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
学校里的知识是“有字之书”
那么社会实践
就是“无字之书”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已走过了四十年的历程。
四十载风雨兼程,华夏大地都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
作为改革开放成果受益最广的新时代的我们,我校也开展了一系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我校设计学院开展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构建生态武汉东湖环境”社会实践和活动。
新闻传播学院的同学以H5和视频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改革开放我们带来的一系列改变。
设计学院
▼
负 责 人:童子齐
组 员:许梦蝶、黄旭、杨媛、熊秋霞、武联敏、曹馨文、俞心茗、戴晓曼、杨士婧
指导老师:沈婧、潘佳、林亮亮
将东湖文化市集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带给更多的武汉市民,利用资源实现由文化-作品-产品-商品的产业化发展,把东湖文化结合作品,继续传承和发扬绿洲城市的独有魅力。
同时发挥专业知识,以共建城市生态结合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最终采用作品的方式呈现自己的独特的新思维和新想法,通过商品将文化传承到更多人的心中。
“书签、日历、鼠标垫、扇子、帆布袋、钥匙扣……”环境设计专业170名大三学生共同设计出结合了“武汉特色”的40多种文创产品。
活动当天,团队代表共14人统一换上了标有武汉传媒学院字样的红色T恤来到了武汉东湖绿道,在武汉东湖绿道进行了公益售卖。
大家共同搭起售卖桌,将这40多种各式各样的文创产品一一摆放在桌子上,这些文创用品的统一售价在1元到50元左右,所获盈利将全部用于慈善捐赠。
在售卖的过程中,他们还会对过往的游客进行有关环保公益类的宣讲,有利于增加游客们的环保意识。
这些文创产品以其新颖的创意、良好的视觉效果、较高的实用性受到了广大游客市民们的青睐。
//////////
“
对于本次“改革开放 40 周年构建生态武汉东湖环境”的选题,团队成员前期准备十分充分,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能够虚心向我请教,善于思考,举一反三。
在前期的项目计划、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性以及武汉的历史文化底蕴进行调查了解,并通过选题的意义、项目预期的展望来完成整个选题的结题。
——设计学院沈婧老师
新闻传播学院
▼
资料收集:陈玉婕、王秋阳、侯林爽、李媚璇、邱鑫、张成洁、牛诺讷
视频拍摄:朱劲松、卞洲瑜、邱鑫、马丽亚
H5制作:马丽亚、卞洲瑜
团队最开始其实是去的是省图书馆,找四十年前的武汉当地的报纸,想从四十年前的新闻中找到四十年来改革开放带来的生活的变化,并且用了近一天时间翻阅了跨度近三十年的报纸。
接着就是团队拍摄取景,因为想拍一些比较复古的地方,拍出具有老武汉的韵味的感觉,而团队中恰好又有武汉本地人,对武汉有较深的了解,所以在汉口完成了此次拍摄。
由于团队对H5的制作没有任何基础,在做这个之前,他们甚至不知道H5是干什么的,后期也是团队成员一点一点查资料,一次次修改才做出来这个作品。
(团队作品视频片段)
▼
以下是团队作品
<扫码即可观看>
×××
“
说到创作初衷,首先因为徐超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每个学期他都会给我们布置一些创作性的作业,而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于是我们就决定做一个时代的回顾,在这个比较特殊的年份做一个有纪念意义的东西,所以我们小组就选择了生活方式这个题材来做这个作品。
其实这个作品并不局限于武汉,里面的内容和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变迁都是相符的,只是以武汉作为一个模版衍生,以小观大。
—新闻传播学院马丽亚同学
成长其实很简单
像加了糖的柠檬汁
甜中带酸,酸中带甜
像缓缓流淌的溪流,悄悄的
也像南瓜,默默成长
—END—
图片源于设计学院实践团队、新闻传播学院实践团队、摄影部马云鹏
特别感谢外宣部陈露、魏茗央供稿
小编丨刘含曦 李晓悦
责编丨李依纯
审核丨博晓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