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8年12月,杨咏曼捐资助学的总金额已突破一个亿。
“这一个多亿,都是我一件衣服一件衣服做出来的,一块一块赚回来的。”制造业微利,以一件衣服赚3块来算,这一个亿的背后是3000多万件衣服的心血。数据显示,2017年上海市常住人口不到1500万,这些衣服加起来,发给上海常住居民人手两件都还有富余。
日前,杨咏曼慷慨捐资人民币500万元用以支持华政法学教育和事业发展。为了感谢她对学校的一贯支持,同时传承她捐助教育、重视人才的精神品质,特将汇贤楼命名为“杨咏曼楼”。“汇贤楼”楼名含有汇聚贤才之意:“汇”一表众水会合;二表类聚,如左思《吴都赋》:“姜(薑)非一。”;三表综合、合并。“贤”“达”“雄”,均有善良、优秀、伟大、杰出之意,如《尚书·大禹谟》:“野无遗贤,万邦咸宁。”此次楼名变更,对“重视教育事业、重视人才培养”的理念和精神却是一脉相承。
瓜子脸,大眼睛,脸上总带着笑意——杨咏曼看起来与家中长辈并无太大区别。但若仔细看去,就会发现她的眼里有着岁月沉淀后的从容与睿智,而当谈到教育,她整个人便会神采奕奕。
无人识得对于杨咏曼来说并不奇怪,如果你去互联网上搜索,会发现她的照片屈指可数。她甚少抛头露面,几乎从不在媒体面前谈及自己的个人生活。
与此相对的,是杨咏曼做慈善的新闻却经常见诸报端。
从幼儿园到中学,从捐赠教学楼到设立基金会,从学校到公安……杨咏曼的捐助方向涵盖诸多行业、诸多年龄段,从幼儿园到大学再到敬老院,无处不见杨咏曼捐助的身影。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便是杨咏曼的注解。
杨咏曼女士,华孚石油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铜紫荆星获得者
见贤思齐:“愿做田家炳,不做李嘉诚”
虽然已在香港生活多年,受幼年影响,杨咏曼的普通话依旧带有上海独有的吴侬软语味道。由于父亲在远洋轮上当船长常年在外,而母亲带着两个孩子随父亲定居在香港,在人生的前13年里,杨咏曼和弟弟妹妹一直由上海的外公一手带大,直至1957年,刚读完小学的她才来到了香港。在完成中学学业之后,身为家中长女的她体谅父母抚育5个孩子的辛苦,很早便开始工作补贴家用。
“我的家庭曾经穷过,我们是两手空空从上海去的香港,我读书时靠帮人补习赚点学费……”因着优异的外语水平,她加入了美国公司,成为公司中唯一的中国女性员工。在这里,她一干就是7年。这7年的工作经历,也为她后来创办合孚行有限公司积累了宝贵经验。
说起自己从事慈善事业的原因,杨咏曼常常提到田家炳老先生。
1982年,62岁的田家炳放下公司工作,成立田家炳基金会,迄今为止基金会已在国内资助大学93所、中学166所、小学44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20所、乡间学校图书馆1800余间,累计捐资超过10亿港元用于大陆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益事业,其中教育所占的比例高达90%。
“田家炳先生很富有,但他自己出门只乘公共汽车,住三星酒店,他把自己的钱都用来做慈善,只求付出,不图任何名利,看到他的故事我触动很大。”
在田家炳先生的影响下,1995年杨咏曼加入香港六大慈善机构之一的“仁爱堂”,并成为董事局成员。也因此对田家炳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慈善的道路上一走就是二十多年——1996年起连续三年出任“仁爱堂”副主席,1999年任董事局第二十届主席。
在任期间,她领导“仁爱堂”本着“匡老扶幼,兴学育才,贯彻以诚造福社会”的宗旨,积极推动多项福利、教育、医疗和康体服务,不但捐款,而且在繁忙的公司业务中挤出大部分工余时间,组织和推动了各种类型的慈善筹款活动。值得一提的是,1996年,时任仁爱堂副主席的她筹办的“耆青汇力献金龙”活动还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一个包=四个学生?值!”
一百万,五百万,一千万……随着慈善事业的不断壮大,杨咏曼越捐越多,迄今为止,杨咏曼所捐助的款项已经超过一个亿。
对于捐助,几百万她从没有丝毫犹豫,而对自己,她却显得无比“吝啬”。
“对我来说,去买个名牌包包花两万块钱,而两万块钱可以资助四个学生。我为什么不省下这个钱去帮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学生呢?”
杨咏曼的心里,一直有个天平。天平这头是物质,天平那头是善心。
有人曾问过杨咏曼,你捐了这么多钱,身为香港人的你得不到半点税收优惠,你有没有感觉白捐了?
