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伟,艺术史博士,湖北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学系主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武汉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武汉篆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
主要专业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美术考古与书画艺术史,同时涉及当代艺术批评与创作研究。
2009年,《明代武当山道教艺术研究》获首届国家级美术最高奖——“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并出席人民大会堂颁奖仪式。
2010年,获“湖北五一劳动奖章”。
2010年,应邀出席“第十八届世界美学大会”(北京大学),并以《何为“笔法”:关于中国传统绘画“笔法”理论与形态的检讨》为题做主题发言。
2014年12月,应邀参加中国美术学院潘天寿纪念馆“中国画学论坛(第二回):近现代中国思想与绘画”,作《水墨的性质与观念》讲座。
2015年10月,应邀参加北京大学艺术史国际论坛:“黉门对话:宋代的视觉景象与历史情境”。
2017年9月,应邀参加北京大学“黉门对话”专家主题论坛:“庙堂之下的多元文化结构:以水陆画为中心的艺术史视角”。
2017年11月,应邀参加浙江大学“艺术与科学”高峰论坛。
论文发表:(略)。
著作出版:
2018年,专著《波士顿藏(传)阎立本〈历代帝王图〉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即出)。
2017年,专著《武当山道教艺术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
2017年,个人文集《西湖画会文丛·沈伟》(广西美术出版社)。
2017年,专著《石上清风:沈伟水墨作品》(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
2017年,个人文集《隔路闻香》(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
2017年,参编《中国绘画史图鉴·花鸟卷》(湖北美术出版社)。
2016年,主编《青在堂翎毛草虫花卉谱》(湖北美术出版社)。
2016年,专著《写意荷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5年,专著《书法与当代艺术(修订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15年,编著《致美与经世:民国时期武汉地方报章所见美术文辑》(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7年,参编《中国美术史》(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4年,编译《外国艺术丛书》之《诗化的身体》等九种(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3年,编译《外国艺术丛书》之《拉里·里维斯(美)》等四种(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2年,编译《外国艺术丛书》之《卢卡·托马斯(比)》等四种(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2年,专著《中国当代画家沈伟精品选》(福建美术出版社)。
2001年,专著《中国当代画家自选小辑·沈伟》(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0年,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二十世纪末中国书法思潮》丛书,并著《中国当代书法思潮》。
1997年,编著《茹桂书法教学手记》(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个人展览:
2018年1月,“全国高校书法教育专家百人作品邀请展”(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馆)。
2017年12月,“万物静观:沈伟水墨作品展”(武汉·卓尔书店美术馆)。
2017年12月,“云山供燕几:山形雅石与水墨石山特展”(上海·徐汇艺术馆)。
2017年10月,“生态长江翰墨情书画作品展”(湖北美术馆)。
2017年7月,《石上清风:沈伟水墨作品展》(武汉美术馆)
2017年6月,《湖上雅集: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杭州国画院美术馆)
2017年5月,《形迹:沈伟、管磊作品双个展》(上海·安簃艺术空间)
2016年10月,“水墨生灵:全国名家草虫题材邀请展”(上海·徐汇艺术馆)
2016年7月,“别裁集”(上海·安簃艺术空间)
2016年5月,“踏歌行·半遮堂水墨艺术雅集·2016夏”(南京·半遮堂艺术机构)
