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鲁生: 创建“粤港澳大湾区设计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潘鲁生: 创建“粤港澳大湾区设计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

按:12 月 18 日,“大湾区·大设计·再出发/尹定邦与广美设计 现象学术研讨会”在广州美术学院昌岗校区举办。广州美术学院原副 院长、教授尹定邦;广州美术学院原副院长、教授赵健;中央美术学 院艺术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刘波;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 教授毕学锋;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设计学科评议组成员何人可;江南大学副校长、教授张凌浩;同济大 学设计创意学院副院长、教授孙效华;中国对外广告协会副会长,高 尔夫频道、白马广告创始人韩子定;广东集美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总经 理陆玮琦;深圳市韩家英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韩家英等近 30 位专家 学者和知名设计师参加会议。中国文联副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 长、教授潘鲁生受邀参加活动并发表《新时代的命题——创建“粤港 澳大湾区设计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本文根据发言内 容整理。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潘鲁生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会议现场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在国家发展 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相通、产业相融、创新 驱动优势明显,具备良好的设计产业发展基础。新时代,倡导创建“粤 港澳大湾区设计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将港澳地区国际化、专业化 设计创新资源与珠三角地区供应链、产业链、教育链相融合,形成大 湾区协同创新发展合力。构建文化多元融合、产业优势互补、社会开 放创新的设计产业生态体系,构建政府主导、民生本位、产业融合、 教育协作、科研支撑的“政用产学研”设计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模式 。汇聚全球设计创意资源,打造全球最具活力的设计创新高地,设计人 才高地,引领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服务国 家“一带一路”建设。

文化同根:粤港澳传统文化共生。文化是区域创新发展的源头, 粤港澳大湾区同根同源,血脉相连,中华传统文化是纽带与桥梁。自 古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对外文化交流频繁,多元文化交汇共存。十六 世纪中期,西方传教士东来澳门,并以此为基地进入内地,客观上成 为西学东渐的中间媒介。香港开埠后,大批西方人来到香港,以“四 书五经”为代表的多语种中国典籍经港澳传向欧洲。2018 年 11 月 12 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 40 周年访问 团时提出,“要保持香港、澳门国际性城市的特色,利用香港、澳门 对外联系广泛的有利条件,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讲好当代中国故事, 讲好“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香港故事、澳门故事,发挥香港、澳门 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民心相通等方面的特殊作用。” 这实际上为港澳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新方向。新时代,应进一步增强文 化认同,铸牢中华文化共同体意识,增强大湾区文化软实力,提升居 民文化素养与社会文明程度。应进一步激发文化自觉,推动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应进一步 提振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价值观,以文明交流互鉴推动命运共同体构建。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潘鲁生教授会议发言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会议现场

经济互补:大湾区产业资源共享。产业是区域创新发展的基础, 粤港澳三地需求互补,产业资源优势突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体系完 备、经济活力强、对外开放程度高,“一国两制”和三个独立关税区 为对接国际、推动大湾区建设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制度安排;与世界三 大湾区对比,粤港澳大湾区呈现发展空间大、经济密度小、发展速度 快的特征。大湾区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合理,逐步形成深港、广佛和中 珠澳三大发展引擎,“二区九市”不断与环珠三角六市区域融合,前 海、横琴、南沙三大自贸区和香港澳门全面对接。大湾区整体产业结 构逐步优化,港澳第三产业占到 90%以上。广州、深圳、东莞、珠海 正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近年来,大湾区人力资源充沛,创新 人才聚集,创业资源丰富,《2017 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深圳— 香港作为“创新集群”排名全球第二。当前,应进一步推动资源共享, 壮大发展合力,在经济层面,打造大湾区“经济共同体”,促进区域 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分工。社会层面,促进各市在社会、教育、 文化、卫生、公共服务等方面逐步融为一体,使湾区内全体居民共享 发展成果。对外层面,以港澳带动内地九市全面与港澳对接、与世界 对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粤港澳大湾区设计产业发展优势突出

