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6进决赛轮,3冠1亚1季!这样的华政冠军队是怎样炼成的?

华东政法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7年6进决赛轮,3冠1亚1季!这样的华政冠军队是怎样炼成的?

采访于南,是个很轻松的过程。她性格极好,语气温柔。会主动聊很多,聊天时会亲切地称队员为“我的小朋友”,会笑着调侃“他们在我三十岁的时候叫我南姐,五年之后还在叫我南姐”。这样一位犹如邻家大姐姐的人,是一位有着丰富国际模拟法庭竞赛带队经验的指导教师。就在前不久结束的第十五届“贸仲杯”国际商事模拟仲裁辩论赛中,我校代表队发挥稳定,再次晋级八强并最终获得全国一等奖,队员常恩宁获循环赛最佳辩手称号,仇明亮获团队突出贡献奖。这是华政代表队继“贸仲杯”第九届、第十届获得冠军,第十三届、第十四届获得亚军、季军之后,7年内第6次打进决赛轮。这也是于南第六次担任该项系列赛事的指导教师。

华东政法大学

“贸仲杯”的特别之处

围绕着刚刚取得佳绩的“贸仲杯”国际商事模拟仲裁庭辩论赛(下称“贸仲杯”),于南讲起了这一赛事最大的特点和其中的故事。在她表述中,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的清晰逻辑也让我们看到了她从参与竞赛到带队指导的数年来,已将明确而富有条理的逻辑思维融入到生活当中,融入到每一次发言,甚至每一次回答当中。

第一大特点是专业性。“贸仲杯”从组队到比赛只有短短40天,而赛题涉及到程序和实体共四个问题(极少年份是三个),可谓时间短、任务重。因此,队员能否尽快进入良好的团队协调状态是比赛致胜的关键。在于南和团队领队们的带领下,已形成了固定模式:每年国庆节后三天进行赛前培训、事实梳理和问题厘清,接下来是实体和程序分组,组内再分组长、副组长和组员,全队协调查资料、搭框架、构建思维导图等。

“论证的逻辑框架会分到四级或五级标题,队员们会从论文或著作中去找寻坚实的论据去支撑我们的观点。”于南在比赛之余也参与了针对国际模拟竞赛的院级课题,根据课题的统计结果,许多参赛队员在赛后都将比赛中所研究过的问题作为了学业研究的方向,将与赛题议题直接相关的理论问题作为毕业论文选题的也大有人在。传统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多为结论性知识,而准备类似“贸仲杯”这样的竞赛则可以了解到结论性知识得来的过程,且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追问、讨论、肯定、否定再肯定的过程,对问题的理解也更加全面深入。

华东政法大学

第二大特点是真实。于南笑称,虽然叫做“模拟仲裁”,但实际上“真实得已经不能再真实”,评委是货真价实的仲裁员、资深律师,而赛题是由国际贸易法领域著名学者字斟句酌的案例,因此是学生将国际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难得机会。很多参加过竞赛的“老人”都表示,比赛过程中学习和运用的方法,与毕业后法学相关职业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是吻合的。

第三大特点是“学习迎合仲裁员的喜好”。要赢得一场辩论赛,不在于说了多少,而在于仲裁员“听进去多少”。不同仲裁员喜好不同,因此如何在赛场上即时捕捉到这一“喜好”才是比赛致胜的关键。在比赛中,不同眼神、不同语气都会影响到仲裁员的评判。据于南介绍,在某一次决赛现场,某方的两位上场队员直接向仲裁庭申请因需要交流而要求比赛暂停,仲裁员欣然同意,而且完全认可这一现场交流案件的行为,但这与在训练时反复强调的“比赛需要具有流畅性”显然是有些背离的,倘若机会把握不当很容易变成“减分项”。仲裁员的喜好难以捉摸,但于南却能如数家珍般将这些要求到一颦一笑的细节一一道来,震撼难以言明。

