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关注这个公众号,一起涨姿势~
为播种粉画种子,传承发展粉画艺术,苏州科技大学传媒与视觉艺术学院将于3月7日在江枫校区艺术楼举办杭鸣时粉画艺术班开班仪式。粉画艺术班以培养中国粉画艺术为己任,着重培养艺术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兴趣诱导学习,以成果实现发展,为培养优秀粉画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对于培养粉画新人、弘扬和传承粉画艺术意义重大。
开班时间
2017年3月7日下午2点
地点
苏州科技大学江枫校区艺术楼
杭鸣时:苏州科技大学教授
原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水彩、粉画展评委,综合性美展水彩、粉画评委。苏州杭鸣时粉画艺术馆名誉馆长。
曾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首届全国体育美展优秀作品奖及多项国际粉画作品奖,其中1998年粉画《柯桥夕照》在美国第26届粉画展上获得金奖,是继颜文梁先生的粉画《厨房》70年前在法国获沙龙奖后第二位在国际上获奖的中国粉画作者,被誉为中国粉画巨子。 1999年粉画《山城》又在美国第27届粉画展上获得美国专业画家联盟颁发的优秀画家奖。2001年粉画《水乡》在美国第29届粉画展上再次获得了有德加粉画学会颁发的优秀作品奖,被誉为粉画巨子。出版个人专著有《擦笔水彩年画技法》、《粉画技法》、《杭鸣时粉画人体集》、《杭鸣时经典粉画集》、《杭鸣时.丁薇粉画集》等。
杭鸣时先生作品欣赏
《泳装少女》,54cm×76cm
《为国争光》,54cm×78cm
《阳光共享》,88cm×66cm
《柯桥夕照》在第26届美国粉画展上荣获金奖
学生作品
申乃丰 《湖畔雪霁》
钱文娴 《虾》
石晨茜 《静物》
纪雪 《女生》
张旭《归途》
看完这么多作品,是不是特别佩服杭鸣时教授呢?其实啊,杭鸣时教授对引领中国粉画艺术走向灿烂起着重大作用呢!欣赏一篇杭鸣时教授的人物专访《杭鸣时:引领中国粉画艺术走向灿烂》,让我们走近杭鸣时教授...
一个秋意盎然的早上,我们如约来到了位于苏州高新区的杭鸣时画室,见到了心仪已久的大师:莎士比亚型的长发,双眸明亮而有神,高大的身躯时常发出爽朗的笑声,一点也看不出已是快80岁的人了。
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粉画巨子”的杭老像久别重逢的好朋友接待了我们,他平易近人、谈吐幽默,热情地向我们展示他的作品,介绍中国粉画艺术的特点和现状,我们先前的紧张和拘束也一扫而空。
父子共谱画坛传奇
杭鸣时祖籍浙江海宁,1931年出生于上海,成长于绘画世家,父亲杭稚英是中国月份牌年画的开拓者,为人正直,乐善好施。杭稚英善于多方面吸取新的绘画技巧,他曾向徐咏青、郑曼陀等学习水彩画和炭精擦笔水彩月份牌画的技法,又从国外商品广告以及华脱·狄斯耐的卡通片中吸收运用色彩的长处,使他的作品细腻柔和、艳丽多姿,受到客户的普遍欢迎。代表作有《娇妻爱子图》、《吹笛仕女图》等。他带领学生金雪尘、李慕白把中国月份牌年画在艺术上和市场上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形成了近代美术史上一道“中西融合、雅俗共赏”的亮丽风景。
“现在好多以三四十年代上海滩为背景的电影、电视剧,布景中常常可以看到我父亲的作品,他的作品已成为那个时代的一张名片。”杭老很自豪地说。杭稚英还擅长广告、商标和商品包装设计,他为上海众多的国产品牌设计了商标和产品包装,其中著名的有“美丽牌香烟”、“双妹牌花露水”、“雅霜”、“蝶霜”、“白猫花布”、“阴丹士林布染料”、“杏花楼嫦娥奔月月饼盒”等,几乎家喻户晓,影响深远。
“父亲当初是反对我学绘画的,说商业广告在时间和体裁上均受制于客户,一些毫无道理的意见也不得不听,没有自已的自由。他希望我从医,因为病人到底何种疾病总是医生说了算的,还专门请了一个英文教师来辅 导 我 英文,希望能考取理想的医学院。”但杭鸣时自幼聪颖,耳濡目染,绘画艺术早已在幼小的心灵中扎下了根,喜欢摆弄画笔和颜料,父亲意识到自已改变不了儿子的志向,最终还是做了妥协,“他告诫我要是真想走绘画这条路,不要搞商业画,要搞纯艺术的东西。”
