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TART OFA LONG JOURNEY
2018千里之行
湖北美术学院展区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
八年前,中央美术学院联合八大美院,发起了以“千里之行”命名的“中国重点美术院校毕业生优秀作品展”项目,此展每年以授旗接龙方式,传给下一站承办学校。参与学校从年度本科生毕业作品中,遴选出代表该校教学特色,体现学生创作实践水平,同时适合长途运输的优秀作品,汇集到承办学校。2010年,全国“千里之行”首展在广州美术学院启动,2011年至天津美术学院,2012年至西安美术学院,2013年至中国美术学院,2014年至湖北美术学院,2015年至四川美术学院,2016年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7年至鲁迅美术学院,2018年,回到原发地中央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也以新的态度积蓄力量,以更优秀的作品展现九年来湖美学子日趋成熟的艺术创作理念,用艺术说话,以作品发声,向社会传递着湖美的新风尚。
“千里之行”为我国美术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学院与学院之间、学院与社会艺术生态之间比照的平台。这个“之间地带”的平台,给当代艺术教育领域提供鲜活、准确的信息,并得以使艺术教育中的经验与误区浮现。
我校院长许奋曾谈到,“千里之行”经过了九年的积累和传递,日趋成熟,已成为深受广大师生和社会大众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千里之行”不仅成为9所重点美术院校毕业生向社会展示自己创作的一个窗口,同时也成为反映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最新教学成果的一面镜子,不仅如此,“千里之行”还为9所重点美术院校师生相互的学习、交流和借鉴搭建了一个平台,也为9所重点美术院校的合作与共赢树立了一个丰碑。2018年,湖北美术学院成立98周年,它也是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发源地之一,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兼容互动的教学理念和兼收并蓄的学术精神。在本次展览中,湖北美术学院呈现了30件优秀作品,与大家进行再一次深度交流。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和湖北美术学院院长许奋参观湖美展区——各美院领导参观湖美展区
——许奋院长与教务处负责人观看参展作品
(作品排序不分先后)
2018千里之行湖北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我沉迷于无足轻重的细节里,一片蕾丝、一块牛仔布或是一缕头发,都让我细细探索、反复揣摩……作品辅以富有张力的人物动态,将人物形象撑满整个画面,竖长条的画面形式拉长了观者的视觉效果,营造出一份甜美却不失沉稳大气的画面感。诗人泰戈尔说过:“青春只一瞬,譬如晨露,在有限的时间里让他放光吧。”大学四年如白驹过隙,匆匆流逝,青春炫美若花,但却总有逝去凋零的时候,而逝去后又会成为我们缅怀的对象。因此我们缅怀终将逝去的青春,缅怀还未实现的梦想!
2018千里之行湖北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采用没骨的方式描绘四时的花卉,从而把握其在自然中的生机。技法上倾向于不用墨,直以彩色图之,追求单纯直率的趣味。花朵和叶片不取双钩法,以粉色和略透明的黄绿色直接画出,再用中锋线条加以点缀,运用撞水撞粉的技法使色彩自然融合的同时各自为主,使其变化趋于自然,力求色泽清净,多处运用白粉增添画面的明丽感,避免有艳俗之嫌。
2018千里之行湖北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我赋予“二十一”类于“三九”的指代功能,“二十一”中有画面人物数量、我生长的时光、我们所处的时代等非刻意而为的含义。“心盲”是我对人们如何在物质、精神变迁洪流中保持初心与方向的思考,“二十一”亦指代心盲的社会成员数量庞大。淡墨融积,塑造非常态的雷同人物形象,欲通过对水墨语言的把握和对人物造型方式的探索,追求具有意向性的画面,表达我对现代社会生存体验的感知,在探索中找寻支持我前行的精神力量。
2018千里之行湖北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我们孕育于声音之中,诞生于视觉世界。”
——法国学者米歇尔·希翁
