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见的湖北美术学院,是美丽、和平、宁静的艺术殿堂。但可曾想过70多年前,湖北美术学院的前身是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是华中地区最先播散艺术教育种子的园地,在抗日战争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里曾有着不凡经历。这经历在所有“武昌艺专”的师生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们通过艺术教育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他们的爱国激情、教育情怀和艺术造诣铸就了武昌艺专精神。在艺术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章,也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2015级新生正摩挲着手中拿过的录取通知书,或期待或憧憬,或将踏上大学生活,在这里,昙昙想为你讲述70多年前抗日烽火中武昌艺专及那群老校友的峥嵘岁月,守望历史正是为了和平的尊严。
20
世纪上叶的抗日战争,将武汉推到抗日战争初期全国抗战中心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前哨,在这场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搏斗中,如火如荼的爱国热潮刺激湖北艺术走上了新的历史阶段。而武昌艺专的师生们把艺术的发展与抗日救亡、民族复兴的爱国主义时代主题结合起来,在艺术表现形式的开拓与创新,民族化和大众化的进展,艺术家思想与风格的转化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艺术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章。
《七七的号角》唐一禾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揭开了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在这场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搏斗中,在校长唐义精先生的带头和率领下,全校行动师生怀着民族忧患意识,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和为争取民族生存的斗争,师生们利用艺术的武器英勇地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折射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情操。学校成立了青年义勇军,童子义勇军,女生救护队,并在学校操场上举行了隆重的“青年、童子义勇军暨女生救护队宣誓典礼”,表明同仇敌忾的决心。
《索取血债》 唐一禾
1934年,学校积极组织师生在学校和社会上举行“捐助东北义勇军书画展览会”,和“捐助东北义勇军音乐演奏会”,将所卖书画和音乐会门票的收入全部捐给东北抗日义勇军,支持他们英勇杀敌。
1935年,在全民抗日的热潮中,武昌艺专学生们参加了湖北国民军事委员会举办的为期一月的集中军事训练。学生们在训练中,不怕苦,不怕累,锻炼了毅力和意志。训练结束后,附中师范科学生张振亚在身着戎装留影,并在照片后写道:“今日的青年学子雄赳赳,气昂昂,气高万丈。哪怕倭寇进攻猛强,哪怕他强占了我们的地方,新青年们,高的是勇气,多的是热血,走上前去,夺回故土,还我主权,不要害怕,不要惊慌,随着民众,背起刀枪,杀进战场。收复失地,完我边疆,国旗高张,那时候我们这口恶气才能略略吐放。”表达了青年学生的抗日救国的豪情壮志。
冯文志《抗战宣传画》
1936年11月,校长唐义精和张肇铭、马绍文3人发起组织《慰劳守土将士书画展览》,并在王霞宙的“怀约画室”召开会议筹备展览会,他们的倡议得到武汉三镇的30余位画家的积极响应。1937年1月4日,《慰劳守土将士书画展览》在汉口市商会礼堂开幕,一共有500余件书画作品陈列展出。唐义精、马绍文、张肇铭、李笃辉、方康直、钟道泉、徐松安等书画家亲自接待参观者与购书画者,在作品上签字,并将所卖书画之款全部捐给前方抗日将士。
