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家傅鹰说过,只有实验才是化学的“最高法庭”。我校霍聪德教授认为有机化学是用有限的元素创造着无限的可能。
他和学生在这个由一个个分子、原子构成的缤纷世界徜徉,尽情享受着化学之美。
霍聪德在兰州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先后在香港理工大学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之后来到我校化学化工学院任教。丰富的求学经历,让霍聪德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也为他开展独立教学与科研工作做好了准备,可谓如虎添翼。
在学校与学院的指引和支持下,霍聪德始终如一的勤奋换来的是一连串闪闪发光的成果。他主要从事经历单电子氧化过程的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在CSR、ACIE、OL、CC、ASC、JOC、OBC等国际知名SCI期刊上发表论文70 余篇,被引2000余次;获甘肃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甘肃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美国化学会三年会员奖1项以及甘肃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等。面对荣誉,霍聪德非常平静:“这些奖励不足挂怀,我的工作和生活不会因其而改变。再者说,也没做出太好的成果,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这次获得第九届甘肃省青年科技奖,是甘肃省对我校化学学科的肯定和支持,也是对科教兴陇和建设创新型人才的决心。”
作为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计划青年学者,或许有人以为他多多少少有点不可亲近,但霍聪德似乎不同。简单、随和、谦虚是霍聪德给人的第一感觉。当我们和他电话预约时,他连连说自己不合适,尚不足报道,保持着谦逊的学者气质。当我们走进他的办公室时,他连忙为我们砌上红茶,一边品茗,一边聊天。在向我们这些外行人展示有机化学时,他充满了耐心。他说:“用一句话来说,有机化学就是研究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的科学。有机化学最早是从分离天然产物开始的,比如说近两年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的青蒿素就是采用有机化学的研究方法对中草药进行分离,发现有效成分后再通过合成修饰的方法提高其药效和生物利用率。西药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化学药,而化学药里大部分都是有机化合物分子。除药物外,有机化学在材料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很大一部分高分子材料都是由有机小分子构建的,再如农药基本上也都是有机分子……”谈到与化学的缘分,霍聪德觉得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在长期的学习与研究过程中,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有机化学对人类历史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及其重要性,自己才会投身其中无法自拔。也许,在他看来,化学并不只是科学家研究的高深领域,更是渗透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目前,他的科研项目《单电子氧化反应方法学及其在杂环化合物中的应用研究》中的部分反应已经成功运用在抗肿瘤药物的合成中。
霍聪德秉承教育于科研、教育于日常的育人理念,注重以科研活动为载体,搭建教书育人的平台。他始终辛勤耕耘于教学第一线,坚守教师岗位,他思索的是如何将学生引领到学科的前沿,帮助他们学会探知未知世界的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讲授的《有机化学》课程,深入浅出,见解独特。相比化学的专业知识,他更看重的是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他看来,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主动钻研的能力是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目标。为了让学生们学到知识,学会勤于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他在课堂上除了把知识尽量讲得通俗易懂外,还增加了互动环节,增加学生的兴趣。硕士生姜伟说:“霍老师的课堂,一定会给我们留部分时间,让我们动手练习,他不会只是一味地灌输。霍老师还会在上课时通过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枯燥难懂的化学知识,例如‘陈桥兵变’‘靖难之役’等历史故事是能在他的化学课上听到的。”硕士生吴睿说:“霍老师在科研上非常严谨,对待实验极其认真。”霍聪德对工作中的细心和耐心非常看重,他说:“进入实验室不仅是每天按时按点就可以,更要把你的心带过来,用心观察,用心思考,才会得到好的研究结果。”
除了是一位严谨的教授,霍聪德还是一位温情的导师。与科学研究一样,霍聪德在生活中也是非常细心。他时常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将人文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说两句鼓舞人心的话:“在科学研究当中,成功的喜悦和幸福是短暂的,而探索的艰辛与痛苦是永恒的!”硕士生吴睿说:“霍老师非常关注学生的实验进展,每个研究生的课题都能及时得到霍老师的建设性意见。”“霍老师脾气很好,他会特别问候生病的学生,年底请学生吃饭,教师节也不让学生送礼物。”硕士生魏媛媛说。“我们都发自内心地尊敬霍老师。接到任务时,很自觉地去完成。我觉得这件事很有意义。”硕士生李海涛说。
学生们发自内心的话语无疑是对他最大的尊敬。在他的精心教育下,学生们不负所望。目前,毕业硕士研究生10人,4人拿到国家奖学金,5人拿到一等学业奖学金,1人获得我校“学术之星”称号,1人的毕业论文被评为我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人的毕业论文被评为甘肃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在长期的教学和科研生涯中,他培育着学生、钻研着学术,也不断地提升着自己,一步一个脚印默默付出着。师德师风,一脉相承,一路走来,他始终不忘恩师刘中立教授、陈德恒教授对他的教诲,“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如何做研究,如何指导研究生,如何管理实验室,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做人。”正是在恩师身体力行的表率下,霍聪德选择了扎根西北、振兴甘肃,在甘肃省有机化学尚有巨大发展空间的今天,竭尽所能走得更远。
来源:《西北师大报》总第515期
采访:高潭亮 张亚婷
设计/编辑:苏 雯
往期回顾
青春的榜样 | 博士哥说,努力才是“硬道理”!
西北师大:用“教育的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这些年我们获过的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奖
高颜值的西师雪景,惊艳了整个冬天!
世界哲学日 | 别测气质了,来看西师“大牛”们怎么聊“真经”,修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