《1Hz》展现的是我从儿时至今对心跳声的关注的表达。一般心跳频率是1Hz,人脑的进化使我们可以对心跳的声音进行精准的屏蔽,但并不意味着理所应当无视其存在。我由听诊器受启发,利用其原理将之改装成心跳声收集的装置,通过低音功放板将声音成倍放大,最终托起气球产生振动,以无生命的黑色圆形不锈钢板为载体,将心跳声能量转化为可视状态,以期将看似平常的甚至不被注意的名词以动词形式来呈现,更希望它能以形容词的身份修饰眼前和以后。
2018千里之行湖北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这次毕业展, 我准备了2016 年至2018 年的作品,观者可以看清我的整个创作脉络与创作走向。我不喜欢给作品划定范围,若非要有个阐释,只能说我的作品与文化、生活相关。
2018千里之行湖北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人会随着时间慢慢长大,心会变得粗粝,但我仍然希望保持一双像它们一样清澈的眼睛,去看那些纯真的故事,去守护那些纯真的梦,也愿每一个你心中都有一个童话梦。
2018千里之行湖北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说的话,作品关于这句话的表达来源于对日常生活最真实的感悟。作品通过纸浆与锈痕表现一种变化、重叠、突破。我在材质的实验过程中更加注重材质本身的属性特点,尊重材质质觉,通过材质的美感加上版画艺术基本语言,回归到纯粹的实验表达关系,从而引导出现有的画面形色质生成,让材质语意叙说内心的感悟。
2018千里之行湖北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作品有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画杯子的行为,不断推移五个杯子,就能在杯子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在画纸上得到无数杯子,类似弹奏乐曲,音符不断消失却在意识中留下痕迹。第二部分是抽象符号指代杯子,杯子的排列规律更直观地展现。第三部分是水印木刻印出杯子,并按第二部分的排列方式排列,利用版画的复数性和水印的透明性进一步烘托安静的主题。第四部分是画杯子时录下的视频的快进版,象征无穷无尽,暗示第三部分的画面可以无限扩张。
2018千里之行湖北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我设计的作品是《会发光的“泡”——The Gleamy Paul》。Paul 是我创造的一个受各种语言影响的个体。我以Paul 这个第一视角,去探知周围各种语言的环境,这些语言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如舌头一般的“触觉器官”正是在收集这些流言蜚语。当有人向作品靠近的时候,原本发光的Paul 开始变得越来越亮,当人数聚集得多起来的时候,Paul 便开始闪烁,犹如运行的大脑在整合周围人对他的评价一般。“人言可畏,谨言慎行,三思而后行”是我想传达的主旨。
2018千里之行湖北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格哈德·里希特曾在20 世纪60 年代就明确表达过他的作品来源于照片,他觉得最重要的不是其画与照片表面上的相似,而是将摄影的特征,如客观性、真实性、保持距离性及其非艺术性的构图转到自己的画面中。将摄影图像与架上绘画的辩证关系通过画面再表现,这也是我的作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8千里之行湖北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从广义上看,如一件事物的存在以另一件的不存在为基础,则二者具备不可调节的矛盾。“印”的本质是“输出”,将两台自顾自输出的打印设备首尾相连,以时间为轴线,他们各自输出的内容相互覆盖挤压,内容将不再清晰可见,而这输出的过程正是矛盾的过程。
2018千里之行湖北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以文人雅士参与设计制作的明式苏作家具为载体,通过榫卯的方式拼接成自古受文人重视、喜爱的梅。以一个当今中国人的身份表现对古代文人隐士、傲骨与气节的赞赏与向往,对匠人精益求精的精神的尊敬。寻,终其一生的答案,净化自身的贪、嗔、痴、慢、疑,明心见性,返璞归真,回归本心。
2018千里之行湖北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被时间痛吻过的,那些残破的、生锈的、磨得锃亮的工具,是痕迹,也是回忆。它们像流水一般被生产,也像流水那般逝去。我爱恋这时间,便也想留住这时间。
2018千里之行湖北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与传统意义上的雕塑有所不同的是,我尝试使用电脑数字工艺结合多元化的材料并加入物理电气的方式来进行创作,采用电脑数字技术多次演练反复推算得到合适的扭矩和功率还有转速比,从而使得受力装置和曲轴在不知疲惫的传动机和精密的变速装置的驱使下势不可当,和当下的社会仿佛运动的机械推动着人们奋力前行如出一辙。
