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大日记

大连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连大日记

大连大学

11月26日

同心同向“心连心”

大连大学

医学院教师 于洪友

“获得团体第一名的是——大连大学!” 宣布成绩的时刻,全体参赛的连大统战成员激动地跳起来击掌庆祝,为期一天的党外知识分子趣味运动会也落下了帷幕。由我校15名党外知识分子组成的“心连心”代表队荣获1项羽毛球女子单打冠军、4项集体项目冠军,在参赛的23个代表队中脱颖而出,获得总分第一名!

周六,我作为一名无党派人士,参加了大连市委统战部在西岗区体育馆举办的“新时代· 同心行”党外知识分子体育日活动。“心”是我们的主题!学校统战部部长赵玉娟将我们参赛队伍命名为“心连心”代表队,寓意着我校党外知识分子要团结一心,同心同向同行。入场式上,在大连大学校旗的引导下,我们身着蓝色文化衫,迈着整齐的步伐,伴随着“文明、自强、求是、创新”校训口号,摆出了一个“心”形图案,寓意着要让全体党外知识分子的这颗“心”热血澎湃,迸发出巨大的能量,跳动出最强的音符。

大连大学

比赛场上,我们骁勇善战,团队合作,成绩斐然。单打比赛中徐群老师一路领先,稳操胜券,荣获女子羽毛球单打冠军!刘翠红、赵舰两位老师稳扎稳打,频频晋级,分别获得乒乓球、羽毛球单打比赛第四名。刘卓博士以小组赛连胜两人的战绩挺进八强,但是在进入四强的比赛中提前遇到本次比赛的冠军对手,止步于男子乒乓球单打四强赛。谢晨曦书记和杨广敏老师参赛保龄球,为我们开启了胜利之门;在随后的6项团体项目中,我们获得了4个“第一名”。毛嵴家老师参加四个项目均获得冠军,是我们团队的幸运星;郭斌老师在铁人四项赛中,经过大旋转后一个回身将球漂亮的投入篮筐中,稳稳的锁定了胜局;张雷老师作为旱地龙舟赛的“龙头”和毛毛虫比赛的“虫头”首当其冲,带领大家勇夺冠军;刘亮、费宏程两位老师的临场指导也是雪中送炭,精准到位!

大连大学

大连大学

11月27日

见世面,长见识,找方向

大连大学

教育学院2018级研究生 张天琦

刚上台的一刻,我不由得有一点紧张。

这是由辽宁师范大学承办的“立德树人,铸教育之魂”主题论坛。现场汇集了国内尤其是东北地区教育学领域的名家、学者和研究生。在这样的场合发言,真的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

我的导师庞国彬老师说:做学术研究一定要争取参加高水平的会议,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找到努力的方向。于是,为了准备这次的论文,我大量查阅文献资料,在这个过程中,不禁思考“立德树人”和德育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且基于语文学科视角提出对策;新了解到的PISA阅读新理念,它使我的研究视角焕然一新。在论文写作和展示阶段,庞老师多次帮我指导论文,每一次的交流都让我感到醍醐灌顶,每一次修改都让我感到自己的进步。虽然这次老师没能出席,但他给我的底气让我的汇报渐入佳境,终于顺利地完成了这次题为《“德树人”践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基于语文学科的视角》交流。

大连大学

庞老师说的没错,在倾听其他代表的报告过程中,我了解到了许多热门问题和研究方向,并意识到作为一名教育者要发挥引导性的作用,善于创新并且与实际相结合。例如有一位代表提及AI人工智能给教育践行路径带来的巨大变化,让我意识到这是确实值得深入研究开发的一个方向,但这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

大连大学

11月28日

图书馆里藏着个“世外桃园”

大连大学

日语学院18级 荆勃翰

我和小伙伴好奇地踏入图书馆大厅里这个长方体大盒子——博看朗读亭。第一次用手机登录这个朗读亭的界面,就被它的包罗万象深深吸引:散文精选、英语发音练习、普通话练习……

我们先是挑了古文读了一读,结果闹了好多笑话:这句怎么断句?这个字又念什么?又或者,我该用什么样的情感去朗读? 本来想好好录点素材,结果戴着耳机返听,被自己读的“四不像”逗笑了。