2015年11月,“秋庭戏墨·沈伟水墨作品展·1015”(北京·三恒美术馆)
2015年8月,“石上清风:沈伟水墨作品展”(武汉·一席艺术空间)。
2015年2月,“绘事后素:郭正善、王涌、张广慧、沈伟作品展”(武汉美术馆)。
2015年1月,“尘外孤标:当代中国画逸品学术邀请展”(北京·品逸文化)
2014年11月,“静观:沈伟水墨作品展2014”(武汉荣宝斋)
2014年3月,“意绘:武汉8人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2014年3月,“丹青楚韵:湖北省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2014年1月,“水墨雅汇:樊枫、冷军、沈伟、周颢作品展”(武汉荣宝斋)。
2013年12月,“珠海当代中国美术名家提名展2013年”(珠海·古元美术馆)
2013年8月,“文心清远:沈伟水墨花鸟作品展·2013”(至观·武汉荣宝斋)。
2013年1月,“绘事后素:郭正善、王涌、张广慧、沈伟作品展”(武汉美术馆)。
2012年9月,“观:手卷、册页艺术展”(武汉美术馆)。
2011年11月,“具象与表达:武汉画院美术作品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2011年9月,“文房清韵·沈伟水墨作品展”(武汉荣宝斋)。
2010年12月,“回顾与展望:湖北中国画艺术展”(湖北美术馆)。
2010年8月,“情系长江·湖北美术作品展览”(上海·朱屺瞻美术馆)
2008年12月,“走进学院:全国高校名师中国画作品邀请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8年4月,“莲生华池·沈伟水墨作品展”(武汉·高亿信画廊)。
2006年7月,“都市言情:当代水墨艺术展”(北京·可创铭佳艺苑)。
2005年4月,“水墨精神:二十世纪六十年代”2005年第一回展(北京·炎黄艺术馆)。
2004年7月,“湖北省第十届美术作品展”(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2年8月,“中国实验水墨艺术展”(《开放的中国实验水墨》)。
近日,湖北美术学院新闻中心记者对沈伟进行了专访。沈伟老师就近几年的水墨画创作的心得谈及艺术观念、材料载体、技法体系的相互作用,以自己去年于武汉美术馆举办的“石上清风”展与早年的求学经历进一步阐述审美感知和日常生活不能相脱离,并讲述自己在教学活动中也引导学生建立这种艺术经验体系。
回归水墨本身
沈伟认为,他的水墨创作几经波折,是因为他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水墨的特性。沈伟在启蒙时学传统水墨,在西安美术学院时作写生创作,后来在武汉画水墨创新,近年来又回到传统式创作。这样的变化,沈伟认为是自然的,他说:“画画反映我的真实喜好和生活状态,美好的东西就在那里,与是不是创新无关。其实我也一直在思考所谓的艺术规律。”
因为熟悉水墨材质的艺术规律,沈伟的探索绝不是浮夸的空谈。他认为,某种艺术类型的产生一定有多种原因,艺术观念、材料载体、技法体系是相互作用的,一旦产生,它会以经典的方式持续稳定地发展。不过,人类追求新奇的本能又会推动和促使新的艺术形态出现,使精神世界丰富和多元。正因为如此,艺术不存在先进与落后之说,换言之,新事物可以随时被开发,但没有必要否定经典。水墨画要发展,这不是个问题,历史上它本来就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有新意出现。
虽然沈伟在水墨创作领域不断探索,但他对水墨艺术的态度十分坚定:一旦选择了它,就要尊重它的规律、它的历史,以及它的公共标准。沈伟觉得,水墨艺术看似单纯,其实门槛极高,而他做的一系列尝试就是为了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水墨,从这些尝试中沉淀。在这个时代,水墨成了一种不容易被理解的艺术,它需要心态的平稳,也需要阅历的沉淀,借苏东坡的话,就是“绚烂之后的平淡”。艺术创作的“波折”过程,使沈伟对“似曾相识”一语略有所悟,在画中,大约就是一种介于新、旧之间的状况。物象图形的观赏习俗,总会发生趣味上的缓慢变化。
沈伟认为:凡画者,守旧则无趣,惟新则造作。
沈伟 《灵石之属》 水墨纸本 2015年
沈伟 《灵石之属》 草皮纸墨笔 2017年
沈伟《江南庭·竹》 系列 纸本水墨2017年
从生活感知艺术
沈伟工作室掠影
2017年7月14日至8月16日的“石上清风——沈伟水墨作品展”广受好评。沈伟长年来藏石、赏石、画石,从玩物中“养志”,从物中观韵,迁想妙得。沈伟在此展中自作序,称:近些年比较喜欢画“赏石”,属于个人的“玩古”心结。赏石者,书斋赏玩之石;所赏者,“乐山”之意。石有仙道意味,也有气质神形,悬之素壁,静则生灵,故吾画石,统称“灵石之属”。
沈伟坦言,现在还在画石头这个传统题材,是因为这些年一直在把玩它,和这个东西零距离。拿石头做绘画题材首先和沈伟的个人审美喜好有关,石头一直存在于他的生活中。作为一个题材对象,石头既延续了传统的路数,同时也可以想尝试一些他自己的想法。绘画史上以石头为主题创作的非常多,近百年来有些中断,现在开始慢慢恢复。对沈伟来说,这是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知和恢复。
