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是当代少儿美术教育发展的趋势。艺术教育与生活、文化和科学紧紧联系在一起,确定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四方面的学段内容。当代的少儿美术教育不再是单门独户,而是各学科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融合,产生新的面貌,这样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综合创造能力。美术学科它的综合性在于它给其他学科带来了很多契机,带动了其它学科的思维方式,通过艺术思维,使传统的学习变得有趣、生动、愉快。
美术教育在培养人的艺术素质方面,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形象思维能力,创造表现能力,在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和提高修养方面有其独特的功能。它不是科学教育的依附品,而是对人的内心世界——从人们的关系中产生的人的思想和感情的世界的教育,是任何科学教育都不能替代的。热爱美的人们是能够得到幸福的。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的圣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
我们的少儿美术教师在多元化教育中相互交融、碰撞、淘汰,彼此增加知识面,从而有助提高自身的本体知识,丰富着实践知识和提高条件性知识,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拥有这样境界更能体现当代少儿美术教育的价值。教师的教学过程即是我们自身修养和教学水平获得优化提高的过程。
然而,今天的环境对青少年在审美发展过程的影响极其重要,当然,我们不可能用过去的眼光来看待今天的环境;尤其是与儿童息息相关的生活环境及其商业环境。事实上这俩者已经互为一体了。美术老师还肩负着重任。我们既要全身心致力于美术教育,又要重视儿童周遭工业文化和商业环境的侵袭和催化,例如当前流行的漫画,设计,时装,卡通,电影新媒体这一类视觉文化;它们以各种姿态融入我们的生活,它们表面上迎合人们的需要,而实际上我们的生活被它所潜移默化,甚至是支配人们的意识,取代思考而垄断某些观念。
当然,多媒体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方便,同时也给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电视电影广告调动其非凡的影响力日日夜夜地刺激说服和诱惑着每一个人,包括尚未有自身判断和自控力的儿童,儿童成为特定的倾销对象。对有些人来说,可以在儿童身上获取的利益是不可低挡的。利益使他们往往忘记了对社会和儿童应尽的责任。冯友兰说:“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事时能理解他在做什么并能自觉他正在做它。人与鸟或蜂蚁的差别不在于他们是否有文化,而在于他们的文化是否有觉解的能力。人的文化是心灵的创造,而鸟或蜂蚁的文化则是本能的产物。”问题 在于文化工业给以我们最大程度上满足本能需要的商业环境,并怂恿人们不断去满足;很多人陷进去了,以有限的体能换取无尽的欲望,疲于奔命。如果我们不能通过独立思考来对当前商业文化环境进行觉解,只是乐呵呵接受再接受,那么儿童就会信赖崇拜他或她所看到和听到的 商业文化环境及其信息。思维不去选择并自动固定下来。那是很可怕的。安逸生活环境的依赖习性总是令人愉快的,有说服力的。而要抵制它们必须伴随一阶段痛苦和努力,但也伴随着希望与成功之必然。由于所有环境的负面因素大多以视觉文化形式出现,少儿美术教师必须有目的去筛选利用其有用因素,接受变化,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当然,也许我们的生活环境会一天天变得完善。这是完全是有可能的,只要我们去努力。
现阶段我国的少儿美术教育正进入发展的阶段,如何坚持它的学术性并使它能够健康地发展,这是值得我们急切关注的问题。作为教师如何以西方文化作为借鉴而发展本土文化,如何大胆地探索,为我国当代少儿美术教育事业的转型做出贡献等等,这都是当代少儿美术教师研究的课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使我们的教育观念和表现形式的健康发展。
少儿美术教师要致力于美术知识、美术技能、美术鉴赏和美术创作等几个方面,它们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忽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是片面的。其中美术鉴赏对少儿尤为重要,并有着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在有条件的学校,应多带学生参观美术馆和博物馆,让学生开阔视野。美术是一门辐射的学科,在西方的现代少儿美术教育大多是融合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里的,它把枯燥的学科变得有趣,学生学起来轻松。