面对提问,杨咏曼表现得十分诧异:“我从来没有感觉到白捐。我付出从来没有想过什么回报,有许多我捐助过的学校我甚至都没去过。捐了就捐了,只要能帮到他们就可以了。为什么会觉得白捐?”
杨咏曼至今都记得自己的第一笔捐款打到学校账户那一刻的感觉。
“我第一次捐的是一个小学,当时特别开心,因为我第一次感觉到,我能以我的能力去帮助贫困地区的那些需要帮助的小孩子。”
与其他捐助人相比,杨咏曼除了钱款之外,也对所捐助的学校的教育事业发展倾注了无数心血。
邓杨咏曼幼儿园是杨咏曼在“仁爱堂”所捐助的项目之一,除了捐资助学之外,她还亲自担任该幼儿园的校监,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去幼儿园走访,了解孩子们的声音。
也有人曾问她,辛苦得来的资产,何不留给家人?她回答得十分干脆:“小孩子自己赚钱就好,你给他不一定好,反而害了他。”——比起家业,杨咏曼更愿意自己后辈所继承的,是那份踏实肯干、自立自强与百折不挠。
少年中国,与法同行
谈及与华政的缘分,故事还要从杨咏曼的弟弟杨良宜说起。
虽然杨咏曼自己为了分担父母压力而早早开始工作,但深知教育重要性的她从小就鼓励弟弟妹妹努力念书,弟弟杨良宜便是在她的鼓励下从小志于法律,后来成为了海商法学界的泰斗。他曾任香港国际仲裁中心主席,现任亚太地区仲裁组织主席、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文件委员会委员,并于今年8月24日被最高人民法院聘任为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首批专家委员。
而杨良宜教授本人正是华政的“常客”,经常在华政开设讲座,深受学生爱戴。每逢杨教授的讲座,现场都座无虚席,非得提前占座方可一睹为快。
因着弟弟的缘故,杨咏曼对中国的法治事业,尤其是国际法的发展极为关注。
她认为,我们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不少问题,都是法律问题,尤其是国内企业在国际商业活动中吃过不少亏,都是因为对法律规则的重视和运用不够。对此有清醒认识的杨咏曼,希望通过她的捐助可以帮助法治人才的培养。“我们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国内企业‘走出去’,签合同、谈判等每一步都离不开国际法,而华政在国际法方面很有影响力。”谈及中兴事件,她表示痛心疾首,在国际商业舞台上,必须要有非常强的法律思维、法律规则意识和专业的法律团队保驾护航,才能少走弯路少吃亏。
“国家的教育很重要,年轻人是国家的希望。教育为本,国家的未来才是我的出发点。”
在杨咏曼的家里,有一个小柜子她格外珍惜,里面放的正是那些受到捐助的学子写给她的感谢信。
近年来,杨咏曼共捐助大学11所,每年惠及学生超过两百人,其中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知名高校,“杨咏曼楼”的精神也传播在高校莘莘学子心中。今年4月,杨咏曼慷慨捐资,为华政捐助500万元,助力学校法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杨咏曼在接受采访
爱国:一个太平绅士的殷切期待
谈及对学生的期待,杨咏曼讲了很多,而被她放在第一位的,则是“爱国”。
“每个人都应该爱国,尤其是如果在外国待过,你会更爱国。祖国是我们的后盾,即使你在国外,只有祖国强大了你才能更有底气。”
面对现在的大学生,杨咏曼有担忧,也有期待。“学生应该多做一点义务工作,去接触基层,去接触不同阶层。”在她看来,作为一名法科生,要想真正执法、懂法、用法,离不开对底层声音的关注。她建议学生利用假期时间积极参加法律公益组织,走进不同阶层,了解他们的现状和诉求,从而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乃至成为立法者之后,可以学有所用、为民所用。
在她看来,“谦虚”二字也是当前年轻人在踏入社会之时必不可少的心态。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矜于高学历的身份,常会出现“眼高手低”的问题,只有沉得下心、耐得下性,方能持久。
与此同时,她也希望年轻人可以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不要把钱看得太重。现在中国的年轻人有一个问题,就是把钱看得太重。比如,做这个工作工资5000块,另一份工作8000块,他就走了去做另一份工作,可他没有想过到底哪个工作能学到更多东西。钱不是最重要的,哪个岗位可以磨练你,可以给你更多学习的机会,这才最重要,而不要只看到眼前的这一两千块。”
如今,杨咏曼的家人们也受她影响,投身于慈善事业。她们不但会一起做公益,还会分享自己的心得。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行者无疆。
源 | 社会协同合作处
责任编辑 | 叶子芩
| 有趣有温度 有料有态度 |
投稿请至ecuplweixin@163.com
常年招新 @华政通讯社·融媒体中心
更多资讯@华政报/官网/微博/头条号/澎湃问政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