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风,吹过少年的衣角。
下笔有神,预示着金榜题名。
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也是圆梦的终南捷径。
今天就随着小招一起走进——
华中大人文学院
愿你所“院”,终有风景
点说院系
师资雄厚,为学生成才保驾护航:
学院现有教师77人,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大部分教师具备海外交流、学习经历,师资雄厚;其中,邓晓芒、欧阳康两位教授领衔哲学学科。
专业为纲,培养综合文科人才:
学院按中国语言文学类和哲学专业招生。以专业为纲,采取“一生一导师”的培养模式;以多维课程为基础,打造通识课、核心课、应用课相结合的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培养新时代综合型文科人才。
资源丰富,助力学生全方位发展: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古文字)专业和哲学系哲学专业均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专业资源丰富。积极推动“大师进课堂”,包括韩少功、格非、王安忆等大师。学院与国外多所高校建立稳定系际交流与合作关系,鼓励、资助学生对外交流。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人 欧阳康教授
2019年雷瑞鹏教授《Reboot ethics governance in China》在《Nature》主刊发表 荣获“华中科技大学重大学术进展奖”
韩少功、格非的“春秋讲学”
王安忆的“大师写作课”
第二届华中大“语言论坛”
院系简介
人文学院创建于1977年,开全国重点理工科大学开办文科之先河。人文学院由中国语言文学系、哲学系、历史研究所组成,同时还建有国学研究院。中国语言文学和哲学是省级重点学科,现有中国语言文学和哲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另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博、硕士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目录外自主增设国学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本科设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哲学3个专业。学院下设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国家级跨学科交叉研究平台“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德国哲学研究中心”、“中国当代写作研究中心”“、法国文化研究中心”等多个学术机构和科研平台。中文系举办的“华中大语言论坛”、主办的《语言研究》杂志有着良好的国际学术影响。哲学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位列B+方阵、科研成果全国前五,达到较高水平。学院与美国韦恩州立大学、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波兰卢布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在美国、新西兰、巴西3地建有孔子学院。
牛津大学暑假研学交流团
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寒假研学交流团
专业导读
汉语言文学专业:
专业实力:汉语言文学专业近两轮学科评估排名前30-40%,位列国内同类高校前列。本专业注重传统语言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传统文史哲交叉;创办的《语言研究》杂志、举办的华中大“春秋讲学”、“华中大语言论坛”等均具有较大影响力。
学科前景:学科未来的发展主要有基于传统语言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语言学研究”;基于近现代中西方思想文化交流语境的“中外文学批评研究”;基于传统文史学科的“中国古代文史会通研究”三大学科方向,以此为基础,依托大学整体氛围,注重医工文理学科交叉。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能够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知识和理论的高层次人才,具备深厚文化底蕴和广阔文化视野,做中国精神与中国智慧的实践先行者、学贯中西与立德笃行的学术探索者。
课程设置:强化古今中外学术经典的当代传承与跨学科交叉融合,具体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等课程。
《语言研究》杂志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学科前景:随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趋势和“一带一路”的带动,未来学科建设既需要培养更多适应国际交流的高级汉语人才,也需要从事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学术人才。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能够系统掌握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理论的高层次人才。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跨文化交际和对外汉语教学的能力,成为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交流推动者。
课程设置:注重中外文化会通基础之上的文化学习与语言能力提升,具体包括:现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英语口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中外文化通论等。
近年部分发表成果
哲学:
专业实力:教育部学科排名位列B+(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同段);科研成果获国家领导人或省部级领导批示或采纳9次;哲学专业为教育部首批一流本科建设专业、首批“强基计划”试点专业;拥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名;教学成果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
学科前景:哲学系设有“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并组建了“科技前沿的哲学与伦理问题研究”文科前沿团队。目前在研国家社科重大项目3项,科技部重点专项1项。
培养目标:培养契合国家高等教育战略需求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型哲学人才以及服务社会其他行业的通识型哲学人才。
课程设置:《古希腊哲学》《近代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心灵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应用伦理学》《人文社会科学哲学》《批判性思维》《专业英语》等。
邓晓芒教授《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
荣获“华中科技大学重大学术进展奖”
2019年 哲学大戏 《浮士德的美杜莎之筏》
毕业生情况
毕业去向
2019届人文学院的本科毕业生中,3人选择自由职业,34人选择协议就业,43人选择升学,2人选择灵活就业,13人选择出国、出境。
国内深造
2019届人文学院本科毕业生中,共有43人选择在国内深造,其中,有20人选择留在华中科技大学,占总人数的46.51%。
典型国内升学院校
出国境留学
2019届本科毕业生中,共有13人选择出国(境)留学。其中,8人选择去往英国,占总人数的61.54%;1人选择去澳大利亚,占总人数的7.69%。其余的则去往中国台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典型留学院校
协议就业
协议就业行业分布
协议就业单位性质
协议就业地区分布
典型协议就业单位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希望同学们保持良好的心态
在高考中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
九月,小招在华中科技大学
期待与你相“喻”!
编辑 / 蔡明芮、李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