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宣传 | 精学精创,与智能工程学院共创卓越

韶关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招生宣传 | 精学精创,与智能工程学院共创卓越

韶关学院

韶关学院

智能工程学院

学院是校内最大的理工科学院,目前有在校本科生2110人,已培养本科毕业生近8千人;智能工程学院办学历史源于1958年开办的物理专业,2008年由物理系、机电系合并成立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2020年1月更名为智能工程学院。

学院介绍

学院致力于发展理论物理、智能制造,突出机、电学科融合发展的学科方向,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产出导向、质量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重在培养具有责任意识、扎实专业基础、较强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院下设物理系、电子系、自动化系、机电系、汽车系5个教学系和1个实验中心,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机器人工程、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6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广东省一流专业,2018年通过工程教育认证(IEET)。2019年组建新能源汽车与智能装备省级产业学院并获立项,全力打造车辆工程、机器人工程等新工科专业特色。

学院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素质较高。有教职工96人,高级职称29人(其中教授8人),博士28人(其中博士后4人)。教师中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近年来承担各级各类教科研项目7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广东省“扬帆计划”项目2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13项,广东省高层次人才基金3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2项,国家教育质量工程项目1项,广东省教育厅教改项目9项。发表学术论文38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录210篇;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23项。“力学研究理论系列研究”被确定为广东省重大科技成果,“有限和无限自由度系统的对称性和守恒量”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同时聘任了20多位企业工程师作为为外聘教师。

学院为学生搭建课外专业实践平台,推行多年的“一专业●一社团●一竞赛”协同育人机制已成为校内品牌,50%以上的学生参与其中。在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师范生技能竞赛、全国智能车竞赛等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取得了突出成绩,其中在2019年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中获得特等奖3项(冠军、亚军、季军各1项)。毕业生考研率逐年提升(其中2019年上线率12.4%,获“考研工作突出贡献奖”);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高(其中2019年初次就业率99.01%,获“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学院专业介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广东省一流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具备以下能力:

1.具备机械工程师必备的专业知识及技能,能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有新产品开发的能力。

2.具备项目领导与管理能力,能依据项目需求制定实施方案,并有效组织相关的科技人员完成项目的实施。

3.具备成长能力,能根据需要自主学习新知识,有进一步深造的能力。

4.具备服务社会的能力,能为社会组织、政府部门等公益性组织提供专业上的帮助与服务。

本专业主要学习机械工程领域相关的基本知识,并接受现代机械工师所必须的工程能力训练,毕业生毕业时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运用数学、科学及工程知识于机械工程领域能力。

2.针对机械工程领域问题,设计与执行实验、以及分析与解释数据的能力。

3.执行机电产品设计与制造项目所需技术、技巧及使用现代工具的能力。

4.设计机电产品系统、机构或工艺的能力。

5.项目立项申请(含经费预算)和管理、有效沟通、领域整合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6.发掘、分析、应用机械工程领域研究成果及处理复杂且整合性工程问题的能力。

7.拥护现行社会制度,有社会责任感,关心时事议题,了解机械工程技术对环境、社会及全球的影响,并培养持续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8.理解及应用机械工程专业伦理,认知社会责任及尊重多元观点。

(二)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数控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机电传动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Capstone课程(机电产品设计制造实务)等。

(三)就业方向

机械行业或相关行业的技术研发工作,如:机械产品设计开发、加工制造工艺设计、工艺装备设计、数控机床编程与管理、模具设计及制造、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发与维护、工业产品造型等;

工业生产管理工作,如:生产过程管理、工业自动化生产组织与管理、计算机软件应用等;

其它工作,如:科技咨询与服务、产品推广与市场开发、自主创业等。也可在政府部门、普通高等院校、各类职业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工作。

车辆工程专业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装备产业学院校企协同培养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围绕新能源汽车技术产业链对人才的需求,以新能源汽车整车、三电系统、智能控制、车联网技术等方面的典型工作岗位为导向,面向新能源整车、新能源三电、车联网综合服务等领域,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技兼修、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较强的创新能力,能从事设计制造与管理、试验测试、应用研究、以及相关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

(二)主要课程

大学英语、大学物理、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汽车构造、汽车单片机与(ECU)控制原理、Python编程基础与实践、嵌入式系统原理、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测试技术、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技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汽车测试技术、无人驾驶汽车技术、汽车工程综合实践等。

(三)就业方向

可在汽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企业、新能源汽车及其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企业、汽车后市场的技术服务企业从事研发、设计、制造、测试等相关工作,也可在政府部门、普通高等院校、各类职业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工作。

