年师大不仅教会了我知识,还给与了我无穷的温暖和力量,此刻的我最想说的就是“十年青春无悔”。
曹世权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博士生
本人自2013年以来在导师董晨钟教授的课题组从事激光等离子体实验方面的科研工作,主要进行激光产生高电荷态离子的EUV光谱测量与分析以及激光等离子体的状态诊断研究。近六年的求学生涯中,在导师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与坚持下,本人在学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015年完成了激光产生高电荷态离子EUV光谱测量实验平台的搭建和装置的集成。基于该装置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本人所开发的软件已获得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授权。2016年3月本人发表了实验室在该装置上的第一篇SCI论文。2017年以来搭建基于激光干涉法的激光等离子体状态诊断实验装置并逐步推进其他实验。
截止目前,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篇,第二作者(导师第一)发表论文2 篇。另外多次参加了全国原子分子物理学术会议、中日韩等离子体中的原子分子过程国际研讨会等与本人研究领域相关的高端学术会议。2017年2月-3月,在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参加了科研能力提升实践培训,并获得由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联合认证的“等离子体中的原子过程国际学校”结业证书。
回首实验室的六年青春年华,本人亲历了实验室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也很庆幸自己能在实验室的发展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有十二分的获得感。六年的实验求学,不仅仅是学业上的收获,更是对人生的历练。实验上的每一次突破都需要你的专注与坚持,更需要你具备敢于面对失败和在绝望中依然不放弃的信心和勇气。
面对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
童华丽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博士生
2013年开始师从石培基教授,2016年通过申请审核成为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人文地理学专业的推免博士研究生。主要开展区域发展与规划管理、区域发展与土地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在学期间以第一作者累计公开发表期刊论文4篇,其中SSCI论文2篇,CSCD核心2篇,在投SCI论文2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5项,参加国内国际相关会议和培训10余次。
刚刚进入研究生学习时,跟现在研一师弟师妹们一样,很迷茫,甚至搞不清自己到底要做什么,能做什么。当时刚入学一个月,导师石培基教授通知我准备一个英文文献汇报,当时都不知道文献汇报到底要汇报些什么,后来就各种搜索和准备,认真阅读了一些文献并准备了PPT,我记得当时是全英文的汇报,由于准备得比较充分,那个汇报也还做得比较成功。这可以说是给了以后做科研的自信和动力。随着导师石培基教授的引导,阅读的文献越来越多,学习的基础知识及方法越来越多,慢慢地有了思路。
研究本身就是向未知领域不断探索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可能需要各个专业领域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去检索相关文献,学习相关知识,最终为己所用。进入博士阶段后,师弟师妹们经常会问我,读博士感觉压力大不大?说实话,若说压力不大也不现实,毕竟博士期间要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小论文、大论文、毕业问题、就业问题,每一个都不容小觑。但我认为,一定要学会压力转化,不要让这些压力对自己产生副作用。我们能做的且应该做的不是空想自己压力大,而是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关键问题。我时常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智商差别不是很大,若要变得比别人优秀,首先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并且专注的把一件事情做好。只要你能踏踏实实地去朝着目标奋斗,终会有所收获,问题也会一个一个地解决。我一直坚信天道酬勤,当自强不息。
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坚持不断努力拼搏,向目标靠近,坚强面对一切困难和痛苦,坚信付出才会有回报,不断追求美好的生活。
周效章
教育技术学院 博士生
思想政治方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守对党的忠诚,自觉抵制一切不良之风。时刻不忘学习党的重要思想和科学理论,特别是对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进行了系统学习,“四个意识”不断增强。积极关注国家时事,在重大问题和关键时刻,均表现出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和立场坚定性。
课程学习方面,严格按照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圆满完成了公共必(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以及专业实践课程的学习任务,课程考核平均成绩90分以上,具备了一定的英文文献阅读能力。课程学习中,勤奋刻苦,积极钻研,举一反三,努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先后荣获博士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各1次。
科研实践方面,先后发表6篇学术论文(其中A级期刊2篇、B级期刊4篇);作为核心成员,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资助经费10万元;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参加了“第四届北京大学教育信息化创新论坛”、“第三届翻转课堂本土创新暨微课程教学法教学观摩会”等学术活动。
天道酬勤,我将会继续努力,不断攀岩科研高峰。
牛小慧
化学化工学院 博士生
主要研究方向是纳米复合材料学,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 5篇,中文核心期刊2篇,申请专利4项。2017年申请硕博连读,加入莫尊理教授带领的功能复合材料课题组。
课题组良好的科研氛围和浓郁的学习氛围深深感染着我,“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深知“笨鸟先飞”道理的我知道只有勤奋和刻苦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遇到不懂的实验操作问题及时请教师兄师姐,碰到课题难点及时与导师沟通探讨。
读博期间,参加了法国暑期学校举行的交流活动,并获得了全额奖学金,在会上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了解了其他国家学者有趣的研究课题,促进了自己的科研动力。漫漫求学路,我告诉自己要过好每一天,获得国家奖学金对是对我过去付出的肯定,同时也是对我未来进步的鞭策,过去的荣誉并不代表未来,我将以此为契机,将此次获得的荣誉当做人生的起点,不断前行!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他们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刻苦学习、不懈奋斗着。
所以哦,亲爱的同学,“努力”才是硬道理!
文稿整理:吴传曼 李力
排版设计:吴传曼
编辑:陈雨彤 李瑾怡
往期回顾
西北师大:用“教育的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一场文化的饕餮盛宴 | 玉华帛彩诗文吟唱回响丝路重镇
高颜值的西师雪景,惊艳了整个冬天!
世界哲学日 | 别测气质了,来看西师“大牛”们怎么聊“真经”,修内功!
征集 | 西师40年奋进的足迹,让你的图片来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