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珊珊,山东烟台人。
湖北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美学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会员,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艺术管理教研室主任。
主讲课程
《艺术管理概论》、《艺术市场调研方式与方法》、《外国美术史》等
研究课题
·获得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立项(青年项目):《中英美术馆公共空间可持续性利用模式比较研究》,项目号18CF184
·2015主持湖北省教育厅课题《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公共教育中的运用》
·2015主持省级课题《公共艺术项目关键节点量化管理研究——以武汉城市交通轨道建设公共艺术项目为例》
·2015校级课题《公共艺术保障措施研究——公共艺术项目管理合理化量表模型建构》
·2015校级课题《“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4年,承担省级精品课程《外国美术史》项目教学
·2014年,参与省级课题《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
· 2013年,指导学生项目《高等美术院校优秀学生作品的营销推广研究》获201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立项。
近年论文
· 2018.2 《基于乘客体验的地铁公共艺术研究》,《丝路艺术》2018第2期
· 2018.1 《“产学研”相结合的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新教育时代》 2018.1 第2期
· 2017.12 《作为公共空间的美术馆-英国美术馆多元化空间运用模式研究》,《学院美术》总第79期
· 2014.2 《艺术管理学科本土化进程中西为中用的教学模式》,《学院美术》总第65期
· 2013.12 《当艺术教育遇到数字化时代——英国国家美术馆视觉导览系统引发的思考》, 《美的视野论文集》,ISBN978-7-5629-4043-2
· 2012.10 《论品牌延伸中的设计策略》, 《文化强省建设与湖北跨越式发展——2012湖北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集》, 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ISBN978–7–216–07395–0
获奖情况
· 2012年湖北高校第五届美术与设计大展,论文银奖
· 2018年指导学生项目《西兰卡普创新产品的设计与实践》获得省级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
2018年年中,我校美术学系任珊珊老师主持申报的“中英美术馆公共空间可持续性利用模式比较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青年项目立项。闻此喜讯,我校新闻中心学生记者近日对任珊珊老师进行了专访。
任珊珊是美术学系青年教师,从小喜爱艺术的她本科就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专业,后留学于英国斯坦福德郡大学设计管理专业,毕业后在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艺术管理专业任教至今。
初次见任珊珊老师是在本科的艺术管理课上,温婉优雅,观之可亲,这大概是我及同学们对她的第一印象。时隔两年,有幸采访到珊珊老师,还是和当初一样,一见面就被她温柔的气质深深吸引,说话总是轻轻柔柔的,与之畅聊实属是种享受,访谈间时而发出爽朗的笑声,不乏增添了许多亲和力。
(一)谈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获批:我仍在路上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作为国家艺术领域里最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它的成功申报对于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科研创作积极性,深化学校艺术学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任珊珊本次申报的项目课题是“中英美术馆公共空间可持续利用模式比较研究”,谈到本次项目的选择,任珊珊认为是经历所致,亦是兴趣使然。选题并非一时决定,而是早在英国留学时此想法就已萌芽,通过长期的资料收集和在英国所做的调研对比,才逐步确定项目课题和研究方向。