1937年4月,“第二次全国美展”在南京举办。唐一禾的油画《武汉警备者》用粗犷的笔触描写了守卫武汉的战士,在南京“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上展出时,将捍卫祖国大好河山、为民族生存而搏斗的气息带入了艺术殿堂,引起很大的反响。日本驻武汉领事拟高价收购,唐一禾、唐义精以“非卖品”为由,予以拒绝。
1938年4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在汉成立,全国一批在油画、国画、木刻、漫画方面各有擅长的艺术家纷纷来到湖北,聚集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成为抗日宣传的先锋。这一时期,置身于抗战救亡洪流之中的武昌艺专师生,没有囿于艺术的象牙之塔, 而是以木刻、漫画、油画、水墨画等艺术表现手段为武器,唤起民众,捍卫祖国,一致起来抗战,和武汉地区的美术家们一起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前所未有的抗战美术宣传运动。以留法画家唐一禾、留日画家王道平、雕塑家蒋治民等为首的教师,在学校里创作出大幅布片的抗日宣传画。
1938年4月7日至13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在武汉举行了抗战扩大宣传周活动。4月9日,在歌咏宣传日这天,有3000多歌咏队员参加在中山公园体育场举行的万人大会,由冼星海和张曙指挥唱《义勇军进行曲》、《救国军歌》等歌曲,武昌艺专的师生参加了这次歌咏大会。4月10日下午7时,武汉又举行了美术歌咏火炬游行大会,约万人参加。出发前,政治部厅长郭沫若在开幕式宣讲了大会的意义,田汉领导高呼口号,并由歌咏人员全场合唱“义勇军时行曲”、“救亡进行曲”、“大刀进行曲”等。接着列队出发,沿途引吭高歌,举着数十幅将领们的画像和巨大的漫画灯,武昌艺专师生举着自己绘制的巨幅宣传画参加了游行大会。
1938年6月,武汉会战开始,日机不断深入市区轰炸民舍和机关、学校。8月16日正午,日机向武昌市区滥行投弹,疯狂轰炸。武昌艺专水陆街校舍建筑及大部分尚未运走的校具、仪器、模型、标本、机械、教具;各种中外图书、多年珍藏的字画、古物;住校教职员、校工、学生衣物财产都在这场轰炸中损毁,学校遭受了巨大损失。
面对毁坏的校园,师生们悲愤交加。校长唐义精“…顧而垂泪曰,可毁者物质,不可毁者精神,予决不因此灰心短气,致令全校学生失学也”。随即组织校本部师生全部迁往宜都古老背继续办学。后因宜昌靠近战区,为谋师生安全,9月16日,学校再次派教务主任王道平、艺术教育组主任唐一禾、总务主任沈莲池西上另择四川江津定圣泉寺为校址。后因圣泉寺交通不便,旋移至江津德感南坝五十三梯。待新校舍布置好后,即举校迁入四川。
西迁,是学校在抗战中极为悲壮的一次大撤退,表现了武昌艺专师生誓死不作亡国奴的决心和意志。从1937年12月到1939年春,学校数次迁移,冒着敌人的炮火,冲过长江三峡急流险滩,由武汉溯长江而上,先到宜昌,入宜都;再出宜都,入夔门,过万县,最后抵达重庆江津。学校辗转于鄂、川两省,奔波数千公里,历时一年多,师生们经历了一场生死存亡的大博斗。唐义精、蒋兰圃和武昌艺专的精英们完成了湖北艺术教育命脉的延续。也写下了湖北美术史上特殊而辉煌的篇章。
1940年4月13日,武昌艺专举办建校二十周年校庆活动。当师生们化装游行到德感坝,正是赶集的时候,同学们往台上一站宣传抗日,反对投降主义,整个镇上的男女老幼象潮水一样涌上街头,台上高呼抗日口号,台下也同仇敌忾地举手高呼。表达了民众同心协力、坚持抗日的决心。
唐一禾:1941《女游击队员》
1944年3月24日上午,武昌艺专唐义精、唐一禾由江津乘民惠轮赴重庆参加师范教育研究会及中华全国美术会年、美术节展览会与筹募武昌艺专基金等事宜。因船载客超员,在小南海触礁沉没,不幸遇难。唐义精时年五十五岁,唐一禾时年三十九岁。
唐义精校长遇难后,相继由蒋兰圃、唐化夷、张肇铭出任校长。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武昌艺专组织“复员筹备委员会”,准备回汉接收校产。当他们回到武昌水陆街校址时,看到原址一片焦土,“所有剩余房屋校具亦于沦陷期间被敌拆毁劫取无存”…………
今天,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重要日子里,回忆抗日烽火中武昌艺专,我们将铭记历史,缅怀先辈,珍爱和平,展望未来。
信息来源:湖北美术学院官方网站抗战专栏
作者: 夏新兵 张爱华
编辑:行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