“来,试试英语!”尴尬的事情再次发生——居然又是一堆不认识的单词。“读绕口令试试?”,于是,“牛郎恋‘牛’娘,刘娘念牛‘nang’, 牛郎连连恋刘娘,刘娘连连恋‘凉凉’。”就这样,我们又一次制造了一场朗读事故。原来,我们还有很多知识盲区,我们所学,只是沧海一粟。

最后,我们点击了美文精选,听着伴奏,看着眼前美如画的诗句散文,我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看着悠长的雨巷中,结着愁怨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感受着,“凤也飞倦了,凰也飞倦了”的悲壮;体会着“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乡愁……原来,这个亭子里,真的藏着世外桃源,期待着我们的发现。

大连大学

大连大学

11月29日

一个也不放弃

大连大学

医学院临床17级 陈文卿

在团委组织的大学生科技节之“科技文化图书品读会”上,我们学院刘双萍老师推荐了一本书《医生的精进》。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八章——《一个也不放弃》。

电视剧中在手术失败后家属得到的结果总是医生长长的一声叹息:“我们已经尽力了!”然后留下生者仰天长啸、以泪洗面。其实在这句“已经尽力了”背后,也是医生的无奈。医生最难的地方在于了解自己的能力极限在哪里,哪些东西是自己无力控制的。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舅舅,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曾受邀在杜克大学做过数年研究,现在工作于中科院。如此丰富的履历,面对我外婆日益严重的阿兹海默症却只能沉默低头。人类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在某种程度上,医生的工作的确是要“奋战到底”,但奋战到底不意味着做得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病人的情况作出正确的选择,然而我们并非总是清楚什么是正确的选择。

大连大学

记得那部经典的战争片——《血战钢锯岭》中,男主在最后浴血战场时,想的不是救下所有人,而是口中一直念着:“One more!One more.”再多救一个、再多救一个!

医生不是神仙,人类总有极限。在这漫长的讨论生死与意义的道路上,希望我也能和这本书的英文名字一个,不是追求best,而是努力做到better。但求问心无愧,回首无悔。

大连大学

11月30日

“磨盒”守护者

大连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 迟彦

这一周,有一条新闻引发了整个科学界乃至基于伦理的全社会的强烈关注。

11月26日,来自中国深圳南方科技大学的贺建奎副教授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的前一天宣布,利用CRISPR/Cas9编辑技术对婴儿胚胎CCR5基因进行修饰,一对世界首例天然抵抗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已经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生物学界纷纷对这一项研究工作进行谴责。不可否认,基因技术已经在人类健康、农业、食品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基因技术本身毋庸置疑,但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发现都是一把双刃剑,如何规避风险,而最大限度发挥技术所带给我们的进步,是所有科学同仁需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大连大学

这几天,授课的间隙,看着教室里学生们伏案学习的身影,略带稚气的脸庞,我会想:他们中间有人本科毕业后会接着读硕士、博士,在科研的道路上不畏千难万险,一路向前,过十几二十年,他们中一定会有人走到学科的前沿,成为某一领域的领军者。当他们手中掌握着有可能改变国家甚至人类命运的科学技术,他们能否抵挡住声名、利益的诱惑?能否控制自己探索的欲望不去碰触科学研究的底线?能否规避风险,让科学技术的进步真正造福人类?

这不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吗?这样看来,“思政”真的不是抽象的、独立于我们课堂教学之外的一项任务。它本来就是学科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是不可或缺的课堂教学之“盐”。而如何胜任这项任务,是我们做教师的不可回避的终身修行。

贺建奎的研究,无异于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对人类未来产生何种影响难以预料。其实不论在科学技术的哪个领域,“潘多拉魔盒”都存在,对人的诱惑也时刻都在。我希望,我的学生,我们的学生,将来能够成为本领高强的“磨盒”守护者。

大连大学

大连大学

大连大学

编辑|陈苏琳

摄影 | 胡玲艳等

美编 | 肖亚轩

技编|杨仕杰 代 薇 蒲 楠

校对| 张在禄

责编|季 雪

大连大学

大连大学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辽宁本科院校-大连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大连大学-连大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