任珊珊谈到,自己之所以选择这个项目作为研究方向,是为了使艺术管理这门新型学科更好地体现它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她认为,艺术管理学科的推介不仅具有策展、商业市场等行为上的意义,更关键还在于它的教育意义,特别是针对大众领域而言。正如美术馆对于整个社会的意义不单纯是一个供大家欣赏艺术品的场馆,它还可以形成一种“生成教化的具象形象”,对于一些重要的公共展览空间而言,其注定无法避免与种族性、贫富差距、社会阶层等问题产生关联。而美术馆与一般博物馆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所展示的具象形象是可被随着时代发展创作的,可作为公共进程的一部分随时参与到社会发展的脉络中。因此,对国内外美术馆公共空间的定性分析与比较研究也是为了进一步分析与细化具有社会主义国家特色的“公共性”概念。对于美术馆来说“空间”的概念不仅仅是指建筑的具体空间:与观众产生关系的且与时间相对的物质存在形式,都应被看成是美术馆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筑空间、思想空间(公共教育)、虚拟空间(多媒体运用)等都将成为当代美术馆空间的重要组成。当代美术馆迎接的已不仅是参与艺术体验的观众,还有参与其他社会性行为的公众,进入到美术馆的对空间的关注主要还将落脚于对“人”的关注。因此本课题更关注融入艺术空间的人,是他们带来了艺术的勃勃生机。
“虽然这次的选题已经申报成功,但在以后的规划上还需加强自己在学术上的工作和研究,将更多的关注国家非营利艺术机构、美术馆等与公众之间的联系和意义所在,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个人学术研究体系......”办公室里珊珊老师温柔而有力的声音还在回响,记者发现在科研项目成功申报这个问题上,她并没有太多的兴奋喜悦之情显露,而更多时候是在沉着思考与展望未来,正因为有这样一颗永远不愿放弃思考的大脑,她的心灵深处才能一直拥有一个独立与自由的天地。无论是教学还是学术研究,对于珊珊老师来说,都是一条坚定而幸福的道路,在这条充满期待的道路上,她会始终抱有一颗热爱艺术的心灵和一腔追求卓越的热忱,定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二)当艺术教育成为自己的本职
从英国留学归来后任珊珊于2010年来到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艺术管理专业任教,性格可爱爽朗的她迅速融入了湖美这个大家庭,而这个大家庭也让她在近十年来的职业生涯里感受到无尽的温暖与爱。面对这个90年代才逐渐被中国学习引进的年轻专业,任珊珊从任教开始便一直就如何构建高效的教学方式这个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她谈到:艺术管理学科是一个极其多元化复合的新型学科,在艺术史和管理学两大方面都需要学生有很好把握,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艺术管理与商业管理、文化政策等这几者之间达到一种相对平衡,这是她在教学中需要多加尝试和完善的地方。
三尺讲台,近十年时光,回忆起自己的事业选择和教学生涯,任珊珊眉宇间多了一丝柔情和笑意,能和美院这群思想开放、极富个性化的孩子们成为朋友,这是让她感到幸运又幸福的事情。对于学生,任珊珊认为需要激发学生对艺术的激情与创造力,去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自由与独立的个性。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她并没有给学生太多限制,而是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和研究方向,在言论自由、轻松探讨的课堂氛围下为他们传道解惑且认真去对待每一次和他们的交流与合作。除了课堂上的交流探讨,对于这个创新型专业来说管理实践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利用系部资源带领大三、大四学生做一些可行性实践,着重锻炼他们的独立分析理解和动手能力,任珊珊认为这对学生毕业以后走进艺术市场和社会是十分必要的。采访中,任珊珊坦言:当下的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广泛、思想前卫活跃,但太过自由的氛围也将会为他们贴上散漫的标签,学生应该在自由与自律之间找到平衡的支点并希望学生在课后能够多读书多写文章,写作和理论储备能力是作为一名艺术研究者的必备能力。
谈及对于莘莘学子的期待与叮嘱,任珊珊的回答简洁而坚定:“找对你的兴趣点,并专注下去”。在选择和机遇越来越多元的社会环境下,很多学生在刚进入大学时就会对未来职业难免会感到困惑迷茫,这时不妨对自己做一个长远规划,在一个基本感兴趣的方向上研究下去,储备个人技能和能力的同时执着坚持下去,初心所在,就愿意静下心来等待成果。
(三)一事一生 不移不变
从学生到老师一路走来,任珊珊一直坚持艺术管理教育方面的相关研究,“从精英教育走向普世性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这将是一个相对漫长地逐步完善过程,但她表示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并从中得到快乐与满足。对于个人未来规划,任珊珊丝毫没有犹豫地告诉记者,她依然会把学术科研与艺术教育放在未来最重要的位置,因为这是她的梦想与追求。艺术家草间弥生八十七岁高龄仍每天在工作室与家之间乐此不疲,任珊珊亦希望如此,以严谨的态度做学术研究,用赤诚之心对待艺术教育,直到老也不会放弃所热爱的事业与梦。没有那么多急于求成,也没有那么多鸿鹄之志,一切自然而然的结果就是对这一路积淀最好的回馈。
如清风,过耳般恬淡柔和;如阳光,从容谈吐之间总能带给大家温暖和希望。作为艺术教育者,她尊重每位学生,常怀有一颗包容与接纳之心传道受业解惑;作为一名学术研究者,初心使然,一丝不苟,在一次次努力之中静待花开;作为一名平凡女性,她安静而专注,一直都不动声色地在岁月里沉淀自己。
信息来源:湖北美院新闻网
记者:李杨
编辑:王安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