华东政法大学

“贸仲杯”背后的竞赛育人

除了“贸仲杯”,于南还有着大量的带队竞赛经验,例如在今年上半年刚刚结束的法学界“奥林匹克竞赛”第十五届杰赛普(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于南带队荣获了中国赛区总冠军的优异成绩。在她看来,这些都属于“竞赛育人”,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便是可以将专业学习投入到实践中,尤其是国际法知识。目前在中国,实践国际法的机会总体来说并不多,比赛就是学生实践国际法知识的一个良好契机。在比赛中,学生可以与业内“顶级大咖”直接接触,进行交流、获取经验。更值得一提的是,诸如“贸仲杯”“JESSUP”这类比赛对队员们的论文写作甚至明确未来职业方向,都会起到积极的指引作用。

华东政法大学

而同等重要的还有队员们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本次“贸仲杯”前前后后约四十天,但比赛需要的准备很多,可谓是时间紧、任务重,是一场智力和体力的接力,因此比赛时的团队合作尤为重要。据于南介绍,在MEMO写作阶段,“写手们”在撰写时,背后一定有其他队员在分工合作,随时查找不同的资料。稿件写成后,队员们也会一遍遍地阅读、一遍遍地审阅;专门的“格式组”成员会再对格式进行细致入微的编辑。在正赛进行过程中,全队所有队员都会分散到各个赛场进行记录,然后将核心观点和其他赛队的大逻辑进行提炼,传递给上场队员。虽然“台前”的上场队员只有两名,但“幕后”却是十几人团队的兢兢业业、密切配合,缺一不可。“每个人的分工是明确的,而要打好比赛,团队必须团结协作,积极配合。”此外,已经毕业的、经验丰富的老队员也会热心地来给“小鲜肉“模拟指导,这也是”跨界”团队合作的另外一层含义。

“课堂上你会收获无数结论性知识,但在竞赛中你要知道这个结论到底是如何推导出来的,根据是什么,应该怎么应用。在适用案例的过程中,要深究案例的每一个细节,清晰明确地‘理解’并‘说服仲裁员’为什么要适用你的案例而不是对手的案例。”竞赛和课堂作为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竞赛育人”的理念或许很大,但在于南的讲述中,却是每一分准备的汗水和每一次场上的应变,每一个深夜准备资料的收获和每一句团队内外的交流……看似只是点滴细节,却构建出了她对“竞赛育人”最核心的理解。

华东政法大学

在采访中,于南很少提到自己的作用,她将每一个赛季、每一场比赛的场次和细节记得清清楚楚,将从案例资料的查询到语言表情的修饰这些每一个关乎比赛的问题都变成一种习惯。翻开她的笔记本,四五页纸上整整齐齐的记着她带过的学生的名字,后面便是赛队训练时的笔记记录。在比赛之余,她也会一个个联系那些曾经参与过竞赛的学生,去了解她们的收获、她们的工作、她们的现状,将其作为一份宝贵的经验投注于未来。

现在,我校模拟竞赛参赛的团队组成也日益丰富,比如今年的14人队伍就是由来自4个年级、7个专业的学生组建。在于南看来,成绩的背后永远有付出,胜利的同时也一定存在不足,在未来的路上,于南会不断努力和改进,为自己,更为大家;为成绩,更为育人。

华东政法大学

何为“贸仲杯”?

“贸仲杯”国际商事模拟仲裁庭辩论赛是1994年于维也纳创办的Willem C. Vis Moot这一赛事在大陆地区官方注册的Pre-Moot,是立足于中国大陆地区,面向全国法学院在校学生的年度竞赛,目前已经开展了十五届,旨在加深对国际商事法律和仲裁制度的研究,推动国际商事具体事务问题解决,促进未来可替代性争端解决机制人才培养。比赛以英文为官方语言,采用模拟商事仲裁中提交书状和开庭审理的形式。本届比赛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举办,吸引了国内48所著名高等院校共50支代表队400余名选手参赛,由来自10多个国家及地区约100名中外仲裁员、律师和专家担任评委。此外,华政队每年均会参加在上海举办的MOOTSHANGHAI和香港举办的VIS EAST系列赛事。

采写 | 李一凡 路玉婷

责任编辑 | 叶子芩

| 有趣有温度 有料有态度 |

投稿请至ecuplweixin@163.com

常年招新 @华政通讯社·融媒体中心

更多资讯 @华政报 / 官网 / 微博 / 头条号 / 澎湃问政号

华东政法大学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上海本科院校-华东政法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华东政法大学-7年6进决赛轮,3冠1亚1季!这样的华政冠军队是怎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