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师,您最美!

艺考培训
+关注

云南农业大学

近日,中国农技协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揭晓,我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专职副院长杜发春研究员成为云南省唯一获此荣誉称号者。据悉,此次评选活动旨在进一步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中国农技协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 科技部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关于开展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的通知》(科协发调字〔2021〕11号)有关要求,经宣传发动、逐级推荐、组织评审、社会公示等环节,全国共16人入选,其中农业大学教授和基层农技协会代表各占50%。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杜发春老师2014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所调入云南农业大学不久,就把迪庆州德钦县羊拉乡作为田野调查点,持续深入开展民族经济和扶贫脱贫研究,把论文写在高原上。七年来,杜发春老师及其团队不畏高寒缺氧,扎根雪域高原,依托其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省院省校合作项目、联合国妇女署资助项目、中国科普研究所委托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地重点项目、三区人才项目等课题,通过深入的民族经济调查,总结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羊拉七子经验”和新时代“羊拉精神”;团队通过编撰出版《德钦县羊拉乡志》、开展养蜂技术培训、手工纺织技术培训、藏蜜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科技小院筹建等活动,得到当地干部和群众的好评;通过持续的科技扶贫活动,助力羊拉乡提前实现脱贫摘帽。

云南农业大学

组织编撰《德钦县羊拉乡乡志》

羊拉乡是云南省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地方,由于受地理、交通、气候等因素影响,羊拉乡经济社会发展起步晚,起点低,贫困程度深。多年来,在上级和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羊拉乡发起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民生改善、社会稳定和宗教和谐。从2015年起,杜发春老师组织编修羊拉乡志,是对羊拉乡文化扶贫的重要体现,可为羊拉乡跨越式发展提供支撑,为积极推进迪庆州建成全国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提供借鉴。羊拉乡志50万字2021年由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羊拉乡志》具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羊拉乡志》内容涵盖羊拉乡经济、社会、民族、宗教、文化和各项事业,充分彰显了羊拉乡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文化特色。二是《羊拉乡志》全面系统地记述了羊拉乡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既贯通古今,又涵盖各行各业,为认知羊拉、了解羊拉、建设羊拉、发展羊拉将提供丰富的地情资料,是一部“前有所稽、后有所鉴”的“百科全书”,将对教育后代起到很好的传承作用。三是《羊拉乡志》在资料的选择上做到有著述性,而且体现时代性尤其是体现“羊拉精神”,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尤其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羊拉乡脱贫攻坚和民族和谐发展的成绩,使得地处三省交界、长期封闭的羊拉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云南农业大学

实施社区发展循环基金

社区发展循环基金是以扶贫和社区发展作为主要目标,在贫困村建立的由社区群众共同拥有,社区群众自行管理,以小额度信贷形式在社区内部滚动使用,服务社区群众生产生活的周转资金。2014年,杜发春老师团队基于对当地农牧民的愿意调查,经与羊拉乡政府、甲功村委员会协商,社区发展基金试点研究确定在甲功村罗仁村民小组实施。2014年8月至9月,在当地协助者农布先生的协调和帮助下,管理小组和监督小组在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最终形成社区发展循环基金管理制度。2014年10月,云南农业大学将6万元启动金汇给了管理小组。2014年11月,管理小组通过了第一轮7户村民借款,用途为农牧业生产4户,建房3户。每户7000元,还款时间为2015年7月前,越早越好。从2015至2020年,社区发展循环基金已经在罗仁小组循环了6次,在精准扶贫中发挥了应急和生产作用,受到了当地农民的欢迎。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提出深度贫困地区的“羊拉七子经验”和“新时代羊拉精神”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1978年,一支由5名年轻党员组成的民兵连,为了家乡建设从羊拉出发到阿东村,徒步翻越甲午雪山,历时一个月的时间,将一台东方红推土机运到公路尽头后,拆开部件,以蚂蚁搬家的形式将一件件沉重的部件运过甲午雪山,运回羊拉,再拼装起来推田造地,数百亩荒坡变成了田地,书写了“老羊拉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协作”。

