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萍
传 承 创 新 推 艺 术 之 美
务 实 耕 耘 扬 丹 青 精 神
01 /坚守传承
对艺术的热忱永无止境
“从小我就对艺术有浓厚的兴趣,喜欢画画,真正决定把它作为一生的追求是在高中时期。”回忆起自己与艺术真正有所接触的源头时,王伟萍笑着说。有人说,对艺术有极致追求的人,都会面临理想与现实的抉择。可她让艺术成为一种态度、一种境界,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从中获得精神的享受和审美的愉悦。
王伟萍对美术教学的理解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她认为,在美术教学的道路上不应该盲目、刻板,而应与现代社会艺术设计的发展相结合。“艺术是无国界的。不能只看设计不管传统,也不能只看外国不管中国。陕北民间艺术家库淑兰,她的剪纸在西方社会是与马蒂斯齐名的;著名插画家倪传婧,她的作品大量运用中国传统图案色彩,在美国十分流行。所以说优秀的设计必须要植根我们的传统,面向世界,推陈出新。”
教学过程中,王伟萍经常给学生分享吴冠中先生的名言:“艺术分两路,一路是赏心悦目,一路是震撼人心。”她希望学生能够思考老先生的艺术观点,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有正确的方向。“古今中外的名家画作里,既有毕加索《格尔尼卡》带给我们视觉上、精神上的震撼,又有宋代工笔花鸟画带给我们的艺术享受。所以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我们更应该用心感受艺术家的情感表达,体会艺术创作的真谛。”
02 / 与时俱进
在摸索中创新教学方法
11年的教学生涯中,王伟萍一直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静物创作中,她别出心裁地对静物进行“解剖”,通过对静物的结构分解、重组,形成新的静物形象,让枯燥的静物创作变得生动有趣。
在美术基础课教学中上,王伟萍一直坚持板书的习惯,美术基础理论知识占据了黑板的三分之一。她还经常给学生介绍毕加索、蒙德里安、达利、康定斯基等艺术家的创作风格、作品特点,希望学生能从著名的艺术家那里汲取营养。
现在,上课看手机已成为大学生潜移默化的不良习惯,但王老师的课因为指引学生从物体表象分析延伸到内部结构的描绘,使得学生们在上素描、色彩静物重构课程的时候,能够认真分析不同物体的内在结构,学生都能认真钻研不同静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所以课堂纪律非常好,她所教授的课程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许多临近毕业的学生也会专门跑到课堂上“蹭课”,以求进一步加深自己的绘画能力。
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为无用也。王伟萍在教学中十分注重社会实践,并多次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2018年暑假带领学生拜访烟台画院原院长曲青棠,向老艺术家学习他们的艺术精神;参观栖霞彩塑非遗传承人陈玉录工作室,调研栖霞彩塑的当代艺术价值;拜访牟平棒槌花边非遗传承人王家卿工作室,参观牟平棒槌花边的制作技艺,感受胶东文化。她的团队曾受邀参加“烟台1861文化创意产业园人才沙龙暨胶东传统文化及非遗衍生产品研发主题交流活动”,并对非遗文化的当代价值进行了阐述,得到了园区负责人以及非遗项目负责人的赞同。她说:“社会实践能让学生知晓社会的业务需求,能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探索出创新点。”
03 /立足胶东
将工匠精神引入校园
近几年来,王伟萍一直致力于胶东民间文化艺术中心的筹建。谈及筹建初衷,她认为,艺术设计要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联系,结合振兴传统手工艺、乡村振兴的政策,艺术设计从业者要将设计与人的需求联系;结合学院定位,艺术设计就要服务于地方经济。传统文化中的民间美术、传统工艺不能束之高阁,要真正地走进百姓生活,就需要设计者去创造符合现代审美与使用目的的民间美术。同时将民间艺人的工匠精神引入教学,为建立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也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平台,真正将胶东民间文化艺术发扬光大。
在筹建过程中,王伟萍一次又一次地登门拜访非遗传承人,向他们虚心求教。传承之路虽不容易,但当谈起课题研究得到了艺术家的支持时,王老师还是满怀感激。当谈起烟台剪纸非遗传承人梁巧艳为她剪出英勇无畏、栩栩如生的刁娜车海救人的剪纸作品时,她的眼角存泪,她为作品的艺术真实而动容,为艺术家的精湛技艺而赞叹。她说,胶东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需要众多民间艺术热爱者的支持,这是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体现,是振兴传统手工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访开始时,王伟萍老师略微紧张,刚刚结束课程的她手上还沾了些许墨汁,但谈到对艺术的理解、对学生的教育和艺术中心筹建时,她的话语却是滔滔不绝。寒冬时节白昼短,采访完毕和王伟萍老师挥手告别时,夜幕已经悄悄落下。
“世界上不缺少美,但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寒冬傍晚,见了建筑工程系王伟萍老师
伴着画室中淡淡的墨香
在娓娓道来中
感受她对艺术的不懈追求
去探寻美、发现美
责编/翟志锐 董星雨
采写/王瑶
图片/马永浩
审核/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