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花今拾
人生是短暂的,书籍是知识的海洋,当你进入这个海洋,每天遨游时,你会发现人生是如此的精彩,可以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
记得第一次接触《简·爱》这本书,是在初中的图书馆里。借到了这部书,如获至宝的捧回了宿舍,花了整整一个周末,把书一气读完。当时被简和罗切斯特的爱情感动的一塌糊涂。具体到书中其他的人物和社会的风土人情。
我很同情简·爱小时候的遭遇,简·爱生活一个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命运多舛,曾经被姨妈的遗弃、表姐的歧视和表哥的侮辱和毒打……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切,挽回了简·爱无限的信心和坚强不屈的性格,她坚定不移地去追求一种光明的、圣洁的、美好的生活。在罗切斯特的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反而认为他们是平等的。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使得罗切斯特为之震撼,并把她看作了一个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谈的人,并且深深爱上了她。
然而当他们结婚的那一天,简爱知道了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她觉得自己必须要离开,她虽然讲,“我要遵从上帝颁发世人认可的法律,我要坚守住我在清醒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疯狂时所接受的原则”。但是从内心讲,更深一层的是简爱意识到自己受到了欺骗,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戏弄,因为她深爱着罗切斯特。但简爱做出了一个非常理性的决定。在这样一种爱情力量包围之下,在富裕的生活诱惑之下,她依然要坚持自己作为个人的尊严,这是简爱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
曾经十五六岁满怀美好憧憬的少年,已经进入青年。来到大学,忽然有一天在大学的图书馆里看见了这本书,我激动的拿起书翻开,《简·爱》两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字体映入我眼帘。处于二十而学之年的我突然有了再重读这本书的强烈冲动。于是在安静的图书馆,找了一个空位,坐下来,静静地阅读。
没有了少年时的急躁和渴望,只是把身心放进去,静静的阅读。这一次阅读,我读的很慢很慢,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只要引起我的共鸣,我都要仔细揣摩,细心咀嚼,深怕漏过一个精彩的片段。我被作者独特的写景描写所深深折服,读这样的场面,我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时候,我再也不觉得简和罗切斯特的爱情多么让我羡慕。再次重温经典让我有了新的感想。
纵观整部小说,夏洛蒂·勃朗特以一部《简·爱》揭开了女性文学的新篇章,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生而不幸却又敢于与命运抗争的极富个性的“女英雄”式的人物简爱。虽然对甜美爱情的追求贯穿全篇,但它决非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同时也是一部社会问题小说。夏洛蒂·勃朗特精心塑造的这个不平凡的女教师形象正是作家复杂的人格、情感、意志的汇聚与写照,作者通过简爱坎坷的经历宣扬了自己的社会主张,揭示了一个同时代的人们常常忽视的问题——女性问题。夏洛蒂勃朗特小说也精心设计了一个很光明的结尾,虽然罗切斯特的庄园毁了,他自己也成了一个残废,但正是这样一个条件,使简爱不再在尊严与爱之间矛盾,而同时获得自己的尊严和真爱。
在当今社会,人们都疯狂地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爱情。在穷与富之间选择富,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很少有人会像简爱这样为爱情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简·爱》所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返朴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爱情,还有作为一个人应有的尊严。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人的心灵。
简而言之, 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它塑造了一个体现新兴阶级的某些要求的女性形象,作者通过描写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表现了对女性问题的思索,从而为女性争取平等、自由吹响了第一声号角——这正体现了十九世纪西方妇女已开始觉醒的女性意识!《简·爱》为我们提供了无尽的话题。《简·爱》是永恒的。重读经典,让我收获了很多,总之,这是一次和以前不太一样的阅读,但唯一不变的就是对作者的崇高的敬意。
文字|学通社文学部张成桢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学通社 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