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接受本报采访 明年25省使用国家考试中心命题试卷。
近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将扩大高考统一命题试卷地区范围,今年新增3个省,明年再扩大7个。到明年,全国25个省使用国家考试中心命题试卷。
昨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去年9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明年,包括广东在内的省份将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目的是提高全国高考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全国统一命题同纲不同卷
续梅表示,2014年9月4日,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教育部经和有关省份协商以后,决定今年将增加江西、辽宁和山东3个省,明年增加7个省,包括湖北、广东、陕西、四川、重庆、福建和安徽。
续梅指出,此举的目的是提高全国高考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但在理解上,要明确一条,全国统一命题不是指用同一张卷子考试,而是同纲不同卷,即同一套考试大纲,但不同卷子。
她说:“大家以为到明年25个省都用同一张卷子,其实并非如此。现有统一命题的15个省也不是同一张卷子,国家考试中心向这些省提供的是4套卷子,今年以后更多的省份加入进来,是否将会有更多卷子,目前尚不清楚。所以,统一命题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省都用一张卷子,而是由统一的命题机构(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出多套卷子,供各省选用。”
统一命题并非统一分数线
对于统一命题是否意味着统一招生分数线的问题,续梅表示并非如此。她表示,具体还是由各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卷子和招生录取是两码事,不能直接关联起来。
是否高考恢复全国统一命题将成为趋势?对此,续梅表示,逐步要形成高考命题以统为主的格局,由教育部和各省协商确定。
2014年,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包括:河南、河北、山西、贵州、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宁夏、内蒙古、新疆、云南、辽宁、广西等15个省(区)。
全国卷分为新课标一卷、新课标二卷和大纲版。河南、河北、山西3省采用新课标一卷;贵州、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宁夏、内蒙古、新疆、云南、辽宁11省采用新课标二卷;广西采用大纲版试题。
“自主招生”应实现
大学和考生双向选择
目前,部分高校已经开始了高考“自主招生”报名工作。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以“自主招生”为代表的高考改革备受教育界委员代表关注,委员们普遍认为,实现双向选择,“自主招生”才体现其意义,今年的改革更有利于考生理性选择高校。
高考改革要和基础教育改革结合
正在召开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对于高考改革的亮点,教育界委员普遍持肯定态度。“比如说改革考试科目,文理从分科到不分科,实施‘3+3’,尽可能适应人才培养的规律”,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顾也力认为此轮高考改革最大亮点在于减少了加分项目,“中国的教育资源不足,才带来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形势,因此高考最主要的是体现公平,必须是公开与透明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钟秉林指出,教育部出台的高考改革配套方案有进步意义,但希望改革内容能明确下来,不能一年一个样。钟秉林说,高考改革是一个系统化改革,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要结合起来,“高考招生制度要改革就绝不单单是大学的事情,它对于中小学校,特别是高中学校的冲击和挑战更为直接。”
探索建立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机制
顾也力认为,今年“自主招生”放在高考后进行考核,也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改革。“自主招生的初衷是把偏才、怪才吸收进高校。”但此前“自主招生”偏离了这一方向,变成掐尖的提前考试,搞成了第二次高考。
顾也力认为,“自主招生”考核放到高考后,有望使特长生更易进心仪高校。“比如成绩一般的特长生在高考中没有被录取,能通过自主招生的方式招进高校来。”
钟秉林对今年实施的“自主招生”改革也比较认可。他说,从长远来讲,“自主招生”要实现大学和考生之间双向选择,政府只负责宏观调控,如名额配置,监督公平公正性。
钟秉林建议探索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机制。高校要认真研究对考生进行综合评价的原则和办法,探索有效的综合评价机制。对考生高中学校提供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进行分析,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高考总成绩相结合,作为录取学生的重要参考。完善多元录取机制,探索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等。
全国两会上,代表们热议高考改革。记者在广州采访了一线教师、家长以及学生,他们不约而同地对高考改革表示了肯定。有学生说,高考改革“文理不分科”,让他看到了成为“理学界的诗人”的希望。
学生自主选择科目更能体现水平
我认为改革的方向是好的。其中,取消文理分科,改为“3+3”模式,可以使人文教育、公民教育和科学教育更好地结合起来。分文理科的情况下,理科生对历史地理政治方面了解得比较少,文科生对物理化学生物不会太用功学。但实际上,不少学生的爱好是跨越文理的。有的文科考生,其实挺喜欢化学的,但因为物理特别差,怕拖了后腿,所以只能选择文科了。改革后,文理就可以跨越选择。学生们自主地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擅长的科目考试,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改革后的高考,更能体现出学生的水平和能力。
另一方面,大家其实也存在一些困惑。考试科目如何与专业建立联系呢?如果文理不分科了,考生在自选科目中选择了地理、政治、物理,他能不能考数学系呢?
期待高考考题更注重考查能力
中国教育改革进行了好几轮,始终是在进步的,一直在往前走的。而且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我相信孩子们对于新的高考模式是完全可以适应的。
因为我本身也是从事教育行业的,因此对此类话题关注得比较多。文理不分科的好处不用多说了,我更希望看到的是,除了高考模式的转变,考题也更注重考查能力。譬如之前高考数学往往在最后两三道题中,出现偏题、怪题,但如果只是单纯的“偏、难、怪”,对于选拔人才来说,是没有好处的。我们最终需要的是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人才,这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其实从高中就应该开始了。既然都说高考是“指挥棒”,那么就应该“指挥”高中教学更关注应用。
朝着“理学界诗人”的方向努力
相比之下,我不存在偏科的情况,选择比较多,目前比较倾向于物理、生物和历史。备战高考肯定是苦的,但能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学科,也算是“苦中带甜”吧,能够学得更开心一点。
我想,改革后,校园里会出现更多“理学界的诗人”,我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唯一让我有些担心的是,大家都用自己最擅长的科目去拼别人最擅长的科目,可谓是“高手过招”。因此,每一门课都必须学得很精,可能会让我们的压力更大。
(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