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之际,是谁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千年以前,又是谁
“兴来洒素壁,挥毫如流星”?
千百年来,书法如同汉字的影子,
在真草隶篆间不断演变,
以魏晋风骨为养料,
汲取隋唐时的潇洒,
辗转千年,字字风雨,
站定在今人面前。
自
强
不
息
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易·乾》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高
山
仰
止
一个人品德崇高,就会有人敬仰他。后比喻对有气质、有修养或有崇高品德之人的崇敬、仰慕之情。
《诗经·小雅·车辖》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血
气
方
刚
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形容年轻人那种激进的进步热情。
《论语》
子曰:“及其壮也,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
鹏
程
万
里
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庄子·逍遥游》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壮
志
凌
云
壮志:宏大的志愿;凌云:直上云霄。形容理想宏伟远大。
宋·京镗《定风波》
莫道玉关人老矣 壮志凌云 依旧不惊秋
浩
然
之
气
浩:盛大、刚直的样子;气:指精神。指浩大刚正的精神。
《孟子》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有
志
竟
成
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后汉书·耿弇传》
“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鸿
鹄
之
志
鸿鹄:大雁和天鹅,鸿鹄之志,意大雁和天鹅之志向,因大雁和天鹅飞得高而远,故喻志向高而远大。
《史记·陈涉世家》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凤
鸣
朝
阳
是指凤凰在太阳初升时鸣叫,比喻稀有的吉兆,也比喻有高才的人得到发挥的机会。
《诗经·大雅·卷阿》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老
骥
伏
枥
骥:千里马;枥:马槽。伏枥:就着马槽吃食。老的千里马虽然趴在槽头吃食;但仍想奔驰千里。比喻人老了仍然有雄心壮志。
龟虽寿
东汉末·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马
首
是
瞻
本意是古代作战时,士兵要看着主将的马头决定行动的方向。用来比喻服从指挥或乐于追随。瞻:往上或往前看。
《左传·襄公十四年》
“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春
风
化
雨
化雨:适时的雨。像用和暖的春风吹拂人;似及时的雨水滋润大地一样。适宜于植物生长的风和雨。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孟子·尽心上》
“有如时雨之化者。”
春
华
秋
实
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后引申比喻文采与德行,亦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邢颙传》
“(君侯)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
四
海
为
家
原指帝王占有全国。后指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指志在四方,不留恋家乡或个人小天地。
《史记·高祖本记》
“是夫天子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
志
在
四
方
四方是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成语,“四方之志”现在一般都说作“志在四方”,用来形容人们的远大志向。
《东周列国志》
“男子志在四方,非妾敢留。”
宁
静
致
远
只有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有所作为。
《诫子书》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
泊
明
志
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
《诫子书》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业
精
于
勤
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奋。
唐·韩愈《进学解》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行
成
于
思
行:行动,行事。思:思考。行事或处理问题成功在于进行周密的思考。指做事情要多思考,多分析。
唐·韩愈《进学解》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精
益
求
精
精:完美;益:更加;求:追求。事物已经非常出色了,却还要追求更加完美,好了还求更好。
《论语》
“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作品来源 | 韩盼山老师
摄影 | 郭占欣老师
文案 | 刘妍 蔡笑雨
编辑 | 蔡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