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琦磊,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三学生,现任大学生广播电视新闻中心副主任兼记者团团长。今年暑假,他只身前往非洲,同来自全球各地的30多位海外志愿者一起,在坦桑尼亚完成了为期39天的志愿服务。
在坦桑尼亚和孩子们在一起
初来乍到
2015年5月10日,我收到了来自坦桑尼亚的邀请函;6月20日,办好了签证和国际健康旅行证明;7月21日上午,考完最后一科;当日凌晨,坐上入京的高铁,转机20小时前往坦桑尼亚第二大城市姆万扎。
修车厂模样的姆万扎机场
广袤的东非大草原
这是一个被联合国评定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孤独星球上讲“人类的历史有多长,坦桑尼亚的历史就有多长”。从机场下来,一切都是新鲜的。来接我们的小哥叫bonnie,本地人,留着性感的小胡子,热情的帮我装好了行李,坐上了开往intern house的接机车,一路从灯火通明到细土黄沙,沿着历史的车轮向前逆向飞驰,路边的人们呆呆地站在门口,伫立在道路旁,或是头上顶着瓜果缓缓前行,时间仿佛在这里丢失了一个维度,绕着圈向上,这是我对非洲的第一印象,接下来的6周里,我就会同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一起,在这里完成我的海外志愿工作。
项目开展
我的项目是Culture and globalization&Mind your language,教育类和文化类支教,同时和两位来自武汉大学的志愿者共同发起了我们的领跑计划“守护非洲象”。Culture and globalization要做的事情不是特别难,重在体验当地的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并向当地人展示中国的文化。
Mind your language则是传统的小学支教项目。我和来自外交学院的Zhou以及来自武汉大学的Tracy被安排在一所叫做ISENY PRIMARY的公立小学。ISENY是一所斯瓦西里语(当地语言)学校,学生英语水平很有限,也因此只能教英语。
我带的是五年级。刚开始讲课的时候,他们都不太能听的懂,我的压力也非常大。后来我想了一个主意,在完成当节课时的Section之后,教他们一首英文歌曲,效果很好,他们也很开心,后来这首歌就在学校火了,听到各个年级的孩子都在唱。
伊塞尼小学
踢一场足球友谊赛
和孩子们在一起是最开心的事情
还记得那段时间里,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去车站,坐半个小时的DALA-DALA(当地的一种公共运输工具)到ISENY,呆在办公室里没事的时候就和老师聊天。ISENY所有的老师都是大学毕业,英语很好,很向往中国和板蓝根。教体育的老师TOTO说他曾经去过上海,不仅如此,此人还是个话唠,英语很好,语速很快。强行缠着我们教斯瓦西里语,并且让我们用中文来换。又是我们上了一天课实在是累得不行了,就装作听不懂他说话,任他唠叨。
批改作业的时候看到孩子画的小人画
学校的教师办公室
和TOTO(左一)的合影
这里有一件有趣的事情,因为孩子特别顽皮,经常挨打。一次上课的时候用I like/don’t like造句,一个调皮的孩子讲“I don’t like stick(我讨厌挨打)”,全班哄堂大笑,旁听的老师也忍俊不禁,过了一会,还是这个孩子,开始左顾右盼,交头接耳,老师上去就是一鞭(介于我们在场只是抽了桌子)并且大声呵斥道“that’s why I stick you!(这就是我打你的原因!)”。
150多号人的课堂,真正意义上的黑压压一片
7年级的孩子们
大课间艺人来学校表演魔术
最触动的其实还是孩子们,每当我们出现在校园里,他们都会蜂拥一样聚过来,牵你的手,拥抱你,亲吻你,每次走的时候都会有几个孩子追来送我们到车站。离开那天,我班里的孩子跑来送给我他们自己做的卡片,围着我唱了最后一支歌,几乎不落泪的我眼眶也湿润了。
孩子们送来的卡片
最后一节课
欢乐的告别
尽管我知道仅仅三周的相处或许不能对他们的英语有什么提高,但我相信因为我们的出现,在孩子们的心里总是能发生一点点美好微妙的变化。最后一天,校长和我们在ISENY升起了中国的五星红旗,飘荡在姆万扎的上空,红星照耀下,记得我们曾经来过。
手握国旗,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
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
后记:You will never know until you live it——非洲就是这样一个地方。非洲支教的39个日日夜夜,将成为我生命里最难忘的一段时光。在辽阔的非洲原野,我见到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文明和中华文明的文明形态,见到了虽然贫穷但却淳朴乐观的非洲原住民。在那里,我发现每一个拥抱和微笑都温暖地不可思议,那些来自陌生人特别是孩子们的爱,更是让我感到巨大的善的力量。
寻找校园正能量
主办单位:大连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大连交通大学大学生广播电视新闻中心
新闻热线:0411-84106312
电子邮箱:djtuxb@163.com
大学生广播电视新闻中心记者团
文图:陈琦磊
编辑:姜曦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