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复驿站的“心理战场”
湖北中医药大学
心理援助团队的老师们
勇敢坚守一线
用心倾听 用爱疏导
让春天的阳光
照进每个人的心底
要加强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尤其是要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病亡者家属等的心理疏导工作。要做好出院患者康复医疗工作,包括器质功能恢复和心理疏导调适,有针对性做好人文关怀。群众在家待得久了,社区工作者、基层干部、下沉干部等长期疲劳作战,也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心理疏导工作力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的讲话
心理援助是抗击疫情的重要防线,是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内容。1月28日,湖北中医药大学组织9名教师参加湖北省教育厅心理支持热线,持续开展社会大众的心理援助和网络辅导服务工作。1月29日,学校开通心理援助专线,成立“云咨询”服务团队,为广大师生提供贴心陪伴和暖心支持。
为做好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医疗工作,洪山区率先将心理康复融入了区内康复驿站。按照洪山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部署,学校选派人文学院应用心理学教研室专业教师刁春婷、徐巍作为洪山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专家组成员,深入康复驿站一线,开展康复隔离人员心理健康巡诊、提供医护骨干心理援助培训、进行重点对象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3月21日,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学校组建以李谷雨、朱斯斯、刘宾等3位专业老师为成员的心理援助服务小组,驰援洪山区康复驿站一线巡诊,开展新冠肺炎康复人员一对一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学校心理援助团队精心指导、分类干预,持续向康复患者传递温暖和勇气。他们的事迹也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新华网、人民网聚焦报道。
人文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师生发挥专业优势,以“督导老师+学生”的形式分组下沉洪山区社区,为56个隔离点进行线上心理疏导。刁春婷、徐巍两位专业教师走上抗疫前线,对十余个新冠肺炎患者康复驿站隔离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摸底、排查,对筛查出的近10名重点关注人员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成立心理疏导专题视频工作小组,10名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师与心理援助服务小组成员一起,不到两天时间,先后录制14部心理援助微视频,经过遴选部分已上线,服务公众心理疏导工作,受到洪山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好评。
3月18日早上,刁春婷接到洪山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人员的通知,要马上赴康复驿站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工作。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她当即办理了出入证明,前往康复驿站,成为了洪山区首批进入康复驿站的心理咨询师。
“当时正是创建无疫情小区的关键时期,我们小区出入管控非常严格。由于事情紧急,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积极协调,社区工作人员专程骑着电动车把出入证明送到我手上。”提起当时情景,刁春婷记忆犹新。
刁春婷完整保存着这张特殊的证明
刁春婷与团队人员、驿站医生沟通交流,了解需要心理援助康复隔离人员的基本情况,现场商讨确定工作方案。随后,她与一位精神科医生穿上厚厚的防护服,进入康复隔离人员房间,对她们进行心理援助。
其中,一位新手妈妈还没出月子就出现发热症状,与孩子分离,作为疑似病例辗转几个隔离点,对孩子的思念、对自己的担忧,让这位妈妈陷入极度焦虑之中;一位60多岁的老人痛失老伴,唯一的儿子远在国外,老人感到无限的悲伤和无助……刁春婷耐心倾听,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情绪,缓解焦虑恐惧,并给予相应的建议。同时,她详细做好记录,为驿站工作人员今后开展工作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刁春婷和团队工作人员辗转5个康复驿站进行巡诊,为需要的康复隔离人员提供了面对面的心理援助。
刁春婷(左一)与团队工作人员商定工作方案
刁春婷(右一)在康复驿站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巡诊
3月21日晚,刁春婷主动报名加入人文学院心理疏导专题视频工作小组,录制了《理性情绪疗法——寻找康复隔离人员行为背后的不合理信念》、《怎样帮助康复隔离人员与不合理信念对抗》两个视频。同时,她还编写了一系列与行为背后的不合理信念对抗的日常回答方式,提供给洪山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供康复隔离点工作人员及社区工作者参考。
3月20日早上9点,徐巍出发去往洪山区新冠肺炎患者康复驿站。“心理援助现场属于感染区,可能会有感染风险,当时自己内心多少是有一些紧张的。”徐巍回忆那天的场景说道,“但这些康复人员可能面临比我更多的紧张和焦虑。如果能够通过自己的心理学专业帮助他们缓解紧张和焦虑,这些风险不算什么。”
穿上防护服,带上护目镜,进入康复驿站,徐巍走进康复隔离人员房间,通过面对面、近距离的交流和谈话,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摸底、排查。他介绍,面对疫情,康复人员可能出现麻木、否认、恐惧、焦虑、抱怨、孤独等情绪,这些都属于正常人群对非正常事件的正常反应。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他们予以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徐巍走访了近10个康复驿站,经过评估和筛查确定的重点关注人员有多位。为更有针对性的提供心理康复指导和援助,徐巍又一一拨通了他们的电话,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
徐巍在康复驿站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巡诊
60岁的陈兰(化名)女士是徐巍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位心理援助对象。她在1月底时感染新冠肺炎,确诊后被安排进了ICU病房。虽身体无大碍,但几乎每天见到和听到的都是生离死别,给她的心理蒙上了阴影。治愈出院之际,尽管医生开的出院证明显示陈兰的两次核酸检测都是阴性,却因为医护人员一次无心口误,让陈兰心里又刻上了“一次阴性一次阳性”的烙印,导致她不愿出院,并在延期出院来到康复驿站以后,仍然坚称自己没有痊愈。加之,自己入院之初,姐姐滞留国外无法返回,弟弟同样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家中90岁的父亲和80多岁的母亲作为密切接触者也被送往隔离点留观。本就担心父母无人照顾的陈兰,在得知父亲突然离世时一度精神崩溃。而陈兰本人在感染之前还有轻微的神经衰弱。
在例行巡查中,徐巍关注到了陈兰的特殊情况。他说:“这类人员属于生理康复了,心理还没有过关,心里的线团还没理顺。”在全面了解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徐巍试着拨通了陈兰的电话,关心她的生活起居,耐心倾听她心中的不快,引导她宣泄压抑的情绪,并给予关怀支持和鼓励。谈话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一开始,她言辞小心谨慎。但是谈话结束时,她说如释重负。”徐巍此时也收获了一份不可言喻的喜悦。“感受到他们的积极变化,自己才更加明白心理学实践的意义 !”