杭鸣时不但继承了月份牌年画的优良传统,以他在“稚英画室”和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练就的功力,创作了不少深入千家万户的优秀年画,而且为月份牌的普及提高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尝试以西洋水彩画反映现实生活,开启了当代水彩画创作的新路;他从李慕白、丁正献等先生的手中传承了中国粉画的“接力棒”,竭尽全力把中国粉画艺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峰,他的粉画《柯桥夕照》荣获美国第26届粉画大展一等奖、《绿色的梦》、《蓝色交响曲》被编入《世界人体艺术鉴赏大典》。杭稚英、杭鸣时父子俩在绘画艺术的不同领域都各自作出了开拓性贡献,这在中国美术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杭老向我们介绍,鉴于他父亲杭稚英在中国月份牌年画艺术上的造诣和其广泛的社会影响,日前,上海闸北区文化局申请月份牌年画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申请已获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通过,并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待批;浙江海宁市人民政府决定在海宁观潮风景区建立杭稚英纪念馆,馆址已确定,为一幢旧式三层楼洋房,目前正在装修,明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即可对外开放,同时,“海宁杭鸣时工作室”也在筹建之中。杭老说,“申遗”和建纪念馆都是大事,我是父亲月份牌年画的唯一传承人,为这两件事尽心尽力我义不容辞,我衷心希望月份牌年画这个深受中国老百姓喜爱的画种能继续发扬广大。
“不谙世事”的大师
在杭老画室的客厅里,摆着一张杭老和著名科学家杨振宁的合影。杭老告诉我们,这是1999年在香港拍的,那年,香港水彩画研究会会长、香港画家联会副会长沈平在香港举办个人画展,中央和各地美协的领导、一些著名的画家都去捧场了,杨振宁是他舅舅,也去了,画展现场是一片赞扬声。当时,沈平要我点评一下他的画,并且每张都要点评。我教过他画画,我的点评当然也有肯定,但更多的是“如果样……”、“……那样是不是更好。”对于我的现场指点,沈平很感动。杨振宁也一直很专注地听我点评,他当场就说,杭教授的点评最实在,并主动和我合影留念。画展结束后,有几个朋友就说,在人家画展现场,就这么不讲情面地指点,也只有你这个“老顽童”才做得出,虽然他跟你学过画,你也得给他点面子;还有的说,你这是“不谙世事”煞风景,以后要多出来走走,见见世面,不要老把自己关在画室里。其实,他们不知道,实事求是是我的一贯风格,要我讲假话,讲违心的话,很难。
杭老说,那次在香港,还闹出了笑话,在大家交流时,我时不时冒出一句“沈平同志”、“杨振宁同志”,大家哈哈大笑,搞得我莫名其妙,一问才知道,在香港不叫“同志”,叫“先生”。我寻思了一下,自己也感到很可笑,呵呵,我可真是有点“落伍”了。听杭老这一说,我们也笑了起来。
“每次吃饭都要我打电话催他,有次做好饭菜有事出去了,没打电话给他,结果他就在画室呆了一天。”相伴杭老50多年的夫人丁薇老师抱怨。杭老的画室有150多个平方,摆满了画幅、画册以及各种资料,但随性说起哪幅画哪篇介绍,杭老都能轻而易举地找到。“不能让他们整理,一整理我就找不到了。”杭老自嘲,“烦恼的是,我经常找不到自己的袜子。”
在采访中我们明显发觉,杭老的烟瘾很大,一根接着一根。“我现在一天两包烟,这东西不好,没办法,戒不掉。”
耄耋之年仍临摹“充电”
在杭老客厅的显眼位置,我们看到了一幅西洋人体画,杭老说这是他最近临摹的。他说,今年年初,墨西哥西蒙基金会给我送来一本欧洲古典唯美主义作品,共有100幅画,我觉得非常好,看后让我激动不已。我认真地临摹了其中两幅,作者画这两幅画的时候年纪还没有我大,但我感觉他的画非常到位,技法有独到之处。临摹就是学习,我快八十岁了,虽然有所成就,但看到好的作品,还是想学习,套句时髦的话叫“充电”。其实,在我几十年画坛创作生涯中,我一直没有停止过临摹。“我是写实的,特别讲究基本功。我在艺术上有自己的目标,还要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杭老雄心犹存,也非常勤奋,耄耋之年仍保持旺盛的创作力,曾在半个月内一气呵成四十余幅画作。
1985年5月,杭鸣时夫妇痛失爱子杭大播后,告别了生活三十多年的第二故乡沈阳,落户山清水秀的苏州国家高新区,在苏州科技学院任教。“当时主要考虑离寒山寺近一点,名闻遐迩的寒山钟声或许能化解心中的郁闷和烦恼”,杭老玩笑中带着苦涩。杭老当时在建筑系教授美术,他发誓要在搞好创作的同时,抓紧培养接班人,他先后在本校及苏州大学等培训粉画人才。
他的同事何燕十分推崇杭老的教学态度:杭老是个严师,在课堂上向来亲自示范、严格要求,从不得过且过,听之任之,特别注重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在课余,他是年轻人的朋友,喜欢同他们平等交流见解。对美术界少数人哗众取宠等不正之风尤其深恶痛绝。现在科技学院任教的苗壮是杭老二十几年前的学生,他说,若干年后的我已经是当年杭老师教我们的年纪了。同样成为教师的我,不能否认,我现在教学的耐心程度,受杭老师影响很深。有一件往事记忆犹新:当时,我写的一份毕业实习报告,由杭鸣时老师指导。我交给杭老师的第二天,他就叫我过去。首先对我的实习报告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还表扬我有自己的想法。并且在我的实习报告后用他特有的隽秀整齐毛笔字写了长达一页的评语。记得评语中精心指出需要重新修改的地方,还批评我字迹潦草。几经修改,才得到他的完全认可。后来这篇文章还在杂志上公开发表。现在想一想依我当时的思想和写作能力,我的文章还稚嫩甚至幼稚。但在当时作为一名学生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激励和鞭策。
