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挖潜150个科研助理岗助就业

上海大学本科招生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上海大学挖潜150个科研助理岗助就业

上海大学本科招生

上海大学本科招生

11年前号召过的科研助理岗,和今年有啥不同?如何避免为“创造就业机会”而创造就业机会?挖潜新岗位,是临时解压阀,还是长久之计?

就业挖潜,社会关注。6月1日,科技部、教育部等六部委下发了《关于鼓励科研项目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鼓励各类承担科研项目的单位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这道题,在沪高校答得如何?

最新消息,9日上海大学校长办公会通过,校内科研项目组挖掘150个科研助理岗位。

这个科研助理岗,究竟是干啥的?钱怎么拨、人怎么管?会是一时之计还是长久机制?社会大众想知道,用人单位同样需要在摸索中求解。

11年前号召过的科研助理岗,

和今年有啥不同?

“科研助理”,这个词陌生又熟悉。早在2009年,“科研项目吸收应届毕业生做科研助理”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一条,是相关负责人在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学座谈时大家提出来的,后来就作为政策定下了。

科研助理岗位,指高校院系、科研院所为协助完成科学研究而设置的研究和实验技术流动性岗位,它填补了高校研究队伍中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缺失——科研实验准备、数据监测等大量辅助性工作由于没有助理,教授们不得不亲自上阵,或由研究生“打工”,浪费人力资源的同时也不利于研究团队的发展。有了科研助理这一全新载体,不但为重大科研项目添了助力,也可吸纳更多优秀毕业生就业,让他们在研究领域施展拳脚。

当年2月,国家有关部门于专门颁布《关于鼓励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若干意见》,鼓励高校进行探索。目前,本市有的高校中科研助理岗位已达上千。

11年后的2020年,本月初,科技部、教育部等六部委下发的相关文件中,则可以发现,对科研助理岗位挖掘的推进力度更大——如将“双一流”建设高校设置科研助理岗位及实聘人数作为“双一流”建设监测指标。

采访发现,与传统科研助理岗位相比,专为今年挖潜的科技助理新岗位,均有校一级层面的资金支持,即采用“校方资金投入+科研项目组自有资金”模式,承担这一岗位薪酬。今年挖潜而来的岗位主要面向本校应届毕业生。

如何避免为“创造就业机会”而创造就业机会?

无论是2009年,还是2020年,国家大政策对于“科研项目吸收应届毕业生做科研助理”细化号召,都体现了对其的重视。科研领域专家坦言,此举创造就业机会的意图明显,可以为广大应届本科生和硕士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学士后”“硕士后”工作岗位,在一定程度上缓冲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导致的就业困难。

但更重要的是,其内在逻辑仍然是岗位设置要符合科研项目的内在需要,应避免为“创造就业机会”而创造就业机会。按需设置岗位、严格招录、精准管理,才能更好地发挥科研助理在提升科研工作效能中的作用。

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介绍,此次学校增设的150个科研助理岗位,主要面向硕士生和优秀本科生,将首先由科研团队按需求申请岗位数和招录能力要求,专业则偏向工科类。

挖潜新岗位,是临时解压阀,还是长久之计?

不少人好奇,科研助理岗位,也没明确工作期限,就业形势严峻也并非一两年可以缓解的,大学今年挖潜增设岗位,那明年还能挖吗?后年咋办呢?

会是临时应急性解压阀,还是长久之计?

“关于是否要继续挖潜,我认为如果需要,明年还会的,”徐雷坦言,不能轻易下定论,而应该考量科研单位实际需求,今年科研助理工作情况,以及明年的形势等多重因素,综合判断。

也有观点认为,科研助理队伍建设的背后是科研组织模式的转变。此次国家层面推动科研助理岗位增设,更深层次是对科研创新的赋能,甚至可以将其看作科研领域的人力“新基建”。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应作为“长久之计”,科学规划,长远打算。

栏目主编:徐瑞哲

文字编辑:彭德倩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海大学本科招生

图文来源| 上观新闻

图文编辑 | 龚逸存

审核 | 张诗佳

上海大学本科招生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上海本科院校-上海大学-微高校-院校号-上海大学本科招生-上海大学挖潜150个科研助理岗助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