2015年精准扶贫开始后,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羊拉乡在2018年底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59.3%下降到0.4%。杜发春老师团队帮助创新探索并形成了脱贫攻坚的“羊拉七子经验”:一、“班子”——组织建设,筑牢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二、“路子”——基础设施,夯实脱贫攻坚的硬件支撑;三、“票子”——发展产业,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四、“房子”——住有所居,实现贫困群众的安居保障;五、“对子”——社会帮扶,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六、“本子”——建档立卡,奠定精准脱贫的识别基础;七、“孩子”——教育优先,消除贫困根源拓宽群众增收的致富渠道。

云南农业大学

“羊拉七子经验”在新时代体现为“不畏艰辛、不计回报、默默坚守、攻坚克难、坚韧不拔、爱岗敬业、忠诚奉献”的崇高精神。正是有“羊拉精神”扎根雪域高原,迪庆州三县脱贫摘帽如期实现。

云南农业大学

帮扶建设藏蜜特色产业基地和科技小院

德钦养蜂历史悠久,德钦藏蜜产业发展基础扎实,特别是德钦羊拉乡拥有悠久的养蜂历史和天然优质的养蜂条件。德钦羊拉乡自古以来就有家家养蜂的习惯和传统技艺,并且蜜源天然、丰富,含多种青藏高原特有的珍贵天然野花,如野薄荷、野党参、雪莲花、野荆棘等。藏蜜保留了蜂蜜中的天然酶和原有的营养物质,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酶类,同时羊拉乡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为蜜蜂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使得羊拉藏蜜芳香甜润,是天然、无污染的原生态食品。羊拉乡藏蜜产业已初见规模,该乡90%的农户均有养蜂,户均蜂桶(蜂箱)约10个,部分养殖大户有上百个蜂桶。

2018-2019年,杜发春老师主持的联合国妇女署项目与迪庆州妇联、德钦县妇联、德钦县科协在羊拉乡甲功村联合开展了前后3次养蜂技术培训,藏族养蜂210人参加,《环球时报》和《中国日报》三次进行了报道,取得了较好的养蜂技能培训效果和社会效益。德钦藏蜜产业对脱贫攻坚做出的贡献显著。养蜂收入占当地藏民年家庭总收入的8%,户均年养蜂收入约1600元,人均年养蜂收入450元,个别养蜂大户年收入达8万元。2019年,羊拉乡4个村实现了脱贫摘帽。

蜜蜂养殖是羊拉先民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一项原始技术,羊拉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也深受蜜蜂青睐,在很多山崖上蜜蜂都安下家,羊拉乡家家户户都有蜂桶,很多村民都会管护蜜蜂,但每一户的产量并不高,到城里销售路程远、成本高,加之缺乏加工技术、产品外观和卫生条件不好,卖不了好价钱,山高路远限制了村民销售自己农副产品的积极性。为了做强羊拉的蜂蜜产业,2016年,在县、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甲功村投资12万元成立了羊拉生态食品加工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和出售“羊拉藏蜜”。

云南农业大学

2019年8月,羊拉乡甲功村被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授予为“藏蜜特色产业基地”。2019年9月,推荐羊拉乡甲功村主任阿江荣获全国“新农人奖”。此外,帮助基地设计羊拉藏蜜logo,持续帮助藏蜜产业基地开拓营销市场。

杜发春老师积极与云南省农技协联络,筹建中国农技协德钦藏蜜科技小院,以羊拉生态食品加工有限公司为依托单位,培养研究生浓厚的三农情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践技能以及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优点,探索依托德钦藏蜜科技小院的运行模式,研究深度贫困地区产业脱贫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经验路径。

云南农业大学

杜发春老师通过在迪庆高原持续的扶贫脱贫研究和科技小院试点,与校外联合培养了博士2人,毕业硕士12人,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6人。在《民族研究》《中国藏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羊拉乡脱贫经验案例获云南省委组织部“第二届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好案例奖”;通过持续的科技扶贫活动,助力羊拉乡提前实现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59.3%下降到2018年的0.4%,2021年羊拉乡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云南农业大学

感人故事:

