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关注我们
垃圾产量日益增长,环境状况日趋恶化。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7月18日-22日,第三届(2019)“燕山调研”山东省农村垃圾综合治理专项调研济宁团队前往济宁市邹城县、汶上县以及鱼台县开展农村垃圾综合治理专项调研。
7月18日上午,济宁调研团队来到邹城市峄山镇,走访大一村、大二村和大七村。在邹城农业局相关人员的带领下,调研团队与峄山镇相关领导和村委进行座谈。在交谈过程中,调研队员了解到,村内推行“二次四分”有效垃圾分类方法:二次是指村民将垃圾分为可腐烂垃圾和不可腐烂垃圾,保洁员进行二次分类;四分是指将可腐烂垃圾进行堆肥,将不可腐烂垃圾分为 “好卖的”、“不好卖的”和“有毒有害的”三类,“不好卖的”统一运送至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处理。村民积极配合垃圾分类工作,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垃圾分类处理。
随后,调研团队到达香城镇,对北齐村、小莫亭村和康桃村进行调研。据了解,北齐村已经形成农村垃圾处理管理机制,村内成立专门的推进办公室,驻**每日入户走访向村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同时采取奖励机制,村民凭借垃圾处理而累积的积分,可以兑换生活日用品,这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积极性和配合度。小莫亭村、康桃村街道整洁,房屋有序,村史馆文化气息浓厚,展现了美丽乡村的新气象。
7月19日,调研团队来到张庄镇桑南村、黑港村以及徐岭村。通过实地调研,调研成员了解到,张庄镇采用“一站四点”的特色垃圾处理模式:“一站”是指垃圾分类站、资源化利用站,“四点”是指有毒有害垃圾暂存、可回收垃圾回收利用、可腐垃圾堆肥处理、其他垃圾焚烧发电。随后,在张副镇长的带领下,调研团队来到桑南村的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化利用站。通过镇长的介绍,调研团队了解到该站采用离子除臭的方法,这大大解决了垃圾烘干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异味问题,并且垃圾通过24小时高温发酵直接产出可使用的有机化肥,这是张庄镇垃圾处理方面上的一大进步和特色。
7月20日,调研团队抵达汶上县,受到当地领导的热情招待。在县农业局辛主任的带领下,调研团队先后调研了汶上街道、郭楼镇、白石镇,并召开三次座谈会,基本了解汶上县垃圾综合治理情况。汶上县自2014年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措施以来,全县配备垃圾桶三万余个,保洁人员2000余人,已形成“户集、村收、镇转运、县市集中处理”的成熟的垃圾处理模式。但村民仍存在垃圾分类知识了解不足,垃圾分类意识有待提高等问题。
上午,调研团队来到汶上县白石镇。调研团队了解到,自2014年全国实行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工作以来,该镇已建立4个垃圾处理转运站,配备洒水车30余辆、垃圾转运人员30余人,每四到五户配备一个垃圾桶,且设有专门的微信群,极大地提高了垃圾桶清理效率。
下午,调研团队来到汶上县郭楼镇。调研队员们了解到,郭楼镇已经建立完善的垃圾清理运行体系,垃圾中转站日处理垃圾20吨,全镇配备保洁员130余人,每50人配备一个垃圾桶,垃圾清理快速及时。随后,调研团队来到古城村、石庄社区、蔚村开展调研。在入户走访过程中,调研队员发现村民存在垃圾分类知识匮乏、垃圾分类意识薄弱等问题,这需要村委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改变村民的生活习惯。
|
7月22日,济宁调研团队前往鱼台县王鲁镇、罗屯镇和鱼城镇展开调研。鱼台县经济相对欠发达,垃圾治理措施相对单一,目前没有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但鱼台县坚定整治垃圾决心,在垃圾治理上投入比例较高,村民环保意识增强,不再随手乱扔垃圾。同时调研团队了解到,当地采用秸秆发电的方法,对垃圾进行能源转换。但是在调研过程中,调研队员发现该县垃圾分类工作存在村民垃圾分类知识缺乏,不能准确、快速判断垃圾种类等问题。
随后,调研团队分成三组分别对杨邵村、夏庄村、卜桥村进行调研。卜桥村是党建示范区,鱼城镇先锋村。村委在坚持发展经济同时,积极宣传和引导垃圾处理工作,投入垃圾处理经费16余万元。在**的积极引领下,垃圾分类知识体系日益完善,村民垃圾分类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村庄环境日渐优美宜居。在夏庄村,通过与**和村民的交谈,调研团队了解到,鱼城镇将秸秆禁烧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镇全体包**及村“两委”干部采取“包村、包地块”的分包责任制,严格把控源头,采取有效措施,动员全体群众,全天巡查禁烧工作,确保不留隐患。与此同时,居民能正确处理生活垃圾,将其投放到指定的垃圾点,道路整洁有所保证。在与杨邵村村民交流过程中,调研队员了解到,近几年村庄环境明显改善,道路硬化、绿化水平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增强,不随手乱扔垃圾,能自觉投放生活垃圾。但经进一步了解,调研队员发现该村村民垃圾分类意识薄弱,因此调研成员对村民进行垃圾分类知识普及。
紧接着,调研团队走访了罗屯镇和王鲁镇。通过座谈会和填写问卷两种方式,调研团队了解到,两镇采取“户集—村收—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处理运行模式,即每村垃圾定点投放、环卫工人定时清理、垃圾转运车定时转运。这一模式使得垃圾围村现象基本消除。两镇通过广播宣传,使村民环保意识增强,乱扔垃圾现象减少。但是在推行垃圾分类过程中,仍存在缺乏资金支持、基础设施不健全、村民相关知识薄弱等问题,这使得垃圾分类工作进度缓慢。
本次调研的顺利开展,不仅使调研成员深入了解了济宁市垃圾综合治理现状,而且提高了团队成员的社会实践和协作能力,同时传播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树立了环境保护的科学观念,更激励同学们以实际行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撰稿|调研团队
图片|调研团队
编辑|王镱富 傅晗清
初审|杨怡茹
审核|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