徐巍在康复驿站开展电话心理咨询
走出康复驿站,徐巍便又迅速转换角色,忙碌地投入到了下一场战斗。3月21日晚,和刁春婷一样,徐巍也报名参加了学院心理疏导专题视频工作小组,完成《正确认识情绪(上篇、中篇、下篇)》3部心理援助微视频录制工作。
接到学校关于组建心理援助小组的通知后,李谷雨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参加康复隔离人员的心理援助工作,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专业力量,是我们心理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她说。
朱斯斯主动请缨,加入小组,她说:“从线上服务到线下开展工作,虽然风险大,但坚持就是胜利,我们一起用‘心’为抗击疫情做贡献!”
小组成员刘宾探亲回国后,按规定渡过隔离期,主动要求参加心理援助小组,她说:“能发挥专业所长,贡献一份力量,很满足。”她的儿子从加拿大专门打来电话,表示支持,并祝福母亲一切顺利。
3月22日,心理援助服务小组进入虎泉街、青菱街、珞南街8个康复驿站一线,与站点负责人建立联系,了解情况和工作需求,给予相应指导。小组对近300名康复隔离人员心理情况进行摸底排查,搜集第一手资料,确定重点关注对象,分类制定方案,进行一对一沟通援助;加入驿站康复人员微信群,开展线上服务。
李谷雨、刘宾在青菱街道康复驿站与工作人员沟通交流
“和以往心理咨询工作不同的是,这次心理援助的对象主要是康复隔离人员,从患病到进入康复驿站,大家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隔离和治疗,难免会有一些焦虑、恐惧、抑郁情绪和心理压力。”李谷雨说。
“我的心里好苦……”3月28日,李谷雨上线康复驿站康复病患微信群后,她收到了一位60多岁老奶奶的咨询求助。驿站工作人员反映,这位老人平时诉求较多。征得老人同意后,李谷雨拨通了对方电话。这位老人表示自己内心烦躁,一直处在莫名的恐慌和焦虑中,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生病前,自己刚做奶奶,孙子只有三个多月,一直帮忙带孩子。1月底,她的老伴出现发热症状,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随后自己也确诊。在治疗过程中因为病情反复,病程长,老人的心里蒙上了阴影。
李谷雨认真倾听老人讲述一路治疗的心路历程,耐心陪伴,为老人情绪宣泄找到出口,并在对话中及时引导老人正视自己,得到了老人的积极回应,近一个小时的咨询中,老人从哽咽到大哭再到平静下来,甚至还露出了笑容。“我一定要坚强”,老人说,哭了之后感觉放松了很多,等回家后做做家务,让生活充实,一定会好起来。老人问:“我还可以找你吗?”“当然可以了!”两天后,李谷雨收到老人录制的K歌音频,看到干预起到了效果,李谷雨非常开心。
还有一位中年妇女,精神差,睡眠不好,感觉身边到处都有病毒,哪里也不敢摸,总是担心被传染或者传染别人,每天什么也不想做,生活在恐慌和焦虑中,同时伴有不明原因的呕吐、低热等症状。在咨询中,李谷雨向这位阿姨解释,恐惧源于未知,是正常化的情绪,鼓励她通过冥想让身心安静下来。经过引导,阿姨表示要重新安排生活,积极行动,让自己开朗起来。当天下午,康复驿站工作人员反馈,这位阿姨的体温从37.3℃降到36.9℃。
朱斯斯在康复驿站巡诊时,遇到一对年逾七旬的老年夫妻,其中女性老人常年患有高血压等慢性基础性疾病,治疗期间感到紧张、焦虑、情绪低落,有时会因接触网络中的一些传言感到迷茫,进而导致睡眠质量不佳,老伴一直在身边安慰她,但她还是感到坐立难安。
朱斯斯在耐心倾听老人的诉说之后,及时给予老人情绪安抚和耐心解答,并走到老人房间的桌前,陪同驻点医生一起对老人目前服用的药品进行了查阅,确保老人遵从医嘱服用药物无误。经过20分钟的陪伴支持和心理疏导,老人的紧张情绪明显缓解,她说:“感谢心理援助小组为驿站的康复人员带来了关怀与温暖,你们来了我心里踏实多了!我和老伴以后会关注国家发布的权威信息,不信谣、不传谣!你们发的这本《心理自助手册》很好,我一定会认真读读......”看到最初满面愁容的老人露出笑容,朱斯斯再次感受到心理援助对康复人员的积极意义。
朱斯斯(左一)与康复人员进行对话支持