沈伟说:“其实绘画作为一门艺术,它的创作过程是需要人沉浸在某种氛围里的,不只是视觉化的。若只是那样,拿着铅笔对着石头画几个小时,不就成素描标本了吗。而要把事物的灵性揭示出来,首先自己就要沉漫到一种语言也说不清楚的氛围里去,在水墨画里面,这个过程其实是很享受的,所谓怡情悦性。”沈伟再次强调了这正是经验体系的建立,他的绘画,其实都是他生活中的一些东西。
西安美术学院读研期间,沈伟时常在陕西周边考察。在给学生上课讲授时,沈伟也喜欢和学生回忆在老西美的日子,那时一眼就能看到王维隐居的辋川,这带给他对美术史材料的第一手掌握,同时也是对古人创作环境的切实体验。这样直观的体验,对他的理论研究和绘画创作带来极大的影响。
沈伟回忆道:“90年代初,在西安美院研读艺术史论,有进出相关博物馆库房的方便,于是读书补课之余,就隔三岔五的跑去厮混,验证一下书上看来的条条框框,久而久之,对古意也有了别样的体会。生活在武汉,原本见不到什么很古的东西,对‘高古’更没什么感觉,本地虽有楚文化,但都是深埋地底的,不像陕西地区,田边地头处,也时常可以撞见先秦的遗迹。尤其西安东门外的八仙庵古玩市场,两千年以上的陶器触目可见,掂在手里头,会莫名其妙地激动,脑子里也会油然闪出诗文里‘古陶插花’的美妙意象。”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古物激起了沈伟对古意的向往。沈伟认为:好古,并不仅仅只是停留在风雅与闲情的层面,而是一种亲近文脉的方法。具体而言,就是好古而敏求;就是“格物致知”。总之,是在知“识”、知“道”的快慰之外,附带着知“足”的生命充实。从亲近文脉的角度上看,收藏的行为并不是那种生活内涵中的“恋物癖”,而是更深层一些的“惜物”的理性,一种鉴古的学问,乃至于某种历史感的惆怅。而收藏的对象,则是那些能够记录了不同时代人的智慧和工巧,而且能够带给人悠然遐思的东西,并通过这些遐思,去尊重和感知先人的文化足迹。简而言之,那些古物也是文化的代言。
生活中时时刻刻“观物”,正是沈伟“游于艺”的方式。沈伟谈到,按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理想,作为一个有素养的君子,一方面要有心中秉持刚正的道统,另一方面还要通过日常“游于艺”的行为呈现精神的逍遥。社会精英人士多有远志,其理想常以诗文伸张,有才情的文化人又通过绘画以“畅神”。“畅神”首先要通过“以形写神,以色貌色”来状物之神采,其次通过状物来写自然的生气,畅“自然”之神,即“以形媚道”,最后还要通过绘画来抒写性灵,以寄高雅之情。
沈伟工作室一角之一
沈伟工作室一角之二
建立学生的艺术经验体系
沈伟常年负责美术学系大二学生的文人画教学工作。一学生在课后小结中写道:“端砚佳墨、芥子园画传、文湖州之竹是沈老师上课的三大法宝。”我们可从中管窥:老师上课经常提供学生一种文人创作的实境体验。他会将自己的砚台拿来研墨给学生看,或者悬挂二玄社印刷的文同墨竹,又或直取一枝初春嫩竹。对此,沈伟的初衷是:绘画艺术不能孤立看待,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他要引导学生直观感受水墨画背后的文化体系。
文化意识和品味,不太可能被刻意地打造,而要自觉状态中慢慢地生成。因此,让学生浸润在艺术化的整体环境中尤为重要。沈伟为学生举例宋代理学家的“格物致知”之学。当时,苏轼、黄庭坚他们有茶诗相互酬唱,朱熹也有《茶灶》、《香界》诗传世,就连雅擅书画的徵宗皇帝赵佶,也留下了一篇著名的《大观茶论》。饮茶、论茶是格物的方法,通过对随处可见之物的体悟,生成了审美的经验。陶养化的中国传统教育成就了这种可能,古代的六艺体系培养出的士人们可以通过具体化的生活场景,将学问一一落到实处。然而近百年来,中式传统横遭扫荡,受众在接受西方学科分化、细化,产生出越来越多专业的同时,教育中生活素质与人文通识的基础培养被忽略了。
沈伟就是要通过正确的氛围营造,培养学生的审美体系。绘画是一个整体的营造过程,造型、用笔、用墨、用色等等所有的因素,都潜在的被作画者控制在某种审美价值体系里。但这无法量化来说明,只能靠感知力来把握。所以艺术赏鉴力,才是艺术创作的起点,这样,学生才能清楚将来要走的路。沈伟说:“艺术接受的对象,是所有对艺术审美有需求的人,而所谓的鉴赏家,也恰恰就在这样一群人中产生。”审美力,永远是艺术教育中的重要命题。
沈伟工作室一角之三
“沈伟,60后生人。厚厚圆形眼镜中,偶尔透出未得充分休息的倦态。想来,必是缘于品茗温书作画或是持续至半夜的雅集什么的。”这是徐勇民眼中的沈伟。
“沈伟以‘玩’的心态,成功绕过了中国画近数十年来‘言不由衷’的死结;小而言之,沈伟至少在绘画上做到了圆融自洽,我手写我心,不去理会各种无谓的名实之辩,尽管以他的身份和智慧,完全可以俯视或者制造一种自我标榜的理论,但是对一个“玩”得兴起的人来说,自得其乐最重要,无暇他顾。”这是艺术批评人黄剑眼中的沈伟。
“手执一笔或pad,怀中藏一砚,初识沈伟老师觉其竟是如此走于时代一人,没有古代画论的传统固守之印象,倒也在行为举止上深觉中国传统宁静远逸之气。”这是学生眼中的沈伟。
谈吐中总带有江南人士的温润,数十年来往穿梭于茫茫书海和物象世界之间,造就了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作为艺术家,他给公众一个本真状态;作为生活者,他在日常中时时刻刻有所体悟;作为老师,他将审美眼界和素养言传身教于学生。沈伟身上总有一种冲淡的沉淀感,对其身边人来说,有着巨大的感染力,犹之惠风,荏苒在衣。
文:刘佳玥
图片编辑:耿爽
责任编辑:彭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