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一点,让主播们温柔的声音开启你的清明假期
春风送暖,柳树吐新,又是一度清明。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更是一年一度为数不多的美好假期。让我们跟着主播温柔的声音,走进传统文化里的“清明节”。
清
明
·
源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5天。清明节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 明 · 食
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南北方的差异在清明节的食文化上也体现得特别明显。
南
江南青团
青团,又称艾团、清明粑等,是江南一带的传统特色小吃。将艾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然后包上豆沙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
成都欢喜团
四川成都一带喜以炒米作团,用线穿之,或大或小,各色点染,名曰“欢喜团”。清人《绵城竹枝词》有诗云:“‘欢喜庵’前欢喜团,春郊买食百忧宽。”
厦门薄饼
在厦门,清明节时一家人在扫墓后要聚在一起包薄饼吃。卷薄饼时添加的各种蔬菜,预示着将使农苗兴旺、六畜茁壮。
北
1
枣糕,又称子推饼,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还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
2
子福,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
清 明 · 祭 祀
南
时间方面,浙江丽水一带在清明节的前三天和后四天的范围内扫墓,称为“前三后四”。而上海人扫墓时间,有“前七后八”之称,即在清明节前七天后八天之间扫墓,过早或过晚都不行。
在活动方面,海南人清明祭祖时,有吟诵祖训族规的民俗传统,且以猪、鹅、鱼、糕果点心祭祀,焚香化宝,清除杂草,添上新土。
北
旧时,北京人祭扫坟墓不在清明当天,而在临近清明的“单日”进行。山西南部地区则将扫墓的时间分为两次:一次在清明前几天,是各家分头去扫墓;第二次是在清明当天,一个村里同姓的各家派出代表,同去墓地祭祀共同的祖先。
祭祖的活动,仅山西地区就可以说上几天几夜。山西南部多数地方上坟时不燃香、不化纸,要将冥钱等物悬挂坟头,有“清明坟头一片白”的说法,是为尊重寒食节的传统习俗。北部多数地方却要将冥钱等物全部烧尽,习惯认为不烧尽就转不到先人手里。
看到这里,你是否震惊于清明节南北方竟有如此大的文化差异呢?让我们来还原一下来自南北方的华政同学记忆中最真实的清明节:
南(罗玉畦 国际法学院)
“清明”这两个字总让我不自觉地想起李叔同的一句诗: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可能是长在江南的缘故吧,清明总是带着一缕花的芬芳来到我们身边,一家人驾车回乡下扫墓祭祀,给离开我们的长辈送上一束鲜花;又或是约着小伙伴去到河边的岸上赏花、编花环、放风筝,有贪吃的朋友还随身带着便当也丝毫不吝啬地分享给大家。这是我的清明记忆和情怀。
北(路玉婷 文伯书院)
清明节于大人们而言是一件很庄重的事情。清明节前一周就开始商量祭祖扫墓的事,一家人聚在一起,捎好食物、酒水、冥钱等物品,在祖先的墓前虔诚跪拜,致以问候,保佑一年里风调雨顺、事事遂意。而于小孩子,清明节意味着美好的假期。早早想好同小伙伴去哪里郊游,或者去哪个公园和父母一起放风筝,又或是跟在奶奶的身后在花市里看来看去。
最后送你一首美丽的诗歌:
破阵子·春景
【宋】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封面图 | 马琳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制图 | 熊颖杰 /文稿|路玉婷 罗玉畦
录音 | K先生 亚诺 /音频剪辑 | 新北
审核 | 罗玉畦 萧洋 /编辑|罗玉畦
责任编辑 | 叶子芩
| 有趣有温度 有料有态度 |
投稿请至ecuplweixin@163.com
常年招新 @华政通讯社·融媒体中心
更多资讯 @华政报 / 官网 / 微博 / 头条号 / 澎湃问政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