刘宾拥有多年家庭社区教育指导工作经验,经过和康复驿站工作人员的沟通,她意识到,除了开展一对一心理咨询帮扶工作,持续的心理科普知识解读和心理支持陪伴有助于康复人员培养积极生活态度、提升心理自我调适能力。她的想法得到小组其他两位成员的支持。刘宾将多年来收集制作的关于运用图文、音乐进行减压放松、情绪管理的科普资料进行整合,积极开展线上科普宣传教育和心理陪伴支持。她每天观察康复驿站人员的身心状况,对情绪波动较大的康复人员开展单独对话支持和心理帮扶,并依据每个康复驿站情况进行心理知识分类推送和专门指导。
驿站的康复隔离人员表示,“刘老师一行的心理援助小组加入我们微信群真是太及时了!她们就像亲人一样陪伴着我们,我们除了日常报体温,跟工作人员交流生活所需,还可以定时收听收看心理健康知识,有专业的心理老师倾听我们的心声,这个春天特别温暖!”
刘宾在康复人员微信群提供心理支持资源信息和心理调适科普知识
心理援助服务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有条不紊推进各项工作。她们结合实际,集中智慧,制作心理调适小视频,编写简明心理危机培训资料,提供给洪山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协助康复驿站工作人员及康复病患加强心理知识培训学习。
朱斯斯和李谷雨已经十多天没有回家,虽然她们在工作期间驻扎的宾馆只有一墙之隔,但她们牢记防疫工作要求,一致决定“不串门、不聚集,以线上交流为主”。朱斯斯说:“虽然不见面,但心理援助小组全体成员的心时刻紧密相连,我们用心值守,战疫必胜!”
3月30日,按照洪山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部署,学校心理援助服务小组新增卓刀泉街两个康复驿站工作任务,大家持续投入战斗中。在工作中,她们看到人们面对疾病的焦虑与恐惧,更看到了大家战胜疾病的乐观与坚强。“每天在微信群里,隔离期满出站的康复人员情真意切的感谢让我深受感动。是爱与温暖给了我们无限的力量,我们一起并肩作战,相信明天更美好!”李谷雨老师动情地说。
相关推荐
守护生命 | 战“疫”路上,爱心伴我们温暖前行
患难与共!全国中医药大学心手相连抗击疫情
守护生命 | 坚守一线的湖北中医药大学人说:疫情不散,决不言退
守护生命 | 湖北中医药大学医疗队在战疫一线贡献中医药力量
守护生命 | 湖北中医药大学这些志愿者的故事,是温暖与爱!
从磨难中奋起 | 湖北中医药大学师生热议疫情防控思政大课
无惧风雨共抗疫情 携手齐心共迎花开——湖北中医药大学致全球校友的公开信
守护生命 | 他们在一线!湖北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们勇敢战“疫”!
守护生命 | 写下你的战疫故事!湖北中医药大学为你们骄傲!
守护生命 | 他们,托起了生命的希望!
守护生命 | 党员干部主动下沉 助力社区筑牢疫情防控坚实防线
为人民健康而努力学习 | 湖北中医药大学线上如期开学!
守护生命 | 同心抗疫!湖北中医药大学师生校友爱心接力
守护生命⑩ | 谢谢您,每一个奋战救治一线的湖北中医药大学人!
守护生命⑨ | 我是湖北中医药大学共产党员,我是志愿者,我报名!
守护生命⑧ | 湖北中医药大学人说:病人需要,我们必须坚守!
守护生命⑦ | 冲锋在前 湖北中医药大学人联防联控共筑防疫“平安线”
守护生命⑥ | 湖北中医药大学师生校友爱心传递在继续
守护生命⑤ | 疫情当前责无旁贷!湖北中医药大学人的医者担当
守护生命④ | 此爱跨越山海 湖北中医药大学师生校友共抗疫情
守护生命③ | 这些湖北中医药大学人,奋战在阻击病魔最前方
守护生命② | 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责任 湖北中医药大学全力战“疫 ”
守护生命 | 湖北中医药大学,和你在一起!
鼠年吉祥 共祝安康 | 众志成城,湖北中医药大学防控疫情在行动
湖北中医药大学
新媒体中心
采写:雷海霞 刘娜
部分内容来源:学校办公室 学生工作部人文学院
图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编辑/排版:刘娜
投稿邮箱:hbucm_wechat@163.com
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