机器人工程专业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装备产业学院校企协同培养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科学素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掌握必备的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机器人工程领域相关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具备较好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机器人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身能力;能胜任机器人及相关领域系统设计、集成开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与维护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基本方法和技能培训,本专业毕业生应达成以下9个方面的能力要求: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能够将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电子电气、计算机与通信、仪器仪表等技术基础知识应用于解决专业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3)能够将本专业领域中检测、建模、控制和优化的基本原理和策略,以及信息处理与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于解决专业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4)具有选择恰当技术、资源和现代工具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基本专业能力,具有独立从事实际工程控制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基本能力。

(5)具有对机器人系统或产品中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设计和优化的能力,并能够在设计或开发解决方案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

(6)掌握岗位领域内的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法规,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和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环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社会责任。

(7)能够就机器人专业领域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

(8)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及外语能力,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9)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具有跨领域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二)主要课程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机器人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电气控制技术及可编程控制器、PLC系统综合设计与实训、电机驱动与控制、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计算机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编程与仿真、机器人系统建模与仿真、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设计、智能制造技术与应用等。

(三)就业方向

机器人相关的设计单位、生产制造企业以及集成应用公司,从事机器人工作站设计、系统集成、装调与改造,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应用及运行管理等技术或管理岗位工作。

自动化专业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科学素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掌握必备的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自动化领域相关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具备较好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身能力;能从事国民经济各行业自动化系统方面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系统管理与运行维护、企业管理与决策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基本方法和技能培训,本专业毕业生应达成以下9个方面的能力要求: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能够将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电子电气、计算机与通信、仪器仪表等技术基础知识应用于解决专业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3)能够将本专业领域中检测、建模、控制和优化的基本原理和策略,以及信息处理与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于解决专业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4)具有选择恰当技术、资源和现代工具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基本专业能力,具有独立从事实际工程控制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基本能力。

(5)具有对自动化系统或产品中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设计和优化的能力,并能够在设计或开发解决方案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

(6)掌握岗位领域内的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法规,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和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环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社会责任。

(7)能够就自动化专业领域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

(8)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及外语能力,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9)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具有跨领域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二)主要课程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及应用、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软件技术基础、计算机控制技术、现代控制理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自动控制系统、机器人技术、电气控制技术及可编程控制器、嵌入式系统、智能控制等。

(三)就业方向

自动化领域相关的行业,如智能制造、电力、冶金、通信、互联网企业,及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大专院校、政府和科技部门等。

物理学(师范)专业

(省级特色重点学科)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物理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具备扎实的物理专业知识,掌握数学、计算机、外语等基础知识,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方面训练有素,能胜任在中学等教育机构从事物理教学、教研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基础教育人才。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二)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光学、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电动力学、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数学物理方法、线性代数、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计算物理基础、电工学、激光原理与技术、以及光电技术、光纤技术、传感技术等。

(三)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够从事中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物理电子教学工作,在教育机构和其它机构从事教育研究、教育管理等工作,或者在物理学及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应用开发、管理等工作,或者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其相关知识,胜任电子信息类行业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和创业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高频电路、微机原理与应用、电磁场理论、通信原理、传感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光纤通信、嵌入式系统原理、PLD原理与EDA技术、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系统综合设计。

(三)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广阔,可从事与电子信息与通信、嵌入式技术应用、人工智能电子设备领域相关的系统开发应用、设备维护、生产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各类职业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在政府部门从事行政管理等工作,还可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4+0培养模式)

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韶关学院与广东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联合进行“4+0四年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试点。由韶关学院按照省教育厅确定的招生代码,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协同培养实验班”的名义,通过普通高考招收学生,与本校其他专业同批次录取,设立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点,充分利用两校优质教学资源,单独编班。学生完成4年本科阶段学习,相关考核合格的,取得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符合毕业条件要求的,获得韶关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出发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素质,能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备必备的专业知识及技能、项目领导与管理能力和成长能力的应用型高级机械类专业人才。

(二)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数控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机电传动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Capstone课程(机电产品设计制造实务)等。

(三)就业方向

机械行业或相关行业的技术研发工作,如:机械产品设计开发、加工制造工艺设计、工艺装备设计、数控机床编程与管理、模具设计及制造、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发与维护、工业产品造型等;

工业生产管理工作,如:生产过程管理、工业自动化生产组织与管理、计算机软件应用等;

其它工作,如:科技咨询与服务、产品推广与市场开发、自主创业等。也可在政府部门、普通高等院校、各类职业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工作。

车辆工程专业

(4+0培养模式)

