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校立项了一批课程思政建设课程,经过一年的建设期,这些课程已经顺利结项,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目前在线教学阶段,这些课程发挥各自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优势,立刻投入在线教学中,为本科教学提供了来自课程思政的建设智慧和经验,为宅家学习的学生带来了鲜活的课堂体验。
《中国妆饰史》
舞美系李芽教授
感悟
蔡元培先生曾经提出过“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使国人的感情受艺术熏陶而纯正,满足了人性发展的内在需求。在此基础上,后来的学者又提出“以美育代德育”,认为单纯的德育诉诸理性灌输的方式并不能把外在的道德要求化为受教育者内在的需求。
因此,我力求在我的专业课上,用大量生动的视觉案例带领学生走进中国独有的妆容审美世界中,在其浸润和感染下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与文脉,了解中国与西方截然不同的美学思想与价值观。
学生一旦内心被中国传统审美与文化所滋润,对祖国有了深深的文化认同感,又如何能不热爱自己的祖国呢!
效果
本课程属于理论课,网络授课对课程效果并未产生不利影响,反而通过后台讨论和作业增加了很多互动。
《剧本元素训练》
戏文系姚琨讲师
感悟
亮本事既需精心准备,更需学术积淀、观点独到,既可促进教学本职的研究和回归,监督教师教学成效,又能促进教师自身提质。顺应高等教育课程建设之大势,在兼蓄并存之时,更能推陈出新。
效果
前期建设成果已在新学期发挥重要作用,表现在拓展了线上教学方式——丰富了线上课堂,由成果之文字、ppt、录课视频等组成的多种教学手段形成了课前预习、录课重点讲授、课后答疑、训练的多层次立体教学模式,符合教学规律,提升了教学效果。
案例
戏文写作教学相对灵活,却不利于线上集中授课,突发的疫情又让线上教学势在必行。本人主持19戏文独幕剧写作中,正是课程思政建设成果的应用,利用微信+超星课堂的方式变不可能为可能,顺利完成5个小组同步集中理论授课。
《设计原理》
创意学院陈晔副教授
感悟
在专业课堂中细化隐性思政,从案例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每次上课前思考如何在课程中体现“大思政”,成为备课的习惯。挖掘原有教学案例中的思政元素,以“绿色设计、关怀设计、职业道德”等案例导入,在设计色彩、地域设计等理论中增加“红色设计、民俗文化”等延伸案例,深入浅出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效果
这次课程思政是一次有益的探索与实践,课后学生设计制作了一批红色文创作品。《红色文创.致敬岁月》课程思政成果展被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光明网、新民晚报等相继报道,同时还参加《第二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并在《上海高校学生讲思政课艺术作品巡展》比赛中获奖。这离不开学生们的积极配合。
案例
本学期开学前邀请了八位18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同学一起创作了“防疫三字诀”宣传海报,同学们用职业操守和爱心来支持“抗疫”,并在“创苑”自媒体平台发布,同时被校学生处“上戏防疫手册”采用。
《大学英语二级》
人文社科部冯聪讲师
感悟
采用实时热门话题的英语材料引发学生讨论,在提高学生英语专业水平的同时达到德育的教学目的。当代大学生较过去的学生更喜爱互动式的课堂氛围。
效果
在线教学虽然有一定局限性,但也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点,网络上的教学材料可以第一时间通过网上教学平台与学生分享并学习,效率较高。
案例
在此次疫情在线教学中,老师通过企业微信平台第一时间与学生分享了新冠疫情相关的英语新闻,学生在线第一时间看到网友的评论,并同时对此做出反馈。
《大学英语》
人文社科部张文萍讲师
感悟
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课程思政”理念在不同课程中应有不同的实现形式。在外语教学中,应将语言教学与道德教育、人文教育有机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输正能量、促进人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进而帮助学生树立应有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建立正确的价值体系。
案例
为响应“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国家号召,英语教学也在不断思考并挖掘课堂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紧密融入课堂,为学生传递疫情防控正能量。英语口语课第一课以 “People in My Life”为主题,将此次疫情防控期间涌现出的感人故事等引入在线教学,加深学生对于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的认识,形成课程整体育人的联动效应。
《大学英语》
人文社科部涂小金讲师
感悟
坚持不忘教育,在讲授英美知识文化的同时融进中国的语言文化,通过中西方文化对比,让学生既能掌握英美文化知识,又能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凸显文化自信。
在线教学时期,授课不是单纯的对英语知识点的讲解,如何通过教学传达中国传统文化坚韧乐观的精神(Optimism),和团结精神集体力量(Collectivism),成为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还比如《论语》中提到“知礼才能自立,自立然后才能立人”,要求学生用英语表达出来。
戏剧学院的学生尤其是影视、创意学院的学生是未来的媒体传播人,传播者需要具备综合知识能力,要了解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这就要求大学生从现在做起,在对掌握英美知识点的同时,学会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为跨文化传播打下扎实的基础。
责编:刘佳奇 黄墨寒
图文:教务处
排版:依帕热
扫码关注上海戏剧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