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全国人民的卫生意识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戴口罩、勤洗手、少外出、常消毒,所有人都遵守着外科医生般的消毒流程,但还有一个问题,一直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
这个问题就是筷子问题。
中国式合餐
合餐,就是指大家集中在一张桌子上,从公用的菜碗中夹菜吃饭。
众所周知,中国现在的餐桌文化是标准的合餐制,跟西方国家很不同。但其实并非自古以来都是如此,中国也曾经是分餐制,直到宋代还有分餐制。
合餐制出现于北宋,其中最关键的原因是饮食文化的商业化:食材种类丰盛、烹饪方式多样了,大家坐在一起吃才能每样都来一点。与此同时,茶楼酒肆等公共饮食空间出现了,寻常百姓走出家门享受美食,饮食成为一种热闹的市民活动。
人情连带的合餐制延续下来,流传至今,对于许多许多中国人而言,吃饭不仅是填饱肚子,更是一种人情交际,同饮同食是一种情感连带的象征,将“分享”“热情”等传统人情特色写进了食物。
公筷,或者分餐?
合餐虽然热闹,但也引发了一些卫生健康的问题。
所谓“病从口入”,许多疾病都能通过飞沫传播、接触性传播,当大家合餐围坐在一起,筷箸纷飞、觥筹交错之际,病毒就会趁虚而入,通过一个个餐盘、一双双筷子,传进在座每个人的体内。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简单高效的方式就是分餐制,或者使用公筷。
《公筷宣传》
安全用餐非小事,
一筷一勺见文明。
公开报道资料显示,早在十多年前钟南山院士就呼吁过,在家庭中也要使用公筷。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钟南山院士向公众详解家庭卫生消毒重点时,也强调家庭用餐应使用公筷。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
大范围、多途径传播更提醒我们
要形成使用公筷的意识和习惯
并积极向身边的亲友推行公筷制、分餐制
杜绝食源性疾病病毒的“口口相传”
从现在开始,从你我开始
希望“公筷意识”能深入人心
让“分餐进食”成为文明餐桌的标配
来源 |共青团中央 新华网 人民网
编辑 | 冯展豪
审校 |刘 英
责编|李 波
标星+置顶
一秒找到官微君
▼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邮箱:zdxh201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