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韶关学院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4+0)协同育人联合开展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由韶关学院按照省教育厅确定的招生代码,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协同培养实验班”的名义,通过普通高考招收学生,与本校其他专业同批次录取,设立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点,充分利用两校优质教学资源,单独编班。学生完成4年本科阶段学习,相关考核合格的,取得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符合毕业条件要求的,获得韶关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专业对接新能源汽车技术及汽车电子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和岗位能力需求,以汽车车载网络与智能网联技术、智能新能源汽车与无人驾驶技术、新能源汽车及汽车电子产品的设计开发与试验测试等方面的典型工作岗位为导向,面向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子产品开发设计与安装调试等领域,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技兼修、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较强的创新能力,能从事新能源汽车及汽车电子产品设计研发、制造与管理、试验测试、应用研究、以及相关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的卓越技术技能人才。

(二)主要课程

大学英语、大学物理、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测试技术、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技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汽车单片机与(ECU)控制原理、Python编程基础与实践、嵌入式系统原理、汽车测试技术、无人驾驶汽车技术、汽车工程综合实践等。

(三)就业方向

可在汽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企业、新能源汽车及其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企业、汽车后市场的技术服务企业从事研发、设计、制造、测试等相关工作,也可在政府部门、普通高等院校、各类职业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工作。

学院优势与特色

1、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产出导向、质量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

学院作为学校最大的理工科学院,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为主线, 将工程教育和各学科知识有机结合,推进专业技能训练和工程应用能力融合培养,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 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始终追求的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 并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学校唯一的国家级特色专业,于2018年通过了工程教育认证(IEET),2019年确定为广东省一流专业。2019年组建新能源汽车与智能装备省级产业学院并获立项,全力打造车辆工程、机器人工程等新工科专业特色。

韶关学院

学院信工楼外观

韶关学院

IEET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2、学院办学条件有效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素质较高。有教职工96人,其中教授8人、副高职称21人,高级职称占30.2%;博士28人(其中博士后4人)、硕士53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84.4%。教师中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近年来承担各级各类教科研项目7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广东省“扬帆计划”项目2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13项,广东省高层次人才基金3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2项,国家教育质量工程项目1项,广东省教育厅教改项目9项。发表学术论文38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录210篇;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23项。“力学研究理论系列研究”被确定为广东省重大科技成果,“有限和无限自由度系统的对称性和守恒量”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同时聘任了20多位企业工程师作为为外聘教师。

在学科方面,学院形成了省、市、校三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物理学、机械工程、电子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广东省一流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专业为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院拥有广东省粤北机械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物理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等机构开展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研究。

学院实验中心面积1.8万平方米,各类实验仪器设备总值5300万元,下设8个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示范中心)及4个校级重点实验室,面向全校理工科专业100多个班次学生开设各类实验;实验条件有效保障各专业学生的实验、实训和专业实践应用需要。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湖北)、韶能集团韶关宏大齿轮有限公司、广州粤嵌、乳源中学等20余家单位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每年安排700多名学生开展校外实习。

韶关学院

光学实验室

韶关学院

电磁学实验室

韶关学院

金工车间

韶关学院

PLC控制技术实验室

3、学院将“233”人才培养模式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为引导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学院结合理工科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特点,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理论实践”工作机制,探索总结推广了“233”人才培养模式,并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理论实践”教育三位一体,达成“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三位一体。

学院落实“233”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一方面推行多年的“一专业●一社团●一竞赛”的协同育人机制,每个专业成立一个专业社团,每个专业社团至少参加一项学科竞赛,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基础上,学院为每个社团安排指导教师,提升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发展能力,使学科竞赛真正成为参与面广、受学生欢迎程度高、教学相长效果明显的人才培养环节(50%以上的学生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通过“五个参与”(即参与专业社团、参与学科竞赛、参与项目研究、参与实践服务、参与校园文化),探索学生多样化的成才路径,帮助学生既提升专业应用能力又提升综合素质,做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表1)

韶关学院

韶关学院

学生参加竞赛现场

韶关学院

学院迎新晚会

韶关学院

CAD协会参赛队伍

韶关学院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师范技能竞赛师生合影

4、学院人才培养效果明显

学院学习风气日益浓厚,形成了学生爱专业、学专业、用专业的良好局面,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高,其中参加学科竞赛的人数超过全院学生总数50%,并取得优异成绩。(表2)

韶关学院

每年的毕业生中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的人数超过应届毕业生总数的20%,考研上线率逐年提升(其中2018年上线数占毕业生数9.8%、2019年上线数占毕业生数12.4%,2020年上线数占毕业生数10.42%)。(表3)

韶关学院

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2018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7.24%,2019年初次就业率99.01%、获“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韶关学院

机械创新 国赛一等奖

韶关学院

学生发明专利证书

韶关学院

智能汽车国赛一等奖

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sguxcb@163.com

来源:智能工程学院

韶关学院

韶关学院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广东本科院校-韶关学院-微高校-院校号-韶关学院-招生宣传 | 精学精创,与智能工程学院共创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