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里,你可能会碰到这样的同学:无论课堂发言,考试成绩,还是社团生活,Ta 都表现出色,光芒万丈。你可能不太想和这样的人交往过密,甚至见到 Ta 都会让你感到压力很大——这样的压力又被称作“同伴压力”(peer pressure)。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同伴压力是什么,为什么它如此普遍,又会对你造成怎样的影响,以及合理的应对方法。
Giphy
01
“同伴压力”是一种怎样的心理?
心理学上对同伴压力的定义是:为让同伴接纳和喜欢自己而感到必须要放弃自我以顺应对方而产生的压力。这里的同伴指的是年龄,经历,或社会地位与自己相仿的人。
只要你身处群体环境,就会无可避免地受到同伴的影响,这在当代大学生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比如,发现有同学在为考试刷夜,想先休息的你就也开始挑灯夜读;有朋友每天在社交媒体上发自己的活动照片,你就也跟着报名了一大堆并不感兴趣的活动……
研究人员通过风险对照实验观察了306 位来自少年(13-16岁)、青年(18-22岁)和成年(24岁以上)三个年龄段的人群对同伴压力的反应(Gardner & Steinberg, 2005)。
实验对象被要求玩一个控制车辆的电脑游戏,他们可选择黄灯亮后是否继续行驶以及行驶多远,随后红灯将随机点亮。红灯亮前行驶距离越长则得分越高;若红灯亮时未停车,则为“撞车”,该轮分数清零。游戏进行 13 轮,积分累计。分数越高意味承担的“撞车”风险也越高。对照组独自进行游戏;实验组则在两名同龄人的注视下进行游戏,同伴还会在旁给出何时停止的建议。
上图为游戏界面。图示中信号灯已转为红灯,而实验对象尚未停车,故发生撞车,该轮分数清零。
结果显示,三个年龄段中,在同伴注视下进行游戏的实验对象均比独自进行游戏的对象累计得分更高,即行驶了更长距离、承担了更大的风险;此外,13-22 岁的少年和青年组在同伴有无的情况下的分差远大于24 岁以上成年组。换言之,不同年龄段的人都会因同伴压力而做出一些不同于以往的决定,并承担更多的风险,且这一变化在青少年群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图中依次为少年、青年、成人组在游戏中的得分;灰色为对照组,黑色为实验组。分数越高代表承担风险越多。
出于不同的目的和原因,同伴压力可总结为两种类型:从众型同伴压力和竞争型同伴压力。从众型同伴压力是指迫使你和同伴保持一致的压力,比如在团队里的你要和他人做同样的选择,认可同样的价值观;竞争型同伴压力则是指促使你想要在群体中超过同伴的压力,在校园中更多地表现为和同学在学术表现和课外活动上的比拼和竞争。
02
为什么同伴压力如此普遍?
不受主观控制
加州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相比于独处时取得成就,在他人注视下获得成就时,大脑中负责对外交际的前额皮质会更加活跃,这会让人在接下来的选择中采取更加冒险和具有挑战性的做法(N. Bault et al., 2011)。换言之,他人的关注会放大你的情绪,并影响你的决策。这类压力由身体机制决定,你很难通过主观努力去控制。
缺乏自尊和目标的人更易感到压力
低自尊感的人往往会更希望向他人证明自己,他们认为自己的个人价值只有在和他人的比较中才能体现。可要在群体中力争上游,就必然会感受到来自竞争的巨大压力。
此外,缺乏明确目标和爱好的人也是同伴压力的易感人群。一旦受到来自同龄人的成就分享时,他们就会感到压力并变得无所适从。而那些有着爱好和目标的人,即使受到来自周围同伴的压力,也会通过努力实现目标或者投入精力到爱好中来保持情绪的积极发展。
Matt Chinworth
他人的“成功”让我们焦虑
当今社会推崇“成功者”,学位高低,工作好坏,财产多寡成了量化个人价值的标准。受如此价值判断的影响,个体也会不自觉去与成功人士比较,可往往越比较越焦虑,因为我们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和他们一样“成功”。
紧张环境催生同伴压力
有研究表明,处于紧张环境里的个体更容易受到来自同伴的压力。这是因为,这样的环境里个体不仅会主动规范自我行为,还会将自己与同伴的举动进行对比,由此感到更多约束感(Matthew & Thomas, 2017)。比如为了完成小组作业,积极提出想法和承担分工的同伴会让你和 Ta 之间形成对比,从而增加你完成任务的心理负担。
Giphy
03
同伴压力会对你造成什么影响?
同伴压力并非全然无用。当你的同伴非常优秀,他们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激励着你朝着他们看齐,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如果你能够和兴趣相投的小伙伴结成“互助小组”,形成良性竞争,你也会更快取得进步 (McLeod, 2012) 。
然而若是长期处于这种压力下,我们很可能会因一心想着“迎头赶超”而忘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学习、社交、生活习惯乃至心理状态都会受到消极影响。
产生相对剥夺感,影响学业表现
持续处于同伴都很优秀的群体中,你发现自己的成就比不上周围人,自然而然会产生沮丧和挫败感。这种感受又称相对剥夺感(Relative deprivation),指的是当人们将自己与某种参照对象进行比较而发现自身处于劣势时所产生的愤怒和不满等负性情绪的体验(Merton, 1938)。受此影响,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势必会降低,长此以往将影响学业表现。
失去身份认同,造成情绪低落
本来很有个性的你为了被群体接纳而改变个人意志,去追求同龄人所热衷的学术成就和课外活动,这不仅会导致你丧失主见和独特的个性标识,还会让你的失落感和迷茫感持续蔓延,甚至会让你产生自暴自弃的行为。
降低自尊,影响社交关系
如果你在擅长的领域里被熟悉的人超越,你很可能会对自我的价值产生质疑。这种比不上的沮丧感会让你对社交产生挫败感,甚至让你故意远离社交。
Scientific American
04
如何应对同伴压力
我们在这里讲述同伴压力,并不是鼓励你去完全抵御它,毕竟这是大学生活的必要挑战之一。那么,是否有方法可以减少同伴压力带来的负面效果,并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呢?
I. 学会 Say No
不要一味为迎合别人而改变自己的意志。踏出舒适圈固然重要,但若确实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比如同伴发来的派对邀请,又或希望你变化着装风格的评论,还是明确 Say No 为好。
II. 为目标列出优先级
不要因为没能在所有领域成为“第一”而苛责自己。一旦你尝试去让自己变得完美,那么超出精力的领域迟早会将你耗竭。因此,不妨平衡心态,给自己的目标进行优先级排序,在最想要有所作为的领域里投入最多的精力。
III. 以竞争敦促自我提升
首先得正面对待同伴压力,因为它能为你提供自我提升的机会。研究表明,当你与不如你的同伴竞争时,你提升自己的渴望就会降低; 但当你与比你优秀的小伙伴竞争时,你提升自我的渴望将持续存在(Festinger, 1954)。因此,你可以利用同伴间的良性竞争来敦促自我提升。比如,你想在一门难度较大的课程中取得 A,可以先了解排名靠前同学的成绩表现,为了跟上他们的脚步,你会更努力地投入直到有良好反馈。
Stella Caraman
IV. 寻求他人支持
向同伴敞开心扉,和他们沟通你压力的来源和目前所遭遇的困境,寻求他们的建议。当你发现周围伙伴热衷的事物并不在你感兴趣的范围内,甚至违背了你的意愿,你大可选择那些与你意气相投的人交往。当你的压力水准过高,不妨寻求那些能够倾听你苦恼或给予你帮助的友人或亲人,从他人处获得力量。
V. 感恩当下所拥有的
和那些优秀的同伴进行比较的同时,也要学会看向自己正拥有的东西。从多种角度客观评估个人价值,会让你对自己已有的成就拥有满足感,对现状更加知足和感恩。
以上。
Zara Magumyan
撰文:刘菁君编辑:祁蕾
本文参考(上下滑动查看)
[1] Margo Gardner, Laurence Steinberg. (2005). Peer Influence on Risk Taking, Risk Preference, and Risky Decision Making in Adolescence and Adulthood: An Experimental Stud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1(4): 625-635.
[2] N. Bault, M. Joffily, A. Rustichini, G. Coricelli.(2011).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and striatum mediate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comparison on the decision process.PNAS. 108(38): 16044-16049.
DOI:10.1073/pnas.1100892108
[3] Michael Schreiner. (2016). Peer Pressure and Low Self-esteem. Behavioral Psychology. https://网址未加载/peer-pressure-and-low-self-esteem/
[4] Matthew Baldwin, Thomas Mussweiler. (2018). The culture of social comparison. PNAS. 115(39): E9067-E9074.
https://www.网址未加载/content/115/39/E9067
[5] McLeod, L.E. (2012). Why comparing yourself to other people is a good thing. Huffington Post.
[6] Robert K. Merton (1938). "Social Structure and Anomi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 672-82.
[7] Festinger, L. (1954). A 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Human Relations.7: 117-140.
[8] Asch, S.E. (1951). Effects of group pressure on the modification and distortion of judgments. In H. Guetzkow (Ed.),Groups, leadership and men Pittsburgh, PA: Carnegie Press.
https://www.网址未加载/asch-conformity.html
[9] George R. Goethals (2000). Social Comparison and Peer Effects at an Elite College. Project on the Economics of Higher Education. Discussion Paper 55.
[10] Rebecca Webber. (2017). The Comparison Trap. Psychology Today. https://www.网址未加载/intl/articles/201711/the-comparison-trap
推 荐 阅 读
美国名校对阅读的要求有多“疯狂”?
科学减重指南
你混什么圈?我混黑眼圈
▲向上滑动
昆山杜克大学
杜克教育 中美经历 国际视野
dukekunshan
昆山杜克大学
Duke_Kunshan
长按右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