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校党委书记、校长,金东寒院士接受了文汇报记者的**专访,畅谈上海大学在助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方面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官微现将报道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新年伊始,上海大学在学科布局上传出新动向:该校将发展一批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学科。而在被纳入重点建设范围的学科中,除了材料学、计算机与通信、社会学、艺术学、商科等传统优势专业,上大正在积极创建医学院和医学学科。
直接对标上海高端医疗产业需求,助力上海建设亚洲医学中心。未来,上大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瞄准医工结合等突破口,布局特色临床医学类专业。
“上海大学——这个以城市名命名的大学,在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方面,理应责无旁贷,一定要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金东寒近日接受文汇报记者的**专访,畅谈上大在助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新举措。
布局医学专业,重点将瞄准医工结合、智能医学和精准医学等领域
“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特”,这是上大布局学科发展一以贯之的思路,而沿着这条线索,更多业内人士感受到了前进中的“上大速度”。
洞察到人工智能技术兴起对未来社会秩序提出的挑战,上海大学结合“双一流”建设以及高水平大学建设,在启动新一轮学科优化升级、布局学科新增点的同时,也力争打出一手“智能牌”。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上大正布局“智能运载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包括无人艇在内的运载系统的高速化、无人化、智能化、网络化、集群化都是未来发展趋势所在。
金东寒介绍,上大将依托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三个优势一级学科,优化学科群的布局,致力于突破海上智能运载系统的关键技术,促进无人艇在国防和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服务于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
值得关注的是,上大正在酝酿创建的医学院和医学学科,一个重点聚焦的方向就是智能医学领域。未来,该校将在医工结合、智能医学和精准医学等研究领域加强资源整合、加大投入。
学校也将鼓励文理工学科与医学的交叉融合,结合医疗健康与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争取建设成为未来高端医学人才的培养基地、智能医学新技术的创新基地、智能诊疗临床指南的孕育基地。
助力上海打响“四大品牌”,上大还将发展智能机器人学科,以技术研发-转化-服务为主线,形成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机器人企业,助力上海打造以智能机器人为引擎的上海制造品牌。
围绕“上海购物”品牌建设,上大提出,将发展智能物流学科。目前,该校已与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成世界首个“逆向物流智能无人仓库系统”及示范基地。
瞄准“卡脖子”技术,大学要主动到大企业“找问题”
在上大,有一支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科研团队眼下备受关注。在这个团队中“唱主角”的大多是80后和90后,由他们自主研制的“精海”系列无人艇近几年已陆续承接了南海巡航、南极科考、东海勘测等任务200多次,履立奇功,创下无人艇领域的多个第一,摘得多个国家级以及市级的科研成果奖项。最让上大师生们自豪的是,这支直接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科研团队,基本都是本土培养的。
浮出水面的无人艇团队,让很多人感受到上大开启高水平建设、步入发展快速通道后所呈现的加速度。
从特种钢团队、新型显示技术团队到高温超导技术团队、人工智能研发团队……这每一个代表上大学科建设水平的研究团队,专攻领域虽各不相同,其研究靶点均是瞄准当前的一些“卡脖子”技术。
“重点瞄准一些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光靠教授们单打独斗不行,综合性大学要发挥自身多学科优势,整合全校相关资源开展联合攻关。”金东寒经常带队走访一些大企业,致力于推动校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在他看来,在大学,很多教授从事科研是凭自己的兴趣,更多的是为了发表论文,而很少有人在研究一开始就将成果转化和应用作为最终目的。可对企业来说,研发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不断推出满足市场需要的新产品或者系统解决方案,持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其实,有很多复杂产品的研发首先都需要解决一些基础理论问题,大学教授在企业的创新活动中大有用武之地。比如:高性能船用柴油机的开发就必须解决空气动力学、燃烧、传热、摩擦磨损等一系列基础理论问题,而且,与工程开发密切相关。因此,必须要组建跨学科的教授团队才能承担企业的大项目。目前高校流行的一个教授带一帮学生承担科研任务的模式是无法满足企业需求的。”按照金东寒的看法,大学应该与企业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要引导教授主动承担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基础科学问题或者是共性技术问题,并组建跨学科团队进行攻关,一旦取得突破,成果马上可以为企业所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会随之提高,把这样的成果写成论文发表,才真正践行了“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要求。大学和企业也会实现双赢。
那么,如何才能让企业把“重大问题”放手交给大学呢?金东寒认为:学校要真正做好产学研工作,就要主动对接企业,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就是一条捷径。高校的实验室定位于基础研究,主要装备用于基础研究的高端测试仪器;企业的实验室定位于应用开发,主要建设应用开发和中试平台。对于企业委托的大项目,要组成联合研发团队。
金东寒说,高校的教授团队开展基础研究如同跑接力的一、二棒,企业的工程师在此阶段就要制定应用开发计划,搭建必要的验证平台;一旦基础研究取得预期成果,企业的工程师团队马上接棒跑完以应用开发和验证为主要内容的三、四棒,在此阶段教授团队也会到企业的实验室送一程。这种联合研发模式,一方面可以共享双方的实验设施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减少开发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提升研发效率,加速成果转化进程。
据悉,由上海大学和上海核工程设计研究院联合成立的核电站隔震减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完成了多个高质量的课题,获得核电系统科技进步奖。未来五年,一个具有先进核能全产业链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将在上海建设完成,为我国核电“走出去”打下坚实基础。
图文来源 | 文汇APP、上海大学公众号
图文编辑 | 赵淑婷
审核| 戴佳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