杭鸣时不仅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学院派画家,而且还是一位美术教育家,他以四十余年高等美术教学经历,精心培育出许多杰出的美术人才。杭老喜欢结交朋友。无论职位高低、年龄大小都能处得很好。“1989年,我的学生参加全国高校建筑专业建筑绘画比赛,选送的6幅画全部入选,总成绩仅排在清华和南开后面,列全国第三位,说实话,看到学生取得好成绩比我获大奖还高兴!”逢年过节,杭老都会接到全国各地学生的贺卡、贺电,并邀请杭老前往。谈起自己的学生,杭老是如数家珍:“民革中央画院院长宋雨桂、江苏建筑设计艺术研究院院长徐延峰、华侨大学设计院院长申晓辉、江西美协原主席刘称奇……”
为繁荣粉画艺术勤耕不辍
为了传承和发扬粉画艺术,最近,苏州科技学院成立了“杭鸣时工作室”。杭鸣时与粉画结缘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的启蒙老师是他父亲的学生、后来成为他姨父的李慕白先生。在杭鸣时母亲王萝绥30岁生日时,李先生为她画了一幅粉画肖像。画面色彩淡雅,形象端庄俏丽,时隔近70年仍栩栩如生。也是这幅画使杭鸣时初识粉画之妙,萌发了创作粉画作品的强烈欲望。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杭老先后完成了表现女体操运动员的《上杠之前》和《鲁迅在版画展上》两幅粉画作品,并参加了由颜文梁、丁正献、刘汝醴等几位老前辈为粉画在中国兴起而在北京举办的新中国第一次粉画展。80年代初,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丁正献先生到大连搞粉画展时,丁先生与杭鸣时取得联系,诚恳地希望他能为中国粉画的发展承上启下。看着丁老那期待的目光,杭鸣时激动地说,“丁老,我和你一起干。我们一定要使粉画在中国发扬光大。”
杭老有一股韧劲,要干什么事情非干好不可,在圈内有“大侠”的美誉,意思是说他身上和作品中都有一股豪气。他在对丁老作出承诺后,便全身心地投入了粉画的创作与普及中。他用更多的时间画粉画,举办个人画展,出版个人画册及粉画技法书,潜心钻研,在粉画艺术上追求“真善美”和“雅俗共赏”,形成了“明丽清润、细腻精确”的个性特征。其间作品屡屡参加国内和国际大展并获奖,还破格成为美国及国际粉画协会会员。由于他在粉画和水彩画方面的突出艺术成就,自1989年起被中国美协聘为历届全国美展或粉画、水彩画大展的评委,现为中国美协水彩画(粉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和艺术家的荣誉。虽然自已为中国粉画的发展做了一些成绩,但杭老老深知,每一种艺术的发展都不能靠少数人的奋斗,中国粉画的发展需要一大批有志于粉画创作的同行们的努力,因此培养人才乃中国粉画事业当务之急。他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后,开辟了新的更大的课堂,举办了多期粉画高研班、培训班、研修班,召开全国研讨会,努力扶植粉画作者,促进粉画创作。他走出家门,在苏州、南京、深圳、香港等地,向更多的学生传授他的粉画技法,倡导繁荣粉画这个“小画种”,期盼粉画艺术能有更多的画家和观众喜爱,能有新的提高和发展,目前从事粉画艺术的专业队伍已经发展到了800多人。2000年3月,丁正献老先生因病情恶化,在切开气管维持生命之际,得知杭鸣时首期粉画高级研修班开课时,用颤抖的手,歪歪扭扭地写了一封短信。这字字千钧的信无疑是临终授命,驱动杭鸣时在有生之年为发展中国的粉画事业尽心竭力,多做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同年,杭老四处奔走,八方联络,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终于促成中国美术家协会在苏州成功举办了“中国首届粉画展”,这是中国粉画的第一次全国性大型正规展览,展出的150余件作品是从全国各地上送的1300余件作品中遴选出来的,作品之多、质量之高都是出人意料的,结束了由画种群体办小型展览的历史,标志着中国的粉画创作迈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峰。
杭鸣时画室的窗户很大,阳光洒进来铺满一屋,窗外,大片的红枫经过风霜的洗礼,在秋日的阳光下晶莹灿烂,正展示她生命中最美的风采。
文章作者:殷运国 吴益民
原载于校报2009年11月30日第四版
欢迎各位领导、专家、老师、同学光临指导!
苏州科技大学新闻中心
文字编辑 |卞跃雪、陈静
图片提供 |杭鸣时粉画艺术班;苏科传媒
排版 |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