设计共融:大湾区设计产业发展共融。创意设计是引领区域创新 发展的核心动力,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设计产业发展桥头堡。创意经 济时代,作为产业分工和价值链高端,设计产业日益成为区域国际化 竞争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经济引擎。2014 年 2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 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2019 年 10 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十三部门印发《制造业设计能力提 升专项行动计划(2019-2022)》。国家战略导向设计产业融合相关 产业,有利于塑造制造业新优势、加快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提升人居 环境质量、提升旅游发展文化内涵、挖掘特色农业发展潜力、拓展体育产业发展空间、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设计产 业发展优势,创建设计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推动建立设计与政策、 设计与文化、设计与产业、设计与技术、设计与教育协同创新机制, 有利于区域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落地。具体而言,应以创意设计促进 传统文化资源创新转化,推动传统工艺振兴,复兴中华造物文脉和生 活美学精神,塑造中国设计原创、设计风格与设计品牌;以民生设计 助力大湾区乡村振兴,服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 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服务农村、农民和农业;以工业设计提 高传统产品附加值,延伸传统制造业价值链,进而促进粤港澳制造业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服务设计丰富服务业产业属性,促进服务业 内涵式发展;以设计与新技术融合,催生数字内容产业、智能设计产 业、生态设计产业、健康设计产业、海洋设计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探索以设计创新为中心开展城市品牌建设,对于延续城市文脉, 提升城市文化品格,塑造城市特色也具有特殊意义。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粤港澳大湾区设计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

教育协作:国民设计教育体系共建。新中国设计教育经历了四 个阶段:一元格局,1949 年到 80 年代,以工艺美术为主体的设计教 育模式;改革创新,1980 年代,包豪斯思想经过港澳台传入内地, 突破传统工艺美术单一的设计教育模式;多元探索,1990 年代,学 科专业目录不断调整完善,设计教育多元化格局逐渐形成;学科交叉, 21 世纪逐渐形成中国特色设计学学科专业教育体系,引领设计教育 内涵发展。粤港澳是高等设计教育的前沿阵地。改革开放后,经济发 展激发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思想解放引发业界对西方思想的学习 热潮。广州美术学院身处改革前沿,受香港影响,成为现代高等设计 教育理念和教学体系的最早倡导者之一。20 世纪 80 年代,广州美术 学院将以“三大构成”为代表的现代设计教学观念进入工艺美术课 程,并推广“工业设计史”、“设计素描”等设计基础课。1980 年 招收“陶瓷装潢综合班”,是最早的工业设计专业班之一。1983 年, 正式以“工业设计”专业目录招生。同时,各专业建立相应工作室, 支持创办了改革开放后艺术院校第一个校办设计企业—集美公司,探 索产学研结合实践道路。

新时代,倡导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 划纲要》中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粤港澳创新合 作,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支持粤港澳企业、 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平台,支持设立粤港澳产学研 创新联盟。”应倡导粤港澳大湾区从设计联盟、教育联盟走向产学研 深度融合、协同创新的发展机制,构建有利于政策、资本、人才、技 术、信息等创新要素便捷流动和区域融通的协同创新平台。

新时代,倡导构建国民设计教育体系。设计是传承文化、融合 产业、引领生活、探索未来的重要手段。从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 设计探索人的视角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人文素养和创造思维。创新型 社会倡导全民创新,学习型社会倡导终身学习,构建贯穿人的成长过 程的国民设计教育体系。具体应从四个方面展开:对应思维启蒙的体 验型设计教育。在家庭及学前教育中注重对儿童创造力的保护与引 导,培养儿童对材料、结构和日常生活的感知。在中小学教育中注重 培养以设计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丰富审美体验,开拓设计创新视野; 对应产业需求的职业型设计教育。在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 中,强化设计实践,注重职业型、技能型设计人才培养。遵循国家产 教融合型城市建设要求,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 衔接;对应学科建设的专业型设计教育。综合性大学及综合性艺术院 校承担起学科、学理层面的研究。专业性院校增强人才培养与经济社 会发展的契合度,培养社会创新解决方案层面的高素质、多样化设计 人才;对应社会普及的传播型设计教育。结合大湾区发展定位与地方 特色,建设符合民众需求的设计博物馆、展览馆等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协调社会各方资源,开展群众设计创新活动,营造社会创新氛围,激 发全民设计意识的觉醒。人才是支撑创新发展的基础,粤港澳大湾区 设计教育应面向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专业,回应社会对应用型设 计人才的迫切需求。推进粤港澳设计教育资源优势互补,不断深化交 流合作,共建设计人才高地。倡导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 国民设计教育体系,推动全民创新。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构建国民设计教育体系

新时代是文化传承的时代,铸牢中华文化共同体意识是推动大 湾区创新发展的源头。新时代是开放共享的时代,推动经济、社会一 体化是塑造大湾区创新合力的基础。新时代是创新驱动的时代,设计 引领产业协同创新、全民创新是大湾区创新提升的方向。新时代是美 好生活的时代,努力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 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打造国际 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会议现场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潘鲁生教授与赵健教授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山东本科院校-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潘鲁生: 创建“粤港澳大湾区设计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