2018千里之行湖北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黑白协奏曲》黑白的交替如同琴键的交替,画面中颜色的变换也如同乐谱中音符的变换,我希望作品能传达出如协奏曲般的韵律与和谐。《金银山》这幅画借鉴了国画中的山水写意,将山和云模糊化,用金和银这两种色来表现山的层次,其中用许多过渡色来描绘树的形态。用抽象水彩来表现中国人理想中的美好事物——金山银山。《休止符—2》这张画是《休止符》系列的第二张,通过强烈的黑白对比、多种肌理的描绘,希望画面也如同音乐骤停、骤响,有着强烈的变换,如同休止符一般,最终归于平静。《激流—暗流》这幅画是《激流》系列的第一张,整幅画的肌理都如同水波流淌,黄色的底色受着灰色的冲刷,与表面的零星蓝色和白色交相辉映,如同暗流涌动。
2018千里之行湖北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声·动》是一个交互装置作品,交互方法为用手在感应器leapmotion 上空移动。此作品希望能探究声音可视化的更多可能性,通过手的移动,由leapmotion 感应后,再通过设备dadamachines 敲击出声音并产生灯光效果。希望大家都能经由自己的手创造旋律,感受声、光与动的别样形态,从而有自己的感触。
2018千里之行湖北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隔离区》是一款像素艺术风格的冒险类游戏作品。平台为PC 个人电脑端。整体风格及内容以像素艺术风格及后启示录风格、废土风格为基调,以实验性地使用3D 光照及元件系统来完成2D 场景,并包含使用场景瓷砖元件编辑器编写、角色骨骼动画的制作及基于C#Script的U3D 脚本开发来完成的独立游戏作品。《隔离区》是一件对大学四年学习总结的实践作品,通过该作品的独立开发,来实现与毕业论文相结合的一次理论知识的实践操作。
2018千里之行湖北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安静又跳跃的灯光是我们想要寻找的感觉,整个作品由两个部分共同构成一个系统, 即机械运动控制和灯光动画控制,这些全部基于开源软硬件搭建,寻找两部分的平衡点是思索的方向。
2018千里之行湖北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Spirit In Box》(盒子中的精灵)是一款AR 沙盘游戏,玩家通过任意摆放现实中的图片去搭建属于自己的心之梦境。游戏以《爱丽丝梦游仙境》为蓝本,结合故事情节设计了一个可以自由搭建的奇幻世界。
2018千里之行湖北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人类生活在三维的空间,了解、探索和把握空间,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生存活动。人们认识周围事物的时候,常常需要描述事物的形状、大小。几何图形性质,是我们准确描述现实世界、空间关系,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各种问题的一个必备工具。比如说学习研究三角形的稳定性,还有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特性,都会帮助我们在生活中解决一些问题,所以对于图形的认知研究能够促使我们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生存的空间。同时,少数民族文身文化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更应该对民族文化加以关注,立足于中华民族之本,对少数民族文身进行图形认知研究,提升其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2018千里之行湖北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我们以“百年档案”作为本次毕业设计的主题。运用汉字“百”、阿拉伯数字“100”、档案袋的元素进行设计,意在表现湖北美术学院1920—2020 的百年历史。形式运用古今报纸对比,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红线连接“100”,表现时间的延续、空间的跨度。
2018千里之行湖北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在小时候,独角仙、天牛、铁锹虫、金龟子这些小小的昆虫是我独特的玩伴,它们给予了我欢乐的童年记忆。于是,此次的毕业设计我想用陶瓷将这群小伙伴别致的美呈现出来,营造一种不同于自然界的静谧的神秘氛围。昆虫甲壳上的纹样,像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这是我们相互沟通的媒介,我希望通过《虫语》引起大家对大自然的关注,增强保护生态的意识。我们只有尊重和合理利用自然界客观规律,才能与自然界中的生物和睦相处。