夜间跨省迂回救援联合国官员

我与云南农业大学杜发春教授结识已经整整7年了,正是在杜老师的带领下,第一次来到迪庆州,第一次到了素有“云南北极”之称的德钦县羊拉乡,第一次了解“田野”,进而深入“田野”,给予了我在迪庆宝贵的田野调查机会,由此我的学术生涯与生活便于“羊拉”结下了不解之缘。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羊拉”藏语为“牦牛的角尖”,因其地形呈南北长、东西窄的牦牛角而得名。羊拉乡地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东北部,金沙江西岸半山区,东临金沙江与四川巴塘县中心绒乡、得荣县白玉乡隔江相望,西北与西藏芒康县徐中乡、麦巴乡、格南乡接壤,南接奔子栏镇,西南面与德钦县升平镇阿东办事处山水相连,南北直线距离80公里,东西直线距离20公里,地貌环境恶劣、地形沟壑纵横,地势自西北向东倾斜,金沙江从此穿流而过,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交通死角,是滇西北最边远的一个乡,被称为“云南的北极”。羊拉乡地处云南、四川、西藏三省交界的横断山脉地区,处在“鸡鸣三省”的特殊地理位置。这里不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其最高海拔落差近4000米。“人在天上走,鹰在脚下飞。”这是外界对羊拉盘山公路最生动和直接的描述。在羊拉公路上发生车祸就是“空难”,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的落石以及猝不及防的塌方就是“空袭”。

云南农业大学

2017年7月,经过激烈竞争,杜发春老师主持申报的《生态移民社区云南藏族妇女减贫研究》项目从143个申报项目中胜出,获得联合国妇女署第八批资助的中国性别研究和倡导基金资助,我也有幸力所能及地参与其中。项目通过对德钦县羊拉乡和奔子栏镇生态移民村的调查研究,以组织妇女手工藏毯编织和养蜂技术培训活动为主,探讨如何提高妇女在社区活动中的参与能力和发挥妇女主导作用,以期建立有效的社区生产合作机制,从而提高移民家庭的收入,为移民社区扶贫脱贫做出贡献。

为积极筹备联合国妇女署资助项目德钦县生态移民社区妇女手工编纺织技能培训,2018年7月23日一早,全体项目筹备人员在杜老师带领下便从香格里拉出发,直奔本次活动举办地——达日生态移民村色贡通小组,这也是去羊拉的必经之地。我曾先后五次来到这里,对于当地的大致情况、特别是路况还算比较熟悉。然而,连日暴雨,一路过来,随处可见的塌方,不时还是让我捏把汗。临近中午,快到目的地时,随着车排起长龙,出乎意料而又情理之中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下车打问便知:前方严重塌方。

受杜老师委托,今天我的重要任务是接机。我与司机周师傅一起前往香格里拉机场,接明天出席本次开幕式的两位嘉宾:联合国妇女署高级项目官员马雷军博士和《中国日报》记者时文枝。为了确保按时接到两位嘉宾,经商量,我与周师傅先行赶回香格里拉。杜老师等人员只能原地等待,等道路疏通后,搭过路车前往目的地。我与周师傅返回香格里拉已是下午四点半,稍作休息,我们立刻赶往机场。航班还算给力,飞机准点到达,两位老师顺利接到。及时与杜老师报平安。我们启程出发,已是下午六点,为了赶路,争取天黑前到达目的地,我为两位老师简单准备了一些零食,晚饭我们就在车上解决了。

傍晚的香格里拉,天气逐渐转好。蓝天白云、高山牧场、森林草甸.......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尽赏高原牧场风光。马博士博学健谈、幽默诙谐,一路上为我们介绍了诸多有关仓央嘉措的诗歌、藏传佛教的起源和历史等。为将近三个小时车程,虽然很远很疲惫,但是我们却格外活跃。