总之,美术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让每个孩子长大以后都成为美术家,它主要是一个整体素质的培养,这种教育不仅使少儿学会审美,懂得一点绘画知识,学会一点绘画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利于儿童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提高,并使之在其它领域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早在上个世纪就提出美育救国,科学救国的主张;如今科学救国已为人共识,成为国策。美育则有待我们继续努力。
但是,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的影响下,教育商业化的负面影响和家长的急功近利对孩子的危害也是不可低估的,如何在少儿美术教育这块“净土”中抵制流行的商业趣味,排除各种诱惑与干扰,捍卫儿童天真浪漫的天性。教师首先必须引起思想警惕,如对少儿美术考级的有利可图性,少儿参赛获奖的泛滥性抵制等等。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会影响人才的培养,因而我们作为教师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首先应该把孩子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教师应重视儿童受教育的方式和品质,而不过于迎合成人的意志追求教育的速度和效应。
少儿美术教育与成人美术教育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少儿美术教育的目标不单是培养画家,而多是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品质,完善的人格,丰富的情感,健全的智力。当前少儿美术教师中多有这样的思想:强调造型基础的扎实,认为造型能力越扎实,艺术造诣就越高,这显然是片面的。
从《首届广东省少儿美术教师优秀作品暨优秀教案展》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不乏为好作品。然而不少作品也存在缺乏个人的风格,竞技的作品偏多。对于个人艺术风格的追求,是美术家一辈子的事情,因为艺术要有风格才能成为艺术。这次评选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地区送上来的作品,甚至就是训练基本造型的学生作业,根本谈不上风格。对于基础教学,我国一直经历狭隘的造型基础教学,少从艺术本质去研究,尤其是形式语言和艺术价值探索。在坚持传统造型基础训练的同时,对造型基础的内容和教育方法进行新的探索,当前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才能升上一个台阶。
艺术源于生活,对生活的敏锐感受与体验是艺术创造的源泉,自我认识和认识世界是统一的一体,对自然的探索和自我的认识同样具有价值。在教学和创作中强调创造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从观察与体验出发,并努力探索,运用创造性思维在技能与手段之间的广泛借鉴、融合、嫁接的可能性,才有较深层次的创新表现,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活动的动力。
绘画不是简单的记忆,是对自身感受的表现和表现对象的精神内涵,而最终体现在画面的表现效果上。同样,少儿美术教师在少儿教育中也要提倡创造性思维的表现,让儿童发挥通天的思维和充分表达内心的精神感受,首先可以用个性语言的表现来训练,训练独特的艺术目光和自我表现的途径,培养对感受事物的敏锐性的思维,并把它作为基础训练中有意识的追求。在教学活动的自然环境下,养成少儿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富有个性的艺术表现能力。
作为一名优秀的少儿美术教师,应具备美术教育的教学才能和美术创作的技能。对教学课例的设计和创造,编造出生机活力的教程,同时又能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优秀作品,这需要少儿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当一名优秀的少儿美术教师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影响师生交往的重要因素是情感。具有优秀人格品质的教师对学生会产生无形的感召力,关爱学生和善解人意,为学生的成功而欣慰,熟知不同学生的需求和能力,愿意倾听学生的经历和故事,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向导。所有这些都为课堂交往奠定了重要的情感基础。
这就要求美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和谐的关系,如形如影的亲和、无声胜有声的默契。而要让学生有感情,首先得教师有情感的投入,要让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让学生有激情,教师首先要有激情。
只有美术教育成为生命、灵魂的教育,成为体验生命价值的活动,成为张扬个性,释放自由精神的舞台时,这才是美术教育。在这样的教育中,学生获得了愉悦,获得了对人生的感悟,获得了精神的自由,获得了美术的灵性,因而教师亦得到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