2018千里之行湖北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梦境中有什么? 它们是否存在特殊含义? 这是来源于我们个人生活的话题。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梦境世界与内心自我有密切关联,那些奇妙的睡眠体验不仅受外部环境、身体机能影响,更是潜意识中的自我对话。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生活在自己认知的精神世界中,而梦境可以帮助我们重新整合脑中的信息与记忆,所以我们认为只有自己才是最好的解梦人。我们希望通过《异相睡眠》帮助大家重读梦境,换一个角度观察世界、理解自我。
2018千里之行湖北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新的科学技术诞生,新的低消耗环保制造方式出现,旧的技术与高消耗不环保的生产方式必将遭到时代的淘汰。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工业建筑,如何使其在继承历史的前提下重新具有新时代的气息,这就是本作品所要表达、表现的。“老为新用,新为老辅”,我们在古老的工业水泥中寻找新的契机。
2018千里之行湖北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昙华林老城区位于武汉市中心区域,有着浓厚的武汉文化底蕴,但内部空间、基础设施都与周边环境不协调,居民生活质量和经济水平都相对较差,交通拥挤,空间狭小,采光、通风不足等问题暴露无遗,我们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建筑改造。
2018千里之行湖北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面食(pasta)是中西方历史悠久的主食,很容易在不同人群中引起共鸣。面食是非常具有包容性的食物,形状可塑,味道万千。本设计灵感来源于做面食时用水和面不断搅和揉搓时产生的粘流态的非牛顿流体在砧板上产生的肌理效果,将这种肌理大面积地在白色面料上做实验,运用在服装设计当中。
2018千里之行湖北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作品灵感来源于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线条。此次的创作以几何形为主要框架,材料上和传统的刺绣不一样,是将细铁丝与线结合,使其看起来既细腻又不失力量感。颜色选择了温柔的粉色和蓝色,就像整个人躺在松软的棉花糖上,很舒服,以此来表现富有诗意的生活,即认真感受,享受当下生活的浪漫。
2018千里之行湖北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该作品设计灵感源于当代快递行业的发展,运用扎染与绗缝结合的手法进行创作;在颜色上采用蓝色和浅灰色进行表现,结合当代的形式去表现具有中国传统手工技法的当代纤维艺术品。同时,快递单的出发地和目的地也表现达了我们对未来的遐想。
2018千里之行湖北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物质社会的发展促使了人们对于金钱过分崇拜。《异空间》的设计,提取货币(钞票)的细节为元素,创造出四个逐利的游戏空间,依次告诫人们切勿过分拜金。
2018千里之行湖北美术学院展区
| 作品阐述 |
我在“每天不一样”的武汉,寻找了12 个拆迁的小区,去了45 个家庭,找到了28 个被遗弃的屉子以及屉子里的记忆。屉子犹如一个被四面墙包围的小房间,里面装着28 个家庭里不同或相似的生活场景,把这些“小房间”一格一格地搭起来,搭成一座小房子,用遗弃的屉子与工厂的废料组合构建成新的家具,这都是我为这些失物写的招领启事。
| 湖北美术学院展区参展作者简历 |
| 展览信息 |
项目总策划: 徐冰
年度展览总策划:苏新平
年度展览策划: 张子康 孙韬
年度展览统筹: 高高 谭玉红 吕明
开幕时间:2018年11月11日10:00
开幕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
展览时间:2018年11月11日—12月2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全馆展厅
主办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湖北美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编辑:王玉 徐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