天色渐渐暗下来,不料,天又下起了小雨。晚八点半左右,车辆行至达拉村民小组时,对面迎来一辆汽车,司机师傅特意告知我们“前方塌方,赶紧掉头往回走。”我们继续前行,迎面驶过三、四辆车同样给了相同的答案。车继续缓慢行驶,不一会,我们已到达塌方处。始料未及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车都停靠在路边,目测有十几二十米的塌方(第一塌方区),落石不时像下雨一样哗哗落下,道路已严重阻断。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为了确保明天培训活动顺利开展,在杜老师的统一指挥下打响了一场跨省“救援战”。晚上九点半,杜老师委派当地人羊拉乡白玛前来接应,他冒着随时滚落的碎石,徒步穿过塌方区(第一塌方区)。看到白玛,我们似乎见到了“救星”,心理也踏实了许多。白玛提议,虽然路程较远,我们可以先从云南这边的德钦县奔子栏镇达拉村经过一座大桥到金沙江对岸的四川得荣县曲雅贡乡贡达村(从云南过江到四川),再由贡达村经一座铁索桥折返目的地达日村(从四川过江返回云南),实现夜间“跨省”救援。此时,杜老师已安排杨益成老师和司机马师傅前往铁索桥接应。我也随时与“指挥部”保持联系,报位置、报平安。白玛与我们同行,司机周师傅心理也踏实了许多。我们立刻行动,车调头,驶过一座桥,我们便来到了四川甘孜州得荣县。山路虽然崎岖,但还算顺利。行驶了近半个小时,然而,始料未及的事情又发生了。下车察看,前方依然是严重的塌方(第二塌方区)。无奈,我们只能原路返回。面对狭窄的道路,顺利倒车迫在眉睫,漆黑的夜晚,稍有不慎,下面就是万丈深渊。我们全部下车,积极协助司机周师傅,有的负责清理路面、有的负责指挥方向,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车终于在狭窄的路面顺利180°调头,当然最佩服的还是周师傅高超的驾驶技术。经过商议,只能被迫启用“第二套方案”——徒步穿越塌方区(第一塌方区),杨益成老师和司机马师傅又立刻赶往(第一塌方区),以接应我们。我们再次返回塌方区(第一塌方区),已是晚上十点,不时依然可以听到哗哗的落石声。此时,司机马师傅也穿过塌方区与我们回合,一把手电,似乎就代表着“光明”。两位司机师傅主动帮我们分担行李,大家稍作休整,全副武装,静静观察、小心谨慎徒步穿越塌方区。历经半个多小时,临近晚上十点四十,我们终于平安抵达目的地。我们两次跨过了金沙江,实现了夜间在滇川两省交界处的跨省救援。

云南农业大学

7月24日,联合国妇女署资助项目德钦县生态移民社区妇女手工编纺织技能培训成功举办。而后,联合国妇女署资助项目德钦县羊拉乡养蜂产业发展技术培训也如期顺利举办、取得圆满成功。

云南农业大学

联合国妇女署高级项目官员马雷军博士在他的微信朋友圈写到:“救援的整个过程像战争片,救援车来到了塌方阻隔的另一边,救援人员护送全部武装的我们一个一个徒步穿越塌方区,然后乘接待车继续赶路……突然有种穿越敌占区,到达解放区的感觉……”“一路塌方,简直是穿越枪林弹雨。终于前面塌方彻底不能走了,等待救援中......佩服师傅开车的胆量,佩服我坐车的胆量,佩服项目组人员选项目点的胆量......”

诚然,选择羊拉在云南藏区作为田野调查点、作为项目点,确实需要“胆量”。正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区位环境、特殊的民族文化值得我们沉下心、俯下身,通过走向田野,亲近藏民,探究学术、体味生活、服务现实。经历田野调查,偶尔会体验到或多或少的“惊险”,但是正是一次次的“惊险”,让我们更加热爱科研、崇尚学术,让我们可以更好地感知“生命”,懂得“敬畏”,领悟“幸福”!我们一直在田野的路上。

END

往期回顾

流萤飞舞的童年

2021年暑假安全提示

夏日军训时|致姗姗而来的你

聚焦教代会|开新局,谋新篇,奋进“十四五”

坚守29年!他们荣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主编|张俊逸

作者|高松(博士)

编辑|赵云龙(19园艺)

排版审核|钱铖 陈江东 郑蕊

来源|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审核|孟晓爱 殷玉娇普学启曲家毅杨颜竹刘勇

我知道你在看哦

云南农业大学

首页

热门艺考培训搜索

最新艺考培训文章

艺考培训-云南本科院校-云南农业大学-微高校-院校号-云南农业大学-杜老师,您最美!