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介绍
主办单位:步步高福光慈善基金会
承办单位:梅溪书院
策展人:杨卫
展览时间:2017年4月2日(周日)至5月2日(周二)
展览主题:四海纵横——伊灵个人画展
展览地点:步步高梅溪新天地梅溪书院L3层艺术空间
开幕式现场艺术家伊灵致辞
开幕式现场湖南省画院院长刘云致辞
开幕式现场步步高福光慈善基金会创始人张海霞致辞
开幕式现场策展人杨卫致辞
展览开幕式现场
艺术家伊灵在谈到创作时时表示:“我的画反映的是中国的概念,是中国的现实。什么是中国的现实呢?我不能用一个藏族代表中国,也不能用一个汉族代表中国,我们看到的中国现实是既有丰田车,也有马车、牛车;既有高楼,也有茅屋;既有资本主义思想的人,也有共产主义思想的人。我们不可能用单一的态度,看待中国的复杂整体。中国的现实给我的感觉就是多,所以20多年前我第一次看到自己画的那种草图之后,我觉得既有形象的,又有符号的;既有过去的,也有现代的;既有民间的,也有个人的;既有民族的,又有西方的。
展览开幕式现场
我接受的教育、经历的人生教给我这就是我理念中的中国现实。我觉得我的画最能对应我自己和我所经历的这个时代现实,不单单是环国旅行的那段经历,我所经历的所有人生都是我对中国现实的认识。这种认识,促使我找到了属于我自己的绘画风格。”
其实,伊灵的创作,与其早年的一场旅行有很大的关系,1983年8月28日他同画友管祥麟于上海出发,开始为期两年的自行车环国旅行摄影写生考察的旅程,前后经历了整整四年半的时间,游历了整个中国,这其中除了领略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外,伊灵着重了解了我国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美术资料和创作素材。正是这些素材,开启了他的创作之路。
展览现场艺术家伊灵与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们一起创作作品
真正让其形成当下风格的是在1988年初的一个傍晚,伊灵在家里坐在窗前,他的母亲在其旁边打毛衣,收音机里传出音乐声,外面正在下雨,他家门前的小河涨水了。伊灵信手拿出一张纸,开始画。他不知道自己在画什么,只听见收音机里不停地唱着:"不再流浪,不再游荡,我要回家乡。"后来音乐停了,雨声也渐渐小了,天色已晚,要开灯了。
展览现场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们在创作
他的母亲开灯时,伊灵蓦地发现纸上密密麻麻的数字、文字、形象、符号、阴阳、民间的、传统的、古今中外的……那一瞬间,他忽然拍案叫绝,终于找到了自己要画的风格。当时伊灵就想,要用这种方式画下去,画一辈子。他一直坚持了下来,一转眼就是二十多年。
伊灵
知与行的纵横
关于伊灵和他的抽象绘画
文/杨卫
伊灵是一位被艺术史和艺术市场双层低估了的画家。这主要还是因为伊灵的性格,过于低调,过于缓慢,做人做事都强调中规中矩,不愿意太过声张;同时,也源于他极为朴实的市场观念,即希望自己的艺术作品能够接上地气,为更多的普罗大众所接纳。正是这种朴素的市场观念与低调的为人处事,在某种程度上耽搁了伊灵的发展,使他无论是面对艺术市场,还是面对艺术史书写,似乎都要比同代人慢了一拍。
《孤独行走》 布面丙烯 100x120cm 2016年
《红色的圆明园画家村之二》 100x120cm 布面丙烯 2016年事实上,伊灵的绘画实践与他的艺术人生,都曾一度成为前卫的标志,开了观念更新与冲破体制的先河。作为当今中国最早的职业画家之一,伊灵早在来北京成为职业画家之前,就曾独自骑单车环国旅行,冒着各种风险进行了深度的田野考察与艺术发现。此举曾享誉一时,被不少业内人士称之为“超越时代的壮举”。此后,伊灵放弃铁饭碗,流浪北京,成为职业画家,也很早便跻身到了艺术的中心地带,并一度担任过圆明园画家村的“村长”,倍受世人瞩目。可以说,那时候的伊灵,绝对是时代的先锋人物,也曾耀眼一时。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00x140cm 布面油画 2012年
《黄白》114X138cm 布面油画 2014年
然而,由于伊灵的慢性子所致,更因为艺术的价值认同,使伊灵没有像他的许多圆明园同道,如方力钧、岳敏君等人一样,后来成为艺术史中的翘楚和艺术市场上的明星。说起来,不免有些遗憾。不过,艺术是一生的事业,不在一朝一夕,其价值的彰显与意义的呈现,还需一生的长度来丈量。所以,伊灵这种失一时之利,而守一世之志的遵循,反倒更具内在的精神价值。尤其是当各种繁华热潮退却之后,伊灵在艺术上的默默坚守,更是作为一种人文力量,填充了表面的形式创新。
《空谈误国》100X120cm 布面油画 2014年
《霾来了》 80x100cm 布面油画 2015年
那么,伊灵和他的艺术,到底又呈现出了哪些具体的艺术价值和文化特征呢?我认为至少有这样三个方面值得发现和挖掘:其一,伊灵是较早尝试抽象画探索的中国艺术家之一。这一点很重要,由于抽象画的门坎较低,如果不厘清孰先孰后,就很容易混为一谈,模糊其探索的价值和意义;其二,伊灵长期坚持抽象画探索,相比某些随机而变的艺术家,伊灵数十年的坚持,为抽象画在中国的发展,铺陈了一条完整的个人化线索。这一点也很重要,因为没有这种个人精神价值的注入,抽象画就会变成人人都可以涂抹的涂鸦;其三,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伊灵的抽象绘画中,所渗透的文化自觉意识。
《美好生活步步高》 100x120cm 布面丙烯 2015年
《山外有山》 120x100cm 布面丙烯 2015年
众所周知,抽象画是发端于西方的艺术表现形式,如何将这种形式融入到中国的语言环境中,是衡量其是否具有内在生命力的重要标志。正是这个标志,让几乎所有的中国抽象艺术家,都在朝此方向努力。而伊灵的独到之处在于,他不是从西方借鉴视觉资源,也不是从学院里获取抽象艺术的知识,而是深深地扎根于民间社会,从民间艺术的纹饰、纹样,以及丰富的色彩关系中吸收营养,并结合自己走南闯北的生命经验,形成一种密密麻麻、形态饱满的抽象画语言,既表达了自己对现实世界的感知与认识,同时也丰富了中国的抽象艺术形态。
《太阳神》 布面丙烯 80x100cm 2014年
《外星》 200x140cm 布面油画 2013年
可以说,伊灵和他的艺术,正是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展现,才于乱象丛生的当代艺坛脱壳而出,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尽管对于这道亮丽的风景,艺术史也好,艺术市场也罢,均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艺术的理解越来越加深,对艺术史知识也越来越了解,伊灵必将会被重新发现和挖掘,也肯定会受到市场的关注的追捧。而这,正是伊灵所信奉的儒家思想,即“先义后利者荣”(荀子)的价值观体现。
2017.3.20于通州
《圆明园画家村》 100x120cm 布面丙烯 2015年
《三个贵州人》 112x138cm 布面油画 2014年
《文武财神献宝》96x138cm 布面丙烯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