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者·书生——沈潜教授的温情故事

常熟理工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教师·学者·书生——沈潜教授的温情故事

点击蓝字,关注“常熟理工学院”

人物小传

沈潜,江苏昆山人。1985年毕业于苏州师专政史科。现任常熟理工学院历史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苏州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等专业基础课及传统文化、佛教文化、旅游文化、文化江南等选修课教学。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思想史、区域社会文化史,独立或主持完成省厅级课题5项、市级2项。目前研究方向是江南文化家族与社会变迁。

常熟理工学院

教师 学者 书生

沈潜教授的温情故事

常熟理工学院

2014年教师节,一张贴有全体同学合影的贺卡悄悄压在了闻道楼的讲台上,贺卡上写道:“沈老师,在您默默付出的同时,我们总是在收获不同的感动。我们有理由相信,12历史在大学期间能遇到这样一位充满温情的书生,足矣。”这位在学生眼里充满温情的“书生”,就是曾经出任12历史班主任的沈潜教授。刚刚过去的2015年,50岁的沈教授迎来了30年的从教生涯。循其教师、学者、书生三位一体的身影和心影,温情故事一路馨香弥漫。

常熟理工学院

教学之间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与教师节一路走来的三十年,沈潜教授一直庆幸于所学专业、所谋职业、所求事业的相得益彰,也因此相信自己今生最多的朋友就是他的学生。本着为学生负责的精神,他以应有的身份自觉悉心致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付诸于日常温存的行动中去。

常熟理工学院

身为专业老师,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在沈教授看来,课上怎样由“知”而“智”,由“鱼”而“渔”,怎样刷新与扩容专业化、人文化的内存,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于潜移默化中储存一份宽厚的人文情怀。

沈教授说自己可能多少有些“另类”,因为他一直拒绝借助时下盛行的多媒体课件上课。秉承前辈教师的启发,沈教授更看重通过讲课的激情洋溢,于抑扬顿挫中把自身幻化成动态的多媒体,认为这样更有助于寻求主客体对应的心灵契合与思想共振。

文史之间

常熟理工学院

身处当下社会,总有一些传统值得弘扬,总有一种精神需要坚守。

由于早些年南来北往的游学经历,沈教授结识了很多学界的良师益友,让他多少沐浴并传承了老辈学人的精神,也得到了许多名家的嘉勉。

用沈潜教授的话说,身为学人,与其急功近利,无如抱朴守真。既以“清欢”为居,也该守一份平静、疏淡、简朴的生活品味。既以“沈潜”为名,也该安一颗“沉潜”之心,以寂静的内心与尘世喧嚣保持距离,以甘坐冷板凳的精神蕴酿涵泳。从编纂《宗仰上人集》到撰写《黄宗仰传论》,前后“熬”了整整20个年头。“孤影清灯,暗香浮动,不正是为自己点了盏清明的心灯?”这是他的内心独白。

常熟理工学院

师生之间

在学生的心目中,沈潜教授课上循循善诱,课后殷殷关切,扮演着亦师亦友亦兄的多重角色。

“选择了历史专业,未必一定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但透彻地说,历史学关乎一种视域、一种眼光、一种精神、一种情怀,吸纳史学的内存,终将以独特的‘发酵力’助成个体生命的坚定与从容。”这是沈教授经常勉励弟子的话。

常熟理工学院

学生申报课题了、立志考研了,背后离不开他的热心热力。每当冷暖交替,不少学生的手机上都会收到沈教授细心的叮咛和问候,还要一次次地叮嘱学生学会温情谦和,学会给父母给身边的人报问平安。有了这些潜移默化的至亲关怀,沈教授也被无数学生当做了异乡的亲人。

常熟理工学院

介于教学之间、文史之间、师生之间

沈潜教授依旧吟唱着教师、学者、书生的情怀

温情脉脉绵延,活化成了理工学院的一道人文“风景”……

常熟理工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

理工星空——沈潜

供稿:马 萱

编辑:笪安琪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江苏本科院校-常熟理工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常熟理工学院-教师·学